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纬股份(30139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3-12-31 | 信息来源 | 2023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电力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和发电装机容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3年度我国用电量和发电装机总量分别 达到 9.22万亿千瓦时、29.2亿千瓦,较2022年度分别增长6.7%、13.9%。报告预测,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到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 32.5亿千瓦,比2023年增长12%左右。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带动电力咨询设计和工程建设的发展。 2、新能源快速发展 2023年 12月,国务院发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 20%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 30%左右。2023年 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8会上 198个缔约方达成《阿联 酋共识》,将全球升温控制在 1.5℃以内的目标保持在可实现的范围内,提出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增加两倍的新目标。国内外围绕双碳目标,推动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政策层出不穷,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突破 14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 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其中风电、光伏的装机规模已经占到总装机的 3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 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 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新能源的迅速发展为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3、综合能源服务进入大力发展阶段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是以电能为核心,围绕国家节能减排等政策,以“节能、环保、科学、高效、经济用能”为宗旨,从能源管理、能源技术、能源经济、能源市场多 角度为能源用户、服务商、中间商、供应商提供与之配套的能源综合服务。为实现双碳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目标,综合能源服务正式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综合能源服务行业进入大力发展阶段。国家先后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对基于数字化和新能源产业的综合能源服务有关任务进行部署,提出依托智能配电网等能源网络,综合可再生能源、柔性网络等先进能源技术和 ICT 技术,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生产消费一体化,建设冷热水电气一体供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并明确提出培育壮大综合能源服务商等新兴市场主体;提出推动可再生能源智慧化发展,推广新能源云平台应用,汇聚能源全产业链信息,推动能源领域数字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重点推进在新能源及储能并网、智能变电站、分布式能源智能调控、虚拟电厂、电碳数据联动监测、综合能源服务、综合服务平台等应用场景组织示范工程承担系统性数字化智能化试点任务,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十四五”期间,我国相继出台了能源双控、节能减排、数字化、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现货、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储能、辅助服务、公共机构能源托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其中,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 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 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 260%,近 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2023年1-12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 56,67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 61.4%;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 44,28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023年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 号),对我国绿证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对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标志着绿证核发进入新阶段。我国自2011年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地启动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工作,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2021年 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整体平稳,年均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51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比例超过 40%。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纳入 2,257家发电企业,累计成交量约 4.4亿吨,成交额约 249亿元。2024年 1月,国务院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及相关活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管理要求。通过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体现我国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参与全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4、地理信息产业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定位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行业需求,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布局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以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 息事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激活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潜能,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运营商。公司深耕电力和新能源行业多年,具备电力行业咨询、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专业承包、售电等全产业链资质,拥有电力和新能源项目的前期规划咨询设计、中期项目建设和后 期运营运维的一站式综合能源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业务涵盖输变电、配网配电、新能源、储能及综合能源领域。同时,公司拥有 20多年数字化技术沉淀,打造了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孪生平台,可为未来社区、智慧园区、智慧电力、智慧能源等多种场景数字孪生应用提供基底服务。 (三)公司所处行业的主要政策 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其中:可交易绿证除用作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外,还可通过参与绿证绿电交易等方式在发电企业和用户间有偿转让。