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川宁生物(301301)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06-30
信息来源2024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川宁生物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科学求真、伦理求善”的企业文化,致力于生物发酵技术的产业化,积极探索生命科学奥秘,凝聚科技创新的力量,坚持产业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通过“生物发酵”和“合成生物”双轮驱动,坚持深耕于生物技术领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巩固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并稳步提升了业务的竞争力。同时,公司管理层对市场环境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外部变化,确保了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运营表现出了一贯的稳定性和成熟性,未遭遇显著的业务波动或结构性变动。
  (二)公司在行业中竞争地位
  (1)市场地位
  依托得天独厚的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多年的研发突破和技术积累,公司在抗生素中间体领域已经建立起规模化的工业生产体系,产品涵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广谱类抗生素的主要中间体,其中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中间体、青霉素类中间体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公司已成为全球生物发酵技术产业化的头部企业,并形成了稳固的规模优势。 (2)技术特点生物发酵技术方面:公司在抗生素中间体整体生产制备技术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在国内细分行业优势明显。目前抗生素发酵罐单罐规模大都在 300m³左右,行业内一般通过加大搅拌功率、提高罐压,改善中后期发酵液溶氧状况,以期望得到更高的发酵单位,来提高经济效益。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将发酵罐体积容量增加至 500m³,为目前全球抗生素中间体领域单体最大发酵罐,配套了完善的公共系统,主要技术先进性在于生物发酵多参数采集分析技术突破、生物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技术突破、小试发酵平行发酵技术研究和 500m³发酵罐试验研究与设计优化。公司的技术革新不但解决了超大发酵罐的设计建造、发酵液溶氧供给、无菌控制、营养传质和相关配套设施的瓶颈难题,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单批产量和效率,规模化效益明显。此外,公司通过持续技术研发,攻克了全流程发酵酶法生产 7-ADCA生产技术,是国内首家使用生物酶法生产 7-ADCA的企业。正是由于公司不断在重点技术、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实现了关键性突破,才奠定了在公司国内外的领先地位。环保技术方面:公司在废水、废气、废渣三个方面的处理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准。其中,对发酵尾气处理采用了“进口分子筛转轮、疏水性活性炭床、高温热氧化”等高端集成技术;废水处理领域采用“二次蒸汽压缩机组+降膜蒸发系统+冷凝回收物理处理”、MVR蒸发和“超滤+DTNF+DTRO”组合膜滤深度处理技术;菌渣处理领域采用了针对抗生素的菌渣的“DD高压电子辐射”、“高温水解+喷雾干燥/圆盘干燥”先进技术。
  (3)竞争壁垒
  政策壁垒:现行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明确将新建青霉素 G钾盐、6-氨基青霉烷酸(6-APA)、7-氨基头孢烷酸(7-ACA)、7-氨基-3-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7-ADCA)生产装置等项目列为限制类。原则上国家层面限制新企业进入该行业,形成了较高的政策壁垒。
  技术壁垒:抗生素中间体开发难度较大且核心技术壁垒较高,生产企业要有强大且持续的研发实力方能满足下游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具有独立研发能力、具备核心技术且在成本、生产控制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行业中持续发展。对于行业新进入企业而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控制方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因此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环保壁垒:抗生素中间体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污染性,整个行业的环保监察愈发严格。
  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同时随着国家和行业环保监察力度的不断升级,环保投入不足的企业已被逐渐淘汰,行业新进入企业将承担高额的治污成本和监管压力,因此存在较高的环保壁垒。
  资金壁垒:抗生素中间体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于资金投入的要求较高。首先,生产用地、厂房、生产制造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初始购置,及后续扩大生产规模所必需的投资,都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企业能够抵御市场价格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因此,行业的新进入者若非具备较充足的资金储备以及较强的持续融资能力,将面临较大的障碍。
  人才壁垒:生物发酵领域是一个技术和人才密集型行业领域,不仅对专业人才有较高的学历、专业知识、行业经验要求,更体现在它要求专业人才具备对行业和产品走势的前瞻性预判能力、对研发框架的整体性设计能力等方面。没有专业人才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根本无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更无法适应新标准的研发。因此,人才储备是该行业新进入者面临的重要壁垒。
  综上所述,随着2019年抗生素中间体行业内的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业内现存企业已逐渐在政策、技术、环保、资本、人才等方面建立起较高的竞争壁垒。目前抗生素中间体行业竞争格局已十分稳定、市场需求饱满、产品价格将依然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2、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竞争格局
  (1)市场地位
