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王股份(831627)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06-30 | 信息来源 | 2024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年初制定的年度经营目标,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市场分析与定位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企业之间迈入竞争更激烈、需求更多元化的全新赛道,公司审时度势,找准自己的定位:继续深耕锌锰电池行业,充分发挥多年的行业经验,利用好区位优势,补齐市场短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精确把握市场,通过提高市场规模和对内降本增效,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在锂电池方面,公司除了关注电子烟电池的发展外,还密切关注 3C数码产品、智能穿戴产品、无人机电池等领域的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规划未来将形成多品类锂电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储能、小动力等领域市场空间巨大,公司将深入了解这个赛道发展方向,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与之匹配的细分市场。 2、产品策略 ①产品规划:基于市场定位,设计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产品系列,如高密度电池、快速充电电池、长循环寿命电池等;②品质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符合国内外安全及环保标准;③持续迭代:加强产品研发,紧跟技术前沿,定期推出新品或升级现有产品,保持市场竞争力。 3、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①产能规划: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合理规划生产线布局与产能扩产计划,确保高效与灵活应对市场变化;②供应链管理:优化原材料采购渠道,建立稳定的供应商体系,降低采购成本,保障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③智能制造: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与管理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增强生产灵活性。公司除了引入两条碱性锌锰电池800生产线外(每分钟生产800只电池),也引入了LR6-800验电贴标线、R03/R6P-750验电套标塑装包装线等。 4、销售策略 ①品牌建设:通过媒体宣传、行业展会、品牌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荣誉度; ②渠道拓展: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网络,包括电商平台、直接客户等,拓宽销售渠道; ③定制化服务: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 ④价格策略:制定合理价格体系,平衡成本、利润与市场接受度,灵活调整以应对市场竞争。 5、技术研发与创新 ①研发投入:锌锰电池在高温耐漏、高安全性、低内阻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锂电池在凝胶态、低温倍率放电、快充快放、高能量高功率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新增加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水上快艇等电池组项目研发投入,不断推动技术创新;②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③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专利申请与保护工作,维护企业技术领先地位,公司在上半年已取得2项专利,其中1项为发明专利。 6、团队建设与培训 ①引入人才:公司上半年有引入销售人才和研发人员; ②组织培训:提升团队成员的管理能力、研发能力等。 综上,公司通过以上多措并举,旨在推动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1,087.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67.2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2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65.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7.61%。 (二) 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现状 ①锌锰电池行业的国际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竞争格局。从全球范围来看,锌锰电池市场主要由国际公司品牌商和国内优秀电池企业占据。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锌锰电池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锌锰电池出口国。国内优秀电池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生产制造经验,依靠工艺与设备的相互紧密配合,不断改善与创新生产工艺,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生产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与国外知名品牌企业已不断缩小,甚至行业内领先企业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国内领先的锌锰电池企业已是国外品牌的重要制造服务商,一半以上国际市场份额的锌锰电池是由中国企业贴牌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锌锰电池制造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企业管理水平较高。近年来锌锰电池总产量保持了小幅波动、总体平稳增长的态势。在碳性锌锰电池方面,相较于碱性电池,碳性电池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在低功耗、低电流电子产品中碳性电池有着长期稳定的需求。同时,在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市场,价格更具优势的碳性电池存在着更大的市场需求。在碱性锌锰电池方面,由于欧洲、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对产品性能与环保性要求较高,我国碱性电池出口目的地以该等地区为主。②锂离子电池诞生于 20世纪 70年代,自1990年实现首次商业化应用以来,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的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 3C类产品,近年来全球手机出货量及便携式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产量接近天花板,增幅极为有限甚至出现负增长,智能穿戴设备、TWS蓝牙耳机、电子烟等消费电子领域成为新的爆发增长点,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锂离子电池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三大产业中的交叉产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支持政策,直接带动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高速增长。近年来,随着 3C数码产品、智能穿戴产品对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的稳定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和储能电池的需求扩大,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规模逐年扩大。 2、行业发展趋势 ①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我国碱性电池产业持续发展。《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把无汞碱性锌锰电池高速生产技术与装备改造列为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工程,把超长寿命(8年以上)碱性锌锰电池研发列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工程;《电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重点推进普通锌锰电池产业升级,力争出口在有序竞争中拓展(碱性电池出口额年均增速 5%),同时保持国内市场持续发展(碱性电池产量年均增速 6%);发改委公布的《产业架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碱性锌锰电池(600只/分钟以上)等电池产品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成套制造装备””列为鼓励类;工信部等五部门公布的《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数字化发展推进工程包括碱性锌锰电池、锂离子电池智能化、数字化制造。铅蓄电池高速、自动化连续极板生产技术,动力型铅蓄电池自动化组装线技术等。碱性电池储存期长、容量高,更适用于大电流、大功率的用电器具。随着数码产品、智能家居用品、医疗电子仪器等新兴用电器具市场的发展,碱性电池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根据 QYResearch研究团队调研统计,2023年全球锌锰(碱性+碳性)一次电池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717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9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4.1%(2024-2030)。2023年,全球无汞碱锰电池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 394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 5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4.4%(2024-2030)。中国作为碱性电池出口大国,未来市场空间将得到充分保障。锌锰电池经过多年的发展,产品和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作为社会生产生活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锌锰电池行业未来的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a、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b、环保要求不断提升; c、品牌商与制造商之间合作不断加深。