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中新集团(601512)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公司继续高举中新合作大旗,坚守中新初心,以“筑中国梦想、建新型园区”为已任,以园区开发运营为核心主业,以产业投资和绿色发展为两翼板块,坚持以产为核、以绿为核,全面融入ESG发展理念,稳中求进,公司整体运营健康有序,实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开局,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
  (一)深耕苏州工业园区,全面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公司在服务园区发展上积极作为,持续擦亮中新合作金字招牌,深化中新合作,全力服务园区创新发展,助力园区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1、中新合作不断加深。加快建设中新“国际化走廊”,持续推动苏州工业园区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和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建设,促进中新两国科技、人才、投资的双向流动,更好衔接国际产业创新资源,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已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度、标识度,双招双引迈向新台阶。
  截至2023年末,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已累计签约包括中资企业海外总部、新加坡科技创新孵化项目、国际化科技创新项目等超百家项目,为园区引进高质量科技企业30多家;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累计签约项目30多家。与此同时,积极推动中新绿发与新加坡益阁新能源集团合资设立中新益阁新能源,合作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持续深化中新合作。
  2、招商亲商成效明显。公司作为苏州工业园区招商主力军之一,聚焦园区现代产业体系,牢牢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以高质量项目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末,已累计为园区招引项目约2500个,落地科技类项目超580个,引进注册外资约190亿美元,引进注册内资超1600亿人民币。2023年,公司引进总投资超 10亿美元的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英特格拉生命科学中国首个生产基地、总投资近亿美元的康美包低温包装项目等外资产业化项目。公司始终坚持亲商理念,加大企业服务深度,推动园区内企业转型升级、增资扩产,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2023年,公司招引的项目中维苏威高级陶瓷(中国)有限公司、安波福(苏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第十四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亿滋获全球“灯塔工厂”认定;IHI寿力苏相新工厂、芬兰美卓奥图泰二期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博格华纳PDS苏州研发中心暨二期厂房项目、东曜药业全球研发服务中心等顺利投产启用。
  3、载体服务赋能发展。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标准厂房、定制厂房、研发办公、蓝白领长租公寓等自营载体合计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末,载体内入驻企业逾46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家,综合出租率93%,各类载体中厂房载体122万平方米、综合出租率超95%。2023年,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链招商优势,星湾工业坊引入了奥林巴斯、罗氏诊断等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及500强项目,全力打造以生物医药为特色的产业载体示范项目。
  4、规划建设稳步推进。公司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继续为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园区教育提供优质保障。2023年,由公司建设的苏州城北路改建工程(园区段)获评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港田路改造工程、星塘街南延工程获评“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星级工地”,凤里街南延工程获评2023年苏州市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文景路地块学校、左岸明珠地块学校、星湾学校东校区扩建等学校代建项目顺利交付使用。
  5、国际教育品质提升。苏州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教学质量再创佳绩。2023届毕业生平均分数远超全球IBDP平均水平,名校录取率实现新突破,收到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 87所世界知名高校的 166份大学录取通知,其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录取通知均为苏州唯一,持续为园区提供一流的国际教育服务。
  (二)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走出去园区高水平发展
  公司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聚焦园区开发运营主业,在服务重大战略上担当尽责,积极融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借鉴创新、复制推广中新合作的成功经验,推进产城融合园区和区中园高质量发展。
  1、苏锡通科技产业园