  公司定位于合成生物学研发、生产型一体化产品型公司,已构建完成选品-研发-大生产的商业化体系,目前已有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依克多因等多个产品进入生产、销售阶段,是国内首批实现产品交付的合成生物学企业。 (2)技术特点公司全资子公司锐康生物(即川宁生物上海研究院)围绕高端化妆品原料、保健品原料、高附加值天然产物、生物基材料等领域进行布局,采用前沿的合成生物学技术,打造了完整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平台,其研究创新性和先进性在于通过搭建了计算生物学菌种从头设计平台、自动化高通量菌种构建和筛选平台、多尺度发酵过程优化平台及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平台,来智能高效的完成菌种的设计、构建、测试和学习的工程闭环,通过多轮的迭代,选育出性能优良,能完全满足工业化生产的工程菌,克服传统生物育种的局限性,并极大提高研发效率。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菌种的计算设计用计算生物学在项目的起始阶段进行菌种的顶层设计,从全局视角,以全基因组代谢模型并辅以各种组学大数据来进行菌种的从头和整体设计。它克服了传统的依赖于研发人员对局部代谢途径理解的局限性和依赖于传统诱变和筛选为基础的非理性设计的传统生物育种的局限性。2)酶的计算设计以计算酶工程和生物信息学为主要手段,来进行工业酶的理性设计,并辅以 AI设计来预测关键改造靶点,从而指导接下来的酶的自动化智能化快速改造和筛选。3)菌种和酶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效构建以自动化智能化合成生物研发设备和液体工作站为主体的高通量菌种构建和高通量筛选设备为工具,进行菌种和酶的高通量快速构建和筛选。同传统依赖于人工为主的菌种构建和酶改造相比,大大提高研发效率,如:该自动化平台可实现 DNA自动化组装能力≥3000/月,基因组编辑能力≥9000/月,相当于 20个有经验的全职员工半年的工作量。因此,极大地提高研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4)多尺度过程优化和工艺包的高效开发采用多尺度、大数据指导下的发酵过程优化技术,通过对发酵过程在各个尺度的考察,并结合大数据的采集和深度机器学习,从而快速高效完成发酵过的程优化和工程放大,快速实现产业化和形成产值。5)研发模式创新以计算生物学从头设计开始,后根据计算设计结果利用自动化平台快速开展自动化、高通量菌种库构建和筛选;所采集到的各种海量数据经深度机器学习后,反馈到计算生物学平台再从头菌种设计,从而快速完成“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BTL)的闭环,实现菌种优化的快速迭代和高效产出。该研发模式由于在项目的开始就已从关注细胞内全局代谢网络为重点来解决细胞内的复杂系统,又辅以自动化智能化的高通量菌种构建和筛选设备,故同传统的依赖于实验人员个人经验和技能相比,其工业菌种的研发效率极大提高。目前公司已拥有多类优质的底盘菌种,包括大肠杆菌、酵母、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等。研发产品主要聚焦在高附加值天然保健品原料和化妆品原料、生物农药、分子砌块、医美原料及动保类产品等板块。自成立以来锐康生物已打造出糖苷类化合物、氨基酸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以及萜类等化合物平台,可延伸出 100+化合物。此外,公司还拥有 700万+的自主 IP酶库、2000+实体酶工具箱、虚拟筛选以及全尺度模拟,运用多种代谢推动力推动产物合成。
  (四)经营模式
  公司采用的经营模式是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的政策及特点、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情况和主要产品情况等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的。公司根据自身多年经营管理经验及科学的管理方式,结合行业特色,形成了现有的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1)供应商选择制度
  公司科学地制定了物资采购相关管理制度,维护供应链稳定,确保物料品质。公司对供应商进行了严格风险管理,对供应商实行准入制度,必要时开展现场质量审计,根据质量审计的最终结果并通过严格的资格确认流程,选定符合公司生产需要的供应商,经质量部门审核批准后将其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公司建立了供应商资质审查小组和考核小组,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定期检查、适时评价与动态管理,每年度 1月对上年度合格供应商进行评价,并更新合格供应商目录。
  此外,公司还建立了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将合格供应商分为 A、B、C三个类别,分别对应主要原料、次要原料和低值易耗品。具体流程如下:
  (2)采购流程
  公司认真践行“全力创新、全员营销、饱和生产、压缩成本、创造蓝海”的经营方针,采购中严格贯彻“三三制”原则,通过比选方式对主要原材料实施集中采购。根据需求及市场情况,从名单中初选三家以上的合规供应商参与报价,由来自公司三个部门的人员与供货商举行多轮的价格谈判,同时多措并举,在保证采购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1)主要农作物原料采购流程
  玉米、黄豆饼粉、大豆油等是公司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医药中间体等产品的核心原料。
  公司针对其他原料采购制定了《原辅料采购管理制度》、《原辅料检验管理制度》等。公司生产部门根据生产状况制定月生产计划,经相关负责人确认后,将月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通知物流部;物流部根据库存数量、运输的时间周期等确定采购数量,将采购请求提交给采购部进行复核验证;采购部复核验证无误后,向合格供应商进行原材料采购;原材料到厂后,由质量部对其进行取样检验,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对于低值易耗品,由库管员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公司其他原料采购流程图如下: 3)委外加工的流程公司向外协加工厂商提供主要原材料玉米,外协厂商严格按照公司生产要求规格进行生产,公司委派专人定期对外协厂商生产环节、物料存储、质量检测等情况进行监察监督。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均为自主生产,总体上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工作。生物发酵制备医药中间体技术复杂,工序繁多,在中间体生产过程中需要各个生产车间协同生产。在生产环节,各生产车间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设备标准操作规程和清洁标准操作规程执行,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各项质量标准。生产完成后,质量部组织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入成品库。公司不断通过提升生产工艺水平、细化相关制度,实现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公司生产部门负责编制生产计划,物流部门结合生产计划和材料库存量提交采购申请,采购部根据申请完成物料采购,物料经质量部验收后交由物流部入库,生产部门结合生产进度领用原材料,投入生产。
  3、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抗生素中间体,客户包括抗生素原料药、制剂制造商及贸易商,公司对此三类客户均保持一致的销售模式和政策。公司每月根据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竞争对手产品定价等因素来确定产品的基准销售价格。同时根据客户订货数量来确定产品实际售价并签订销售合同;对于部分长期合作的销售量较大的客户,公司采取了提前锁定销售价格区间的模式。具体如下:
  (1)内销销售模式
  公司国内销售以直接销售为主,下游客户主要为抗生素原料药及制剂制造商,少部分为贸易商,公司在与客户取得联系就产品质量规格、杂质控制等技术指标达成一致后,直接签订购销合同。
  (2)出口销售模式