对我国绿证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对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标志着绿证核发进入新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2023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 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构建新能源汽车与供电网络的信息流、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车网互动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可参与削峰填谷、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应用场景。《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23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 加强全社会用电管理,综合采取合理可行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在用电环节实施需求响应、节约用电、电能替代、绿色用电、智能用电、有序用电,推动电力系统安全降碳、提效降耗。《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2023年 国家能源局 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发电清洁低碳转型,推进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和应用,促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充分发挥灵活调节作用。加快新能源微网和高可靠性数字配电系统发展,提升用户侧分布式电源与新型储能资源智能高效配置与运行优化控制水平,提高储能与供能、用能系统协同调控及诊断运维智能化水平,依托能源工程因地制宜挖掘和拓展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重点推进在新能源及储能并文件 时间 颁布部门 主要内容网、智能变电站、分布式能源智能调控、虚拟电厂、电碳数据联动监测、综合能源服务、综合服务平台等应用场景组织示范工程承担系统性数字化智能化试点任务,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2023年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国家草原局、国家能源局 各地要认真做好绿色能源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优化大型光伏基地和光伏发电项目空间布局。在市、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将其列入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合理安排光伏项目新增用地规模、布局和开发建设时序。鼓励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光伏发电产业。《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年 自然资源部 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等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测绘地理信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各行业需求,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定位,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保障作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打造统一的时空基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要素保障、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营造优良环境、为构建新安全格局严守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底线,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202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 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202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 以能源节约与绿色低碳转型、污染治理、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负碳及温室气体减排等领域为重点,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年 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保障电网输配效率明显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示范应用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满足适应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依托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加快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加速突破综合能源管理和利用、多电源优化互动等技术装备。《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2022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有序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和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2022年 国务院 推进数字化共性应用集约建设,推进地理信息协同共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发挥地理信息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202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市场机制,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以市场化收益吸引社会资本,促进新能源可持续投资;持续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探索用户可调节负荷参与辅助服务交易,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和多能互补协调运营,完善成本分摊和收益共享机制;完善电价传导机制,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文件 时间 颁布部门 主要内容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智慧能源示范工程。《“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坚持优化新型储能建设布局,推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在电源侧,加快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建设,以新型储能支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基地外送、促进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消纳,通过合理配置储能提升煤电等常规电源调节能力。 在电网侧,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在关键节点配置储能提高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在站址走廊资源紧张等地区延缓和替代输变电设施投资,在电网薄弱区域增强供电保障能力,围绕重要电力用户提升系统应急保障能力。在用户侧,灵活多样地配置新型储能支撑分布式供能系统建设、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用能服务、提升用户灵活调节能力。同时,推动储能多元化创新应用,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跨领域融合发展,拓展多种储能形式应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丰富数字生活体验,发展数字家庭,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加强源网荷储衔接。