  2009年,根据南通市人民政府、中新集团、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商务总协议,成立中新苏通作为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开发主体。苏通科技产业园位于南通大桥北侧,总体开发面积约50平方公里。在产业园良好的发展基础上,为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江苏实施方案要求,南通市委、市政府推进苏通、锡通园区一体化运作,于2020年成立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总体开发面积变为100平方公里,推动跨江融合发展。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园区已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智能装备、以集成电路为主的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为主的生命健康新兴产业的“两主一新”产业格局,园区全域实现九通一平,城市功能配套齐全,发展态势良好。
  2023年,园区引进了半导体探针卡、HJT光伏电池及组件、金刚线母线等一批为解决电子信息行业“卡脖子”难题以及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的“专精特新”产业项目。截至2023年末,累计引进了327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1236亿元。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以南通中心奥特莱斯、航母乐园一期的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滨江文旅片区配套建设,为园区打造南通市文商旅新名片奠定基础。江泰路、苏通路等一批对内畅通的基建配套已建成通车,区内路网结构不断完善,沿江风光带生态初步展现。
  2、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2年4月,中新集团与滁州市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关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商务总协议,由中新苏滁作为开发区的开发主体。该项目是公司第一个跨省合作的产城融合园区开发运营项目,位于滁州市东南,规划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开发运营,园区已成滁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合作典范,园区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做强产业提供空间支撑,2023年完成 5平方公里拓展区控规编制,并启动征迁和前期市政基础设施设计工作。
  2023年园区获评安徽省首批、滁州市唯一的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连续第7年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中进入30强,并成功获评安徽省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排名第八名。
  园区坚持高端、外资、品牌招商战略,围绕医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已成为滁州乃至安徽省外资集聚区。2023年项目招引取得积极成效,“专精特新”和外资项目齐头并进,引进的高端光学膜生产基地等项目对先进制造业的集聚起到积极带动作用,日资半导体部件项目顺利增资扩产。截至2023年末,园区已累计引进320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894亿元。园区持续优化亲商环境,由中新苏滁牵头组建的苏滁企业服务中心荣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获评“2023年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202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标志着苏滁企服中心企业服务质量达到了国际认可的标准水平,树立了区域标杆企业服务品牌;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引入长三角优质服务资源,搭建产业链互动生态圈,采用“大赛评选+孵化平台招引”模式,推动众多科技项目落户。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区域商气人气不断集聚,滁宁城铁(滁州段)开通,大王公园、鱼尾狮公园、苏州公园3座单体公园相继开园,滁州大道跨清流河大桥已建成通车,并获得了2023年度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奖,成为滁州市首次获得该国家级奖项的项目。
  3、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
  2018年 12月,中新集团和嘉善县人民政府签署商务合作协议并正式启动实施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由中新嘉善作为合作区域的开发主体。该项目是中新集团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布局,也是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第一个落地的跨区域合作重大项目。项目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北部,与上海接壤,总规划面积约16.5平方公里。自开园以来,园区围绕智能传感主导产业,深耕通讯电子、新能源等领域,积极招大引强,以智能传感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初步形成。
  2023年,园区围绕智能传感主导产业,延伸光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引进了CPO光通信、长三角国家枢纽嘉兴算力中心等一批产业链龙头项目。截至2023年末,累计引进46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227亿元。园区依托企服中心平台,促进园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持续提高入驻企业的获得感和归属感。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全力推进配套建设,首个住宅项目、代建厂房、蓝领公寓等已封顶,苏外嘉善学校已完成方案设计,并将启动开工建设,园区“七横四纵”主干道加速推进,嘉善县市域铁路产业园段已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内联外通的交通骨架基本形成。充分利用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城市运营管理效率和水平大幅提升。
