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华电科工(60122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06-30
信息来源2024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董事会各项部署和要求,以党建为引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取得了积极成效。报告期内,公司新签销售合同73.2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9.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7亿元。
  (一)强化党建引领,组织保障作用更加有力
  公司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优势。高标准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第一时间部署和落实,以专题读书班、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扎实推进“第一议题”制度,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深入实施“四力四推”党建工程,开展基层党建调研和党建联建共建活动,推动基层党建水平稳步提升。弘扬奋进文化,加大先进典型的选树力度。纵深推进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专项排查治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优秀干部和专业人才调研,储备一批结构合理、能力过硬、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二)强化本质安全,风险防控意识更加牢固
  公司以“强基础、控风险、管现场”为主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环保形势总体稳定。压实压紧安全环保责任,大力推进安全责任制落实评价,守牢安全环保底线。
  聚焦重点项目、关键领域,以严的标准推动复工复产、春季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帮扶等系列活动,紧盯安全隐患并督导完成整改。大力实施“科技兴安”,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筑牢“安全堤坝”。持续加大环保投入,曹妃甸重工、重工机械顺利完成VOCs治理设施技改,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深化内控风险合规一体化平台建设,以强化合规经营筑牢风险底线,全员合规经营意识进一步提升。紧盯重点诉讼项目,精准制定诉讼策略,重点诉讼案件得到妥善处理。策划网络安全宣传月活动,开展网络等级保护测评,网络防护水平大幅提升。
  (三)强化提质增效,经营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公司聚焦年度经营目标,着力在拓市场、提效率、增效益上下功夫,努力提升盈利能力。牢牢把握绿色发展机遇,紧紧抓住新一轮火电建设窗口期,以大客户为重点,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在海上光伏、海洋牧场、风电钢混塔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公司新签合同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稳住了发展基本盘。物料、热能、海洋工程等业务乘势而上,圆满完成半年度市场指标。树立目标意识,成立项目督导组,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一线员工昼夜奋战,重点工程如期完成节点目标,赢得了业主高度赞誉。公司承建的浙江玉环75MW海上风电项目、浙江磐安100MW柔性光伏发电项目、山西武乡100MW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华电可门两台卸船机顺利滚装上岸。巴彦淖尔基地顺利试生产,自制产量完成1.3万吨。承建的青海省首个绿电PEM制氢项目投产,国内最大离网风电制氢辽宁铁岭项目转入商运,内蒙古达茂旗20万千瓦绿氢示范项目打通了“制储运用”全产业链。
  (四)强化科技创新,科技支撑力度更加强劲
  公司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绿色发展再上新台阶。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29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国际专利4项,首次在美国、新加坡、印度获得专利授权。“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彰显了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的科技实力。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入选能源行业2023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15km超长距离圆管带式输送机”获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世界之最科技成果”认定。重工机械荣获天津市百强科技领军企业称号、河南华电荣获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海上风电、氢能两项课题入选华电集团首批“102030”重点科技项目清单。国重QN项目具备课题结题验收条件,获批牵头开展氢能技术装备攻关工程。
  集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获批2个国家能源局第一批“赛马争先”创新平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华电氢能测试、新型高效传动机构等3个试验平台获得华电科工首批授牌。取得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应用无人机开展数字化测绘,山西武乡光伏项目应用无人机有效解决了山地运输难题,提升了施工效率。
  (五)强化改革攻坚,公司治理结构更加优化
  公司以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为目标,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科改行动”方案,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健全优化“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清单,规范议题审批程序,公司各类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更加清晰。研究制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深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推荐2名员工攻读重点大学工程博士,通过CC计划引进1名高层次领军人才。