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与新能源相关的市场拓展取得一定成绩,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稳步推进。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1,450.48万元,较上年增加 18.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19.54万元, 较上年减少24.83%,主要原因为本年度电力咨询设计和地理信息技术服务的收入及毛利减少。2024年度,公司将继续在新能源领域加大投入,重点发展以“光储充”为核心的新能源服务、购售电服务、运维与检测服务、碳服务等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其他参见本节“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① 伏项目 宁波碳银 新能源科 技有限公 司 67,928 67,928 是 否 否 注:① 鉴于本项目部分土建和政策补偿费移出总承包范围,以及市场行业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发包人与承包人就工程内容及规模、合同金额等原合同主要内容进行了变更和补充约定,签约合同价(含税)由人民币(大写)柒亿柒仟壹佰叁拾柒万元整(¥771,370,000.00元)变更为人民币(大写)陆亿柒仟玖佰贰拾捌万元整(¥679,280,000.00元)。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的《关于全资子公司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4-006)。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 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 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双碳节能减排规划与实施办法研究 在我国面对气候变化问题要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拟通过本项目对双碳领域和节能减排相关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市场和企业调研形成较为完整的双碳治理方法论与落地的碳排查、核验、优化策略解决方案,然后根据方案搭建基于物联网底层设施的人工智能碳能源平台。 已完成 实现对IoT物理设备时序数据低时延精准核查接入,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兼容(包括但不限于双碳工业时序数据、结构化数据、非结构数据、历史数据),实现碳排历史数据交互展示,实现项目场景的搭建、编辑、操作及预览功能,以及对时间线地理图仿真,实现分级部署和云边协同功能。 碳服务是公司综合能源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双碳节能减排规划与实施方法研究,能够以数据可视交互的方式呈现区域、行业、企业三个维度的碳排放量,并预测最优碳排放路径,提供碳达峰方案,发挥数据驱动优势,构建 “碳中和”远景规划分析模型,从能源侧、企业侧、用户侧、管理侧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实现途径,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优化重点行业生产用能结构,加快去碳化进度,促进碳中和的落地实施。Gisway数字孪生PaaS软件 随着智慧园区、未来社区、智慧水利、智慧水务等业务应用场景的不断更新换代,建筑、设备等各类三维模型的更新与发布给数字孪生平台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任何简单的三维场景的修改都需要进行复杂的打包、编译、发布等一系列操作。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本项目研发,以自研的数据报表工具搭建数字驾驶舱,使普通工作人员也能进行简单的场景搭建、简单的场景修改与发布,并在三维场景的基础上搭建精美的可视化数字孪生驾驶舱。 已完成 旨在为实景三维数字孪生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模型资源处理转化,模型、场景资产可视化管理,在线场景搭建工具,全流程项目管理,模型对象配置,项目预热指令下发以及BI 面板搭建工具,实现数字孪生业务应用的高效开发、集成、部署与管理。 公司深耕数字孪生领域,通过Gisway数字孪生PaaS平台研发,能面向具有二次开发能力的客户,提供简单易用的工具链,低代码的集成开发环境,赋能行业客户高效、低成本地开发出具有实景孪生能力的行业解决方案,提升产品竞争力,践行数字中国使命,分享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拟通过本项目研发满足用户对于合理供能、节约用能、低碳运营的需求,帮助用户和区域管理团队实现节能、节碳、节费的目标,优化能源供应链管理,推动能源产业升级,加强能源安全保障。 已完成 基于智慧光伏、储能、冷热源系统、配电及能效管理系统等数据,实现配电无忧管理、定制化能源模型、重要负荷进行全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测、数字化运维、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方位支撑用户智慧能源管理工作。帮助用户加强园区整体能源系统的数字化管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并通过专家知识库推送个性化总结报告,赋能数据价值。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服务运营商。“十四五”期间,国家出台的针对综合能源服务的政策已经由宏观层面逐步过渡到更加细化的实施层面,业务开拓重点也更加明确,为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政策机制和市场环境,对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将能源信息综合集成后进行可视化展示,提供7*24小时全天候的实时监控、故障报警、报修调度、设备巡检、视频监视、统计分析等深化业务,使得用户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地用能。基于环保材料和可持续性设计的低碳开关柜的研究与开发 拟通过本项目研发,以优化生产过程和减少能源消耗方式有效减少开关柜制造和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以符合配电网自动化和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 已完成 ①绝缘介质:空气绝缘;②压力类型:常压密封;③额定电压:Ur12KV;④频率:fr50HZ;⑤额定电流:Ir630A;⑥短时耐受电流:Ik 25KV。 本项目研发旨在引入低碳环保概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推动开关柜行业向更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电力负荷数据挖掘与应用研究 在数据采集和传输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通信不稳定、计划停运的影响,智能电表采集数据的缺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现阶段常见的缺失数据处理方法有删除法、均值填补法、矩阵分解法等,但这些方法通常忽略了天气、人类日常活动、节假日等因素对负荷的影响,因此数据修复准确度较低。拟通过本项目研究,寻求补全缺失电力负荷数据的方法,优化基于预测负荷的需求响应方案。 已完成 ①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匹配的电力负荷数据缺失值补全方法;②在数据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实现负荷预测、用户聚类、需求响应等研究。 负荷预测技术是虚拟电厂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研究电力负荷数据挖掘与应用,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匹配的电力负荷数据缺失值补全方法,能够补全智能电表采集数据,提高负荷数据质量,并开展数据质量提升与负荷预测、用户聚类、需求响应等应用。电力系统实时交流最优潮流研究 在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的最优潮流问题时,随机优化、鲁棒优化、启发式优化等现有的传统优化算法往往需要对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进行精确的预测,难以实时应对新能源出力与负荷需求复杂多变的场景。为此,拟通过本项目建立电力系统交流最优潮流的模型,准确地掌握电力系统潮流与发电机设置的相关性信息,使最终的决策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已完成 实现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的实时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实时交流最优潮流方法,加快电网调度人员处理线路潮流的速度,以快速准确的实时调整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调度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研究电力系统实时交流最优潮流,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实时交流最优潮流方法,在适应复杂环境状态的同时,能够无需依赖于预测数据即可实现在线实时的调度控制,并且能够从历史经验中学习决策调度方法,无需对不确定实时变化的物理模型进行建模,适用于复杂多变的新型电力系统场景。