  4、中新昆承湖园区
  2022年9月,中新集团和常熟市政府、常熟高新区签署中新昆承湖园区商务总协议,以轻重资产结合的创新模式深度参与中新昆承湖园区的开发建设。该项目位于常熟高新区西部,规划面积46.4平方公里,打造集数字科技、新能源两大产业极核,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苏州北部低碳城。
  自2023年1月开工以来,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准管理,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依托公司中新合作平台和产业资源优势,围绕数字科技、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2023年引进了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清洗设备、手术机器人、汽车底盘等一批“专精特新”项目。高标准完成概念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三大片区详细规划编制,高质量推动各片区道路、河道、景观绿化设计和市政基础建设工作,昆承湖创新岛、低碳数字产业园裙楼、华师大二附实验学校主体结构封顶,海吉亚医院已开工建设,日航酒店、昆承湖凯悦酒店已正式营业,园区内产业载体和公共配套不断完善。
  5、苏银产业园
  2019年3月,中新集团和银川滨河新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成立银川苏银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为苏银产业园提供规划提升、招商引资、软件转移等服务。园区规划总面积约53平方公里,聚力发展新能源、医疗健康等主导产业。
  2023年园区引进光伏材料、半导体材料、储能、医疗器械和CDMO等项目。截至2023年末,园区累计引进80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约476亿元。沙枣树众创空间顺利通过银川市科协项目验收,累计入驻科技创新企业20家,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
  6、中新海虞花园城项目
  2013年9月,中新集团与常熟市人民政府、常熟市海虞镇人民政府签订商务总协议,合作开发中新海虞花园城项目,由中新海虞作为合作区域的开发主体。项目位于海虞镇中心区域,规划面积1.66平方公里。中新海虞花园城在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优先,注重地方文化保护,持续打造江南特色小城样本,苏常外中小学部正式启用,向阳路及龙墩路东段完工通车,中新路滨河景观带工程获评2023年常熟市园林绿化优良工程,鱼尾狮公园及门户公园对外开放,“十里绿环”形态初显,“家在园林中”居住氛围日益浓厚。
  7、中新鸷山桃花源项目
  2014年10月,公司与张家港市凤凰镇人民政府签订商务总协议,合作开发中新鸷山桃花源项目,由中新凤凰作为合作区域的开发主体。该项目位于凤凰新城核心区以南,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项目坚持保护性开发,施行“一山一策”,结合鸷山特有自然资源,尊重原有地块自然肌理,恢复鸷山“山水林田湖”的自然生态,获得2023年度苏州市级幸福河湖示范项目称号,南湖蓬莱、北湖石庭、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已成为市民主要的休闲体验地之一,区域面貌焕然一新,项目形象和品质得到充分认可。
  8、苏州宿迁工业园
  2011年1月和10月,中新集团与宿迁市人民政府、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分别签订了项目合作开发协议,项目位于宿迁市耿车镇、双庄镇通湖大道以东105公顷区域以及双庄镇通湖大道以东区域总面积77公顷的区域。开发建设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运行良好,区域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三)区中园开发运营业务不断提质增效
  公司以中新智地为主要平台,聚焦高品质工业类载体、特色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立足苏州,深耕长三角,抢抓核心城市、核心区域、核心地段的稀缺优质资源。坚持以产为核,培育以产业招商能力为核心的区中园综合运营能力,加强招商渠道建设和投招联动,推进载体又好又快去化,实现产业集聚,提升产业能级。坚持以绿为核,不断提升区中园产品力,打造好建、好用、好看、好管的高品质产业载体。培育资本运作能力,推动实现重资产的投管退闭环,致力于打造一流的区中园运营商。
  2023年中新智地积极抢抓苏州大市范围内优质资源,新增落地了太仓璜泾、常熟昆承湖等区中园项目,截至2023年末,已累计签约落地区中园合计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2022年10月以来已陆续交付常州一期、镇江一期、南通、嘉善、江阴一期等区中园项目合计32万平方米。
  中新智地持续强化招商渠道建设,打造产业招商核心能力。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截至2023年末,共引进天目智能科技、英纳新能源材料、屹创新能源、继峰股份、青昀新材等20余家企业,均为区中园所在地新引进项目,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持续增量,其中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占比超 70%,总投超 1亿美金的外资企业 2家。已交付区中园项目实现综合出租率 75%,其中镇江一期项目交付一年内出租率超90%,专注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引进多个前沿技术和国产替代等高科技企业,预计项目达产后为当地贡献税收超1亿元;常州一期项目交付一年内出租率100%,聚焦新能源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内落户企业中新能源产业占比100%,注册资金总额达14亿元。