  公司外国销售以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相结合的模式,下游客户主要为境外医药企业和境外贸易商。公司通过自身或中间商与外国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后,经过客户调研、确认等程序后直接出口。公司与部分国外贸易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直接出口产品给国外贸易商。
  (五)报告期内的重点工作
  1、研发创新进程
  上海研究院在前期已构建的 4类底盘菌和化合物平台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动化高通量菌种构建和筛选平台,研发效率进一步提升。上海研究院完成化妆品活性原料 RCB112角鲨烷、饲料添加剂 RCB114肌醇、保健品原料 RCB108褪黑素等产品的菌种构建和小试发酵和提取工艺的优化;部分产品已经在川宁进行试生产。中长期项目主要聚焦在大宗或产值较高的二类产品的研发,如生物基材料单体 RCB138、饲料添加剂 RCB136、化妆品原料 RCB125、香精香料 RCB126等也完成所设定的阶段性里程碑指标,总体研发进展达到预期。
  截至报告期末,上海研究院通过自主研发已向川宁生物交付的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肌醇、角鲨烷、依克多因等产品,目前各个产品的产业化进度如下:其中红没药醇已成功在“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进行试生产并已进入销售阶段,5-羟基色氨酸已进行试生产;麦角硫因已进入中试阶段;肌醇已进行试生产;角鲨烷已进入中试阶段,褪黑素正在小试验证;依克多因小试验证已完成。
  2、智能化改造升级
  根据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中间体及青霉素类中间体三大产品历史生产数据,公司制定多项烫平波动改进方案,包括筛选高产菌株、配方优化,以及过程精细化控制等。在各生产车间和辅助系统共同努力下,公司各产品收率及产量明显提升。公司大力推行全面自动化升级改造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与专业机构、厂家进行交流和考察对接,制定切实可行改造方案并加以实施,2024年自动化重点改造项目 8个,目前都在稳步推进中。
  3、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进入试生产
  2023年公司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投资建设“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可年产红没药醇 300吨、5-羟基色氨酸 300吨、麦角硫因 0.5吨、依克多因10吨、红景天苷 5吨、诺卡酮 10吨、褪黑素 50吨、植物鞘氨醇 500吨及其他原料的柔性生产基地。该项目于2023年 3月启动建设,2023年 12月完成一期项目试车,截止2024年 6月30日,该项目已试生产的产品有: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肌醇,其次角鲨烯已在中试阶段,此项目的实施是公司“双轮驱动战略”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是公司完成合成生物学从选品—研发—大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步,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等合成生物学系列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也标志着公司从资源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成功转变,从而实现公司效益的稳步提升。
  4、PHA项目进展
  公司与北京微构工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微宁生物”,利用公司现有产线进行 PHA的生产,向全球客户提供 PHA产能,加速推动 PHA的产业化。
  未来可通过“一带一路”辐射亚洲、欧洲客户,以“PHA”向全球客户发出“绿色之约”,展示中国生物制造魅力,加快推动 PHA绿色生物基材料的全球化,以实际行动助力“一带一路”的建设。
  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中试阶段,设备安装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六)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贯彻“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持续聚焦“饱和生产、压缩成本、全力创新、全员营销、创造蓝海”的生产经营方针,产品订单和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95亿元,同比增长32.20%,其中硫氰酸红霉素实现营业收入占比 29.15%,头孢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占比 23.48%,青霉素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占比40.72%,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占比1.01%。2024年半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66亿元,同比增长9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66亿元,同比增长95.02%。整体经营情况呈现向好的态势,主要原因如下: 1、受抗菌药物市场需求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量价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公司工艺技术不断提升,产量增加,同时通过节能降耗,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本期净利润同比上升。
  。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比上涨。
  营业成本 2,067,053,173.06 1,730,832,115.29 19.43% 销量增加。
  销售费用 11,595,579.59 8,842,884.89 31.13% 收入增长,销售费用增加。管理费用 82,490,359.88 73,436,512.51 12.33% 薪酬增加。财务费用 27,709,784.10 29,053,601.42 -4.63%所得税费用 142,829,505.33 78,891,771.93 81.04% 营业利润增加。研发投入 28,780,545.77 23,571,691.92 22.10% 研发人员薪酬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72,426,470.63 1,036,235,791.88 -25.46% 本期贴现同比减少,应收票据余额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0,165,389.81 -94,421,159.90 25.69% 本期支付固定资产及工程款,货币资金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46,511,066.03 -1,473,317,953.31 62.91% 本期到期应偿还借款减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58,745,969.76 -517,452,701.05 130.68% 本期到期应偿还借款减少。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现利息。 是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24,600.00 -0.02% 预计汇率下降,暂估的未交割远期结汇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 是资产减值 -8,454,398.30 -0.93% 主要为存货减值损失。 是营业外收入 67,365.46 0.01% 主要为赔偿收入。 否营业外支出 10,590,765.20 1.16%2024年按月暂估碳排放履约缺口及捐赠支出。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回款增加。