  以契约化为抓手,以业绩为导向,积极研究推进第二期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两家单位兑现超额利润分享。扎实推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制定专项提升方案,多措并举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加强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和规范运行,开展公司治理评价和董监高培训,提高关键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和履职水平。成立醇氨事业部,加快培育发展氢氨醇一体化业务。成立广东华电海洋科技、华电(阳江)海风运维,加速海上风电运维业务拓展。突出设计引领作用,钢结构工程事业部更名为建筑结构设计研究院,拓宽业务领域,推进业务升级。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首次参加中国品牌博览会,发布首份ESG报告,获得万得(Wind)ESG A级评级。强化资质建设,取得石油化工工程总承包贰级、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三级资质。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一)经营业绩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销售合同73.20亿元,同比增加79.81%,另外,已中标暂未签订合同1.39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22亿元,同比增加23.62%;实现利润总额0.57亿元,同比减少10.39%;实现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减少34.92%。从具体业务来看,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26亿元,同比增加28.60%;热能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11亿元,同比增加99.53%;高端钢结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加2.07%;海洋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同比增加57.94%;氢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30亿元,同比减少81.88%。
  (二)新业务、新产品情况
  (1)综合能效提升业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060”目标,各能源企业纷纷采取相应措施。燃煤机组作为各大电力集团的发电主力,在提高煤种适应性、改造老旧设备、提升可靠性、降低能耗和厂用电等方面有较大需求。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对先进节能降耗技术、灵活性改造和智慧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及应用,逐步推动相关技术成果转化,助力燃煤机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
  目前,公司在空冷冷端改造、锅炉风烟系统综合优化、冷端节能、空冷智慧冷端等方面已经形成成熟技术包,具备“全厂系统诊断、改造方案制定、EPC工程实施”的能力,已完成多个300MW、600MW级火电机组能效提升和灵活性改造项目。另外,公司正在依托科研课题积极开展火电机组基于熔盐储热系统的深度调峰技术攻关。
  (2)氢能业务
  复合隔膜技术,提升电-热-质均衡优化技术,完成3000 Nm/h的大功率高效碱性水电解槽制氢装备。二是从高产氢量PEM电解槽膜电极结构优化及规模化制备以及高产氢量PEM电解水制氢装备制造两方面进行研究,优化PEM电解水制氢装备核心部件膜电极结构,提升产氢效率,开发新型PEM电解水制氢装备,提升单电解槽单位时间产氢量。最终实现PEM电解槽单槽额定制氢产能≥250 3 3 2
  Nm/h,额定工况下单位制氢直流电耗≤4.4 kWh/Nm,电解槽电流密度≥1.5 A/cm;动态功率调节范围宽于20~120%,冷启动时间<5 min,操作压力≥3 MPa。针对离网/并网电解水制氢技术,拟研制适应于离网/弱并网条件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系3统,突破适应于离网/弱并网条件的千Nm级碱性水电解槽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瓶颈,制氢系统冷启动时间<15分钟。高效绿氢耦合绿氨技术方面,开发绿氢耦合制绿氨万吨级成套装备,开展合成氨工艺多稳态优化与柔性调控技术研究,提升风光互补、制氢储氢和合成氨全流程的柔性调节能力,实现季节性水电、波动性光伏发电与合成氨生产柔性协同,并实现绿氢耦合制绿氨万吨级成套装备 3000小时以上示范应用。公司所属子公司河南华电结合自有特种设备制造能力和资源,拟转型为氢气“储运输加”核心装备制造基地,开发碳钎维缠绕储氢气瓶、储氢罐、储氢球罐、液氢储罐及输氢管道和氢气加氢站等产品,目前已完成储氢罐和储氢球罐取证及制造。公司所属子公司通用氢能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加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创新与应用改进。报告期内,通用氢能新增专利5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制并发布2项团体标准。在燃料电池核心材料以及电解水、液流电池、风冷等新领域的核心材料上不断研发出新产品,扩大产品市场覆盖度,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持续推动原材料国产化替代,确保材料国产化后的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成本;加强产学研用融合,积极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合作,构建从材料到系统的完整创新链,以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结合的方式,提升通用氢能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上半年,公司三大制氢项目均成功实现商业运行。内蒙华电达茂旗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工程示范项目为全球首批大规模绿电制氢项目之一,该项目应用碱性和PEM电解水制氢系统高效耦合制氢,以提高制氢调节范围和动态响应速度,实现了风光互补发电制氢,打通了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该项目于2023年12月1日成功出氢,2024年2月顺利投产,实现商业运行;辽宁华电铁岭新台子一期25MW风电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为国内首个风电离网制氢示范项目,自主开发的离网制氢的EMS系统可实现制氢负荷与新能源系统在多种工况下的最优容量适配耦合,实现了混合式制氢整流电源及构网型储能在离网制氢系统中的应用,于2024年4月全容量投产,正式商业运行;青海德令哈 PEM电解水制氢示范工程项目采用国内首创单堆 MW级 3.0兆帕 PEM电解水制氢系统,是国内首个高海拔、高寒地区PEM电解水制氢商业化应用项目,实现了PEM制氢设备在关键材料、核心部件、装置及系统集成的工程化应用,该项目于2023年9月27日成功出氢,2024年4月实现商业运行。
  (3)智慧港口业务
  2021年,为抢抓市场机遇,更快地推动首创新型港口装备技术的成果转化,公司与唐山港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澳傅旭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蓝海起源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发起设立华电蓝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港口先进装备的研发、设计、孵化、推广,致力于成为高效、节能、智慧型港口高端装备及自动化码头装卸系统方案提供商。