  中新智地稳步推进资本运作。中新园瑞平台专注于新经济基础设施领域,下设中新园瑞(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智新天鸿(上海)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定位不动产私募基金管理和招商运营管理,助力区中园拓展布局,扩大轻资产管理规模,培育资本化运作能力。中新园舍平台专注于高品质蓝白领公寓领域,积极抢占“工改租”公寓资源,与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CDL)共同发起成立了规模为4亿元的富隆智地蓝白领宿舍投资基金,并于2023年7月完成基金备案。
  公司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的中新智慧园一期和苏锡通园区的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项目共约20万平方米的工业载体投入运营后,已吸引了未来工场、赛普生物等高质量项目入驻,出租率分别达70%和85%,为“专精特新”优质项目提供载体平台。
  (四)强化两翼,板块联动赋能园区开发运营主业
  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碳战略,坚持以产为核、以绿为核,开展多层次产业投资布局,加快绿色业务发展。
  1、产业投资
  围绕以产为核,优化集团投资策略和目标基金,动态规划和实施投资业务,完成目标产业图谱、产业基金投资图谱,进一步管控投资风险,提升投资能力,有效推动实现高水平产城融合。在基金投资方面,2023年,新增认缴投资基金10支,由中科创星、君联资本、丰年资本、英诺天使、杏泽资本等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较知名的基金团队发起设立,认缴金额9亿元;促成 37个项目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及各产城融合园区,拉动各园区项目投资总规模近 125亿元,进一步推动各园区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科创直投方面,继2021年公司发起设立两支规模合计5亿元的中新园创一期和中新园展一期直投基金后,2023公司设立了规模3亿元的园创二期基金,关注投资“专精特新”及其他各类优质科技类项目。2023年,新增投资齐禾生科、成川科技、国顺激光、德鸿复才、趣酶生物等生物技术、电子信息与半导体、新材料等领域的直接投资项目11个。
  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累计认缴投资外部市场化基金47支,认缴总金额近42亿元,所投基金促成近 80个招商项目落户苏州工业园区及各产城融合园区,拉动各园区项目投资总规模近 605亿元。基金所投项目中国家级“专精特新”项目增至160个,上市、已报会和拟报会项目增至92个,基金整体估值稳步增长。科创直投方面,累计直接投资科技项目36个,合计投资金额5.6亿元,拉动总投资58.6亿元,进一步助推园区优质企业跨越式发展。
  2023年,公司第二期10亿元创新创业公司债券成功发行,票面利率2.9%,认购倍率3.13倍,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产业投资业务。本次债券发行是继公司上市及首期债券发行后在直融市场的再次华丽亮相,公司融资品牌和口碑得到进一步提升。
  2、绿色发展
  2023年6月,中新公用正式更名为中新绿发,继续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立足苏州,深耕长三角,以让园区更绿色为发展目标,强化园区绿色赋能。
  绿色业务提速增效。绿色发电:以中新绿能为发展平台,近期以分布式光伏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中新品牌优势、开发主体影响力及与政府良好的协作关系,电站资产规模稳步扩大。充分挖掘中新集团、中新绿发、中新智地以及各园 区载体资源,符合分布式电站投资建设条件的应建尽建;持续加大渠道建设,和固德威、旭杰科技、新加坡益阁新能源、双杰电气、港华能源、协鑫智慧能源等行业内知名企业成立公司联合拓展光伏项目。截至2023年底,中新绿能、中新春兴、中新旭德等公司累计完成并网 474MW,在建规模 211MW,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区域,持续为上市公司、外资公司、国资公司共计约300余家企业提供可再生清洁电力。绿色减排:能源类减排稳妥推进协同合作平台打造,积极拓展生态圈,以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数字化运营管理等方式,为企业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环境类减排做精做优,中法污泥处置业务获“生态环境部首批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中新联科工业废水处理业务自研设备获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华衍环境餐厨垃圾处置业务获“江苏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荣誉。
  绿色服务:着力提升公司绿电交易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碳核查、碳认证、碳资产交易架构搭建,推进与国网苏州城研院、园区供电公司合作参与苏州工业园区碳普惠体系建设。
  公用事业稳定发展。公司持续做好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公用事业,提供安全可靠民生保供服务,助力提升营商亲商环境。水电气业务稳定运营,集中供热业务稳步增长,集中供冷业务获“江苏省2023年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提名表扬案例”。
  (五)运营管理规范高效,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强化内控制度、绩效考核、资金等动态管理,公司治理规范高效。坚持高层次引才、高质量选才,加强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用好用活集团干部资源。优化薪酬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的企业氛围。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转至中新集团(601512)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