  款增加。
  少。
  长期股权投
  款。
  固定资产 4,921,711,890.旧。目支出增加。增加。款。少。用借款。增加。应收款项融资 1,128,288,662.增加。付票据。增长,应交增值税及所得税增加。增加。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期借款。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1)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货币资金为人民币 12,360,771.65元,用于远期结售汇保证金及信用证存款。
  (2)本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伊犁分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伊犁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行于2020年11月26日签订《抵押合同》,公司以房屋建筑物及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取得 420,000,000.00元的长期借款。截止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根据上述抵押合同获得的借款余额为93,919,075.46元,该抵押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人民币 1,350,670,920.60元,土地使用权的账面净值为人民币 85,742,740.00元。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的批准,公司获准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 222,800,000股,每股面值 1.00元,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5.0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 111,400.00万元。扣除承销保荐费、律师费用、审计费用、信息披露费用、发行手续费用及其他费用共计 9,231.69万元后,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净额 102,168.31万元,其中超募资金总额为 42,168.31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投入 89,379.47万元。其中“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累计投入 17,348.41万元,直接投入募集资金 14,081.87万元,置换募集资金到位前投入的资金3,266.54万元;“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累计投入 19,531.06万元;使用募集资金 40,000.00万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使用募集资金 12,50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6月30日,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 13,657.94万元(公司应结余募集资金与实际结余募集资金有差异,主要系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尚未以募集资金支付应付的发行费 152.14万元及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 716.96万元所致)。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截至期末
  投资进度
  (3)=
  (2)/(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1.上海研
  究院建设
  注:2023年4月4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投项目投资金额、实施方式并使用超募资金向子公司增资的议案》,并经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使用超募
  承诺投资项目和超募资金投向 是否已变更项目(含部分变更) 募集资金净额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 调整后投资总额(1) 本报告期投入金额 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
  (2) 截至期末
  投资进度
  (3)=
  (2)/(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超募资金
  明未达到
  计划进
  度、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含“是否达到预计效益”选择“不适用”的原因) 项目目前在建设中,尚未产生效益。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无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适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过程中超募资金总额为 42,168.31万元,其中超募资金 20,000.0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绿色循环产业园项目”;超募资金 10,000.0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前述募投项目尚未建设完成,目前还在建设中。使用超募资金 12,500.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适用承诺投资项目和超募资金投向 是否已变更项目(含部分变更) 募集资金净额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 调整后投资总额(1) 本报告期投入金额 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
  (2) 截至期末
  投资进度
  (3)=
  (2)/(1) 项目达到预
  定可使用状
  态日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募集资金
  投资项目
  实施方式
  调整情况 以前年度发生                     