  华电蓝科拟以公司首创研发的一系列新型港口装备关键核心技术为业务发展基础,以港口装卸高效化、智能化、节能化为研究目标,聚焦与突破制约港口装卸效率及智能化水平的关键难题,通过充分发挥股东各方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市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快速推进高效智能港口机械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创新科技成果落地及产业化推广。研发的新型岸桥被列入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以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导向目录》,正在推进首台套项目示范,新型岸桥首台套项目已完成制造、安装、发运和调试工作,并于2023年12月通过验收,目前正在配合业主开展码头全系统自动化调试;另,完成港口全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总体方案研发,正在推进成果转化,签订的5台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设备供货合同,完成了研发、设计和制造,正在开展安装工作。
  (4)重力储能业务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发改基础〔2022〕195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规划以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以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为补充,综合考虑采煤沉陷区,建设大型新能源基地,依托新增跨省区特高压通道,以风光火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形式将清洁电力外送至中东部负荷中心消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影响贯穿电力系统从生产、输送到消费的全部环节,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亟需利用储能技术实现源网荷储协调运行。目前,储能领域包含以下几种路线,包括抽水蓄能、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及锂离子电池等。其中,重力储能原理与目前装机容量最大、最成熟的抽水蓄能技术类似,是一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其选址灵活、耐候性好、更安全环保且资源占有率低,相比其他储能更适合沙戈荒能源基地的建设。
  公司持续开展在重力储能业务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稳步推进重力储能运动仿真系统开发工作,加入南方电网储能开发创新联合体研究平台;在业务拓展方面,积极与相关客户开展重力储能前期业务对接,共同开展重力储能项目落地的前期研究。
  (5)醇氨业务
  我国进入“十四五”能源结构调整关键期,2022年以来密集发布多项政策支持绿氢、绿氨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能耗双降。《“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要求拓展氢(氨)储能应用领域,开展依托可再生能源制氢(氨)的储能试点示范,满足长周期、多时间尺度的储能应用需求;《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对合成氨行业提出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要求,推动开展绿色低碳能源制合成氨技术研究和示范,优化合成氨原料结构,增加绿氢原料比例,降低合成氨生产过程碳排放;《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支持结合海上风电开发建设,融合区域储能、制氢、海水淡化、海洋养殖等发展需求,探索推进具有海上能源资源供给转换枢纽特征的海上能源岛建设,建设包括但不限于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制氢(氨、甲醇)、储能等多种能源资源转换利用一体化设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将氢(氨)储能、电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绿色甲醇列入鼓励类发展项目,并将甲醇燃料、氨燃料、生物质燃料等替代燃料动力船舶列入鼓励发展类项目。我国绿氨相关政策持续推出,绿氢制氨、氢氨融合发展是中国氢能发展、工业降碳的确定性路径;绿氨在作为无碳燃料发电、氢储能等场景拥有巨大潜在应用市场。甲醇既可作为可再生油品,替代石油,实现液体燃料的清洁化及可再生。同时也可作为载氢体,解决氢能储运问题,推动氢能源发展。
  绿色甲醇,能够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下,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降低石油进口率,提高液体燃料的能源自给率,保障能源安全。
  绿氢可与绿电互换,既能直接使用,也可制成氨或甲醇,同时兼具储能功效,是各种能源之间高效转化的理想媒介,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积极开展此项业务的设计研究工作,主要就离网型绿氢制绿氨绿醇应用场景开发核心工艺包,在醇氨技术设计方面,已完成5万吨/年、26万吨/年低温低压合成氨工艺包,正在进行10万吨/年低压甲醇合成技术研发设计工作,有序推进万吨级绿氨制备及千吨级绿色甲醇制备中试装置建设;申报国家、华电集团重大科技项目,依托重大课题攻关任务,开展万吨级合成氨工艺多稳态优化及柔性调控技术研究,提升风光互补、制氢储氢和合成氨全流程的柔性调节能力,实现波动性风光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与合成氨生产的高效协同。已获得3项关于绿氢耦合绿氨装备方面的发明专利授权。持续探索绿色合成氨工艺技术以及喷氨燃烧器、氨合成塔内件、甲醇反应器等装备,在火电掺氨燃烧方面,自主研发“燃氨替油”稳燃技术、锅炉全工况下的氨煤混烧锅炉深度调峰技术,开发纯氨燃烧器。在项目开发方面,积极跟进印尼、越南、辽宁风光氢储化大基地项目风光电制氢醇一体化项目,积极参与辽宁、吉林、青海等风光氢储化一体化项目,协助编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规划、可研方案。
  (6)熔盐储热业务
  2021年10月,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1〕23号)明确提出目标:“十四五”期间,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用,推进熔盐储能供热和发电示范应用。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发改能源〔2022〕209号)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建设火电机组抽汽蓄能、高效储热等依托常规电源的新型储能技术,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这为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新时代能源电力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目前,基于熔盐储热系统的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是一种新型的灵活性改造方案,通过火电机组配置熔盐储热系统来削弱原本刚性的“炉机耦合”,能够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已具备基于熔盐储热的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及灵活性改造的系统方案设计和集成能力,已为西北、东北和山东等地区的多家火电厂基于熔盐储热的机组深度调峰项目提供项目建议书,为客户提供最优能源供应解决方案,正在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开展火电机组基于熔盐储热系统的深度调峰技术攻关。
  

转至华电科工(60122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