②研究机构 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 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 1202.6GWh,同比增长25.6%工信部信息显示,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下称“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 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 1.4万亿元。电池环节,1-12月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 80GWh、675GWh、185GWh,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 435GWh。出口贸易持续增长,1-12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 457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33%。另根据 Mordor Intelligence 数据,全球电池市场将继续稳定增长,2027年全球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 2,501.6亿美元,2022年-2027年期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 15.8%,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者支出增加,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池市场,主要需求来自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整体趋势向好,未来高端消费类和储能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领域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产品质量方面往高能量密度、轻薄化、高安全方向发展,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开发将是主流企业布局的重心。目前行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a、产品性能、安全性能持续提升;b、快充技术持续发展; c、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对于电子烟行业,2024年初以来我国电子烟出口额在高基数下同比有所回落。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烟制造国和出口国。据海关,2023年我国电子烟出口额达约 111亿美元,同比+12.5%。2024年1-5月,我国电子烟出口额约 44亿美元同比-3.4%,单 5月出口同比+0.2%。 从量价看,出口销量保持双位数增长,单价延续下降。2024年1-5月我国电子烟出口量(按 Kg计)同比+16.6%;单价(美元/Kg)受均价较低的一次性在全球范围的流行影响,自2023年有统计数据起同比延续下降。 3、行业竞争现状及主要企业 ①碱性电池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中,是最受欢迎的锌锰电池。在百货商店、超市和机场小卖部等陈列的电池商品,均是以碱性电池为主。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国,均是美国金霸王、劲量等公司的产品为主,难以见到中国产品。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则以日本松下、东芝、富士和韩国火箭、STC等公司的产品为主。我国的南孚、双鹿、长虹和野马等厂家生产的达到国外客户严格要求的碱性电池产品大多数以 OEM方式出口,自有品牌相对较少,主要是国外消费者对金霸王、劲量和松下等国际知名品牌的认可,对中国品牌的了解和认知度还不够。我国的碳性电池则主要出口到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非洲、中东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长期处于不稳定中,工业生产能力较低下、工业品较缺乏,大部分工业品需要从国外进口,电池就是其中的一种,其消费市场主要以照明、收音机甚至捕鱼工具为主。公司的主要竞争企业有金霸王电池(中国)有限公司、劲量(中国)有限公司、东芝(中国)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浙江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威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②公司目前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用于电子烟、电动玩具、3C数码产品等消费类电子领域。消费类锂电池市场规模巨大,该领域的主要市场份额由 ATL、亿纬锂能、欣旺达等锂电行业龙头企业占据。 公司锂离子电池业务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包括欣旺达、三和朝阳等。 (三) 财务分析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2,833.50万元,偿还到期流动借款2,500万元,偿还到期国内信用证799.29万元。 2、 报告期应收票据较上年期末减少41.42万元,下降了46.58%,主要系客户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兑付导致 应收票据余额减少。 3、 报告期在建工程较上年期末减少334.50万元,下降了59.30%,主要系工商储能在建项目230.15万 元,在本期安装调试完成后转入固定资产。 5、 报告期应付账款较上年期末增加3,472.47万元,增长了36.66%,主要系本期碱性电池和碳性电池订 单增多,相应原材料购买量增加所致。 1、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 报告期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542.18万元,增长了62.58%,主要系本期公司在高温耐漏、高安全性、低内阻等锌锰电池研发,在凝胶态、低温倍率放电、快充快放、高能量高功率等锂电池研发,在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水上快艇等电池组项目研发上加大研发投入,本期新增立项14项,材料成本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57.46万元,增长87.97%,人工成本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71.71万元,增长73.92%。 2、报告期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00.45万元,下降了153.70%,主要系本期短期借款减少导致利息支出减少98.87万元,美元升值导致汇兑损益增加84.26万元。 3、 报告期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210.67万元,增长了2,125.41%,主要系本期应收账款余额增加,依据账龄测算补提坏账准备所致。 4、 报告期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337.28万元,增长了252.78%,主要系本期锂电池业务下滑,依据存货跌价测算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5、 报告期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346.96万元,增长了738.25%,主要系本期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收益297.89万元。 6、报告期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17.43万元,增长了100%,主要系本期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所致。 7、 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53.16万元,增长了100%,主要系本期公司计提未到期银行结构性存款收益所致。 8、 报告期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39.76万元,下降了100%,主要系本期未发生固定资产处置业务所致。 9、 报告期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654.30万元,下降了30.02%,主要系本期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542.18万元,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337.28万元,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210.67万元,共计影响营业利润减少1,090.12万元;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346.96万元,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00.45万元,共计影响营业利润增加547.41万元。10、 报告期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同期减少2.18万元,下降了81.34%,主要系本期非广告性质赞助减少所致。 (2) 收入构成 1、 公司本期碱性电池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2,254.27万元,碳性电池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 2,624.99万元,主要系公司积极开拓市场,获得了新老客户对公司产能和产品质量的认可,吸引了新老客户订单持续增加,特别是境外客户订单增长明显,境外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3,835.34万元。 2、 锂离子电池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3,770.13万元,主要系电子烟业务锂离子电池竞争激烈,销售价格下降幅度大于成本下降幅度,导致本期营业收入和毛利率下降。现金流量状况 1、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5,608.58万元,下降了103.22%,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3,186.50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1,316.94万元。 2、 报告期投资活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896.31万元,增长了105.85%,主要系本期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减少2,147.30万元,银行结构性存款投资净额减少1,000万元。 3、 报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700.47万元,下降了38.18%,主要系本期权益分配现金红利2,833.50万元。 2、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