  2023年5月5日,公司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投项目投资金额、实施方式并使用超募资金向子公司增资的议案》,同意将“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中关于上海市奉贤区正博路 356号的智造园六期项目中 A4幢办公场地投入的实施方式由租赁方式变更为购置;同时拟增加购买该园区十期项目中 D10栋厂房(建筑面积预计为 8,417平方米,具体面积以最终签署的房地产认购书为准)及研发经营费用,为此,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由 22,312.60万元增加至 30,145.14万元,项目使用募集资金的数额将由原计划内的20,000.00万元增加为 30,000.00万元,其中,新增 10,000.00万元使用超募资金。同时,结合公司募投项目投资资金和实施方式变更后的规划投资进度,公司对上海研究院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变更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2023年2月13日,公司分别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的议案》,在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以自筹资金在项目规划范围内预先投入部分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 3,266.54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使用募集资金 589.62万元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使用募集资金 3,856.16万元置换上述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事项。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上海锐康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注资用于建设“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锐康生物系募投项目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剩余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均存放于公司开设的募集资金专户中。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2)/(1)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变更后的项
  目可行性是
  否发生重大
  变化
  上海研究院
  建设项目 上海研究院
  建设项目 30,000 919.61 17,348.41 57.83%2024年12月31日 0.00 不适用 否
  合计 -- 30,000 919.61 17,348.41 -- -- 0.00 -- --变更原因、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情况说明(分具体项目)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该项目中总部基地实施地点为上海市奉贤区正博路 356号的智造园六期项目中 A4幢,租赁办公及研发用房建筑面积为 2,330.77平方米;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锐康生物。随着上海研究院各研发管线项目顺利推进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海研究院对研发及经营场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原有场地已无法容纳新增人员及研发设备的安置。为了确保上海研究院健康持续的发展,公司决定将“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中关于上海市奉贤区正博路 356号的智造园六期项目中 A4幢办公场地投入的实施方式由租赁方式变更为购置;同时拟增加购买该园区十期项目中 D10栋厂房(建筑面积预计为 8,417平方米,具体面积以最终签署的房地产认购书为准)及研发经营费用,为此,上海研究院建设项目的投资总额由 22,312.60万元增加至 30,145.14万元,项目使用募集资金的数额由原计划内的 20,000.00万元增加为 30,000.00万元,其中,新增 10,000.00万元使用超募资金。同时,结合公司募投项目投资资金和实施方式变更后的规划投资进度,公司对上海研究院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变更至2024年12月31日。2023年3月31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投项目投资金额、实施方式并使用超募资金向子公司增资的议案》,该议案并经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公司根据实际经营需要对募投项目投资金额、实施方式进行变更;
  同意公司使用超募资金 10,000.00万元对锐康生物进行增资;同意对上海研究院项目规划投资进度进行调整。具体详情参见2023年4月4日在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募投项目投资金额、实施方式并使用超募资金向子公司增资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21)。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项目目前在建设中,尚未产生效益。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2)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3)其他衍生品投资
  1、汇率波动风险:在汇率走势与公司判断汇率波动方向发生大幅偏离的情况下,公司锁定汇率后支出的成本可能超
  过不锁定时的成本支出,从而造成公司损失。
  2、内部控制风险: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可能会由于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而造成经营风险。
  3、履约风险: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存在合约到期无法履约造成违约而带来的风险。
  4、信用风险:外汇套期保值交易对手出现违约,不能按照约定支付公司套期保值盈利从而无法对冲公司实际的汇兑
  损失,将造成公司损失。
  5、政策风险:如果衍生品市场以及套期保值交易业务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引起市场波动或无
  法交易带来的风险。
  (二)风险控制措施
  1、公司制定了《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就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操作规定、审批权限、内部操作流程、信
  息保密与隔离措施、内部风险报告制度及风险处理程序、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该制度符合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满足实际操作的需要,所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切实有效;
  2、为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带来的损失,公司会加强对汇率的研究分析,实时关注国际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最大限度的避免汇兑损失;
  3、为避免内部控制风险,公司财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公司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所有的外汇交易行为均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以具体经营业务为依托,不得进行投机和套利交易,并严格按照《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业务操作,有效地保证制度的执行;