新型电力系统优化规划技术研究 本项目通过建立一种数据驱动下考虑源荷不确定性与多类型设备利用率的规划方法,用以改进传统的规划方法。 已完成 基于数据驱动方法迁移新能源发电场景数据并预测多能源负荷,得到源荷概率分布模型,构建包含新能源发电设备、储能设备、多能负荷等的配电网规划模型;采用数据驱动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以场景概率作为不确定性变量,利用改进的并行列与约束生成算法求解配电网规划问题;建立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组合智能评价方法。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源荷双侧高度互动,供需平衡基础理论面临挑战,电源侧由于大量分布式新能源的接入,会导致波动性增加,负荷侧的用电行为将受到碳交易市场的影响,这些因素将导致源-荷不确定性加剧。本研究在规划中就考虑设备利用率,对设备利用率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和总结,按照不同设备类型及其功能和利用方式,选取不同的设备利用率评价指标,形成评价体系,改进传统规划方法。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研究 拟通过本项目建立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实现主动配电网快速电压控制。 已完成 ①采用聚类算法对配电网进行分区,实现分布式优化;②建立马尔可夫多智能体,采用深度强化学习进行训练,实现主动配电网快速电压控制。 通过研究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配电网电压的实时优化,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分区协同控制策略,可以在不依赖于区域间通信的情况下实现配电网多区协同控制。储能电站技术的研究及其智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能源转型的推进,储能技术以其削峰填谷、调频调压、提高供电可靠性 已完成 ①集中控制性:全系统集控中心,减少人员投入、提高设备可利用 通过研究储能电站技术及其智能化应用,集合数据采集、实时监测、运行管理、运营管能化应用 等功能逐渐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智能化技术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储能电站的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拟通过本项目研发综合能源平台、新型物联技术、新型故障警示器、储能电站运维机器人、远程电池核容技术,构建全系统集控中心,提高储能电站全过程管理效率。 率,实现对设备实时监控;②智能性:全方位的功能,同时系统引入移动管理的理念,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全天候移动管理;③经济性:提高全过程管理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实用方便。 理、区域运维、故障诊断、预警告警、数据分析、对标分析、量化考核、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运行评价等全方位的功能,实现储能电站的自动化、远程实时互动、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全过程管理,提高储能电站运行管理水平。居民区能源集中管理调度研究 随着智能化家居的发展,我国未来住宅建筑将会连接多种分布式能源,如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电池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更多即插即用式电器的引入会加剧居民区负荷的随机波动,进而影响城市配电网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基于此,拟通过研究居民区能源集中管理调度策略,建立一套适用于智能小区用电的需求响应及调度技术方案,用于平抑电网波动,改善配网末端供电质量。 已完成 ①能够归纳分析智能住宅区负荷变化规律;②能够以住宅区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楼宇用电负荷的数学模型; ③能够得到一种用于智 能住宅区日前调度策略 和优化方案。 通过智能楼宇负荷系统建模技术和住宅区能耗最低目标下的求解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分段管理的住宅区能源日前调度策略,使楼宇的能耗成本和电压波动最小。 5、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其中19,000.00万元购买保本收益型单位定期存款。 0合计 -- 56,550.00 48,936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杭州经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619号)同意注册,杭州经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5,000,0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发行价格为37.7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56,550.00万元,扣除不含税承销费用人民币5,000.00万元,实际收到募集资金人民币51,550.00万元,扣除其他不含税发行费用2,613.58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48,936.42万元。募集资金已于2023年4月27日划至公司指定账户。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到账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致同验字(2023)第332C000196号验资报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21,148.62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27,787.80万元,上述募集资金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管理并专项使用。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2)/(1) 项目达到 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 期 本 报 告 期 实 现 的 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综合能源服务 能力提升建设 公司超募资金总额为3,717.25万元,公司于2023年5月12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及2023年5月31日召开的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人民币1,100.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59%。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使用超募资金人民币1,1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剩余金额尚未决定用途。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公司于2023年5月12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121,057,717.13元、置换预先投入已支付发行费用3,588,933.93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全部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其中19,000.00万元购买保本收益型单位定期存款。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无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08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华泰柏瑞;华泰证券;天风证券;广发证券; 锐稳投资;东方财富;朔盈资产等 介绍公司发展的主要历程和业务情况等 详见巨潮资讯网2023年6月8日披露的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1) 2023年12月07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华泰证券、长江证券 介绍公司发展的主要历程和业务情况等 详见巨潮资讯网2023年12月8日披露的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3-002)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是 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