  4、为控制交易违约风险,公司仅与具有合法资质的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同时公司审计部每月对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对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实际操作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及盈亏情况进行审衍生品投资操作方名称 关联关系 是否关联交易 衍生品投资类型 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金额 起始日期 终止日期 期初投资金额 报告期内购入金额 报告期内售出金额 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如有) 期末投资金额 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 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查。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公司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24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 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相关规定及其指南,对套期保值业务进行相应核算和披露。报告期公司衍生品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不适用
  (3)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2024年02月25日 川宁生物会议室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中信证券、德邦证券、中国银河证券、东吴证券、华创证券、财通证券、广发证券、国金证券、中泰证券、西南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兴业证券、海通证券、浙商证券、华泰证券、信达证券、上海申银万国、国盛证券、东海证券、开源证券、国联证券、中国国际金融、民生证券等 20多家机构共计 56人次。 “1、请问公司现有产率和理论值还有多大差别?2、金珵科技 AI模型是基于第三方的 L0级模型搭建 L1级模型,还是只做专业化的小模型?3、传统发酵和 AI人工智能结合的预期时间节点?AI应用到产品上的投入金额有多少?”等问题。 详见于2024年2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04月24日 川宁生物会议室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个人 中金公司、平安证券、东方证券、西南证券、中信证券、国投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天弘基金、山西证券、国盛证券、申万宏源、民生证券、天风证券、上海恒复投资管理、北京诚盛投资管理、浦银安盛、太平洋证券、深圳中天汇富基金、嘉实基金、远信(珠海)私募基金管理、青岛双木投资管理、国都证券、上海原泽私募基金管理、尚石投资管理、上海盟洋投资管理、Tairen Capital、鸿运私募基金管理、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140余人次以及网上全体投资者。 公司2023年年度业绩及2024年第一季报业绩交流会。 详见于2024年4月24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06月14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个人 全体投资者 “1、目前优势产品有哪些?2、近几年有无扩展计划?3、二季度业绩预增吗,超过 100%吗?4、川宁生物近两年的毛利润稳步提升的原因是什么?主营产品价格变动还是其他原因?
  5、请问川宁生物目前生物
  制造业绩的占比是多少?”
  等问题。 详见于2024年6月14日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公司为践行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2024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公司于2024年3月8日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包括:1、聚焦主业,着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2、不断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3、规范运营,持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4、完善信息披露,重视投资者回报。公司于2024年4月22日披露的“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进展情况:1、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23亿元,同比增长19.96%;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53亿元,同比增长100.98%;2、提升公司核心竞争方面,川宁生物与上海金珵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公司也会在保障关键领域资源投入的同时在生物发酵过程中不断创新生产方式,利用 AI赋能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3、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方面,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的部分条款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为公司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有力保障;4、回馈投资者方面,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以2023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 2,222,80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2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 500,130,000.00元,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53.17%,与投资者分享发展红利,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公司将始终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聚焦主业,持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并通过夯实公司治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重视股东回报等方式,积极履行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公司也积极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为稳定市场、增强投资者信心,不懈努力,为行业发展贡献公司的力量。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上发布的相关公告。
  

转至川宁生物(301301)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