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国药一致(00002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零售相关业的披露要求(一)行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通胀压力,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总体持续恢复向好。国家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对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人们对健康问题关注度逐年提高,国家也持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改善医疗服务。国家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支持药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2023年作为“十四五”发展时期的第三年,国家发布多份规划性文件,对今后带量采购、挂网准入等工作的开展作出顶层规划。医保方面,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常态化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呈高压态势,从飞行检查、专项整治、日常监管、智能监控、社会监督五个维度出发。医疗方面,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医疗反腐等方面均有重要政策发布。医药方面,主要包括合理用药、药品监管、中药传承创新等方面内容。
  1、国家集采继续稳步推进
  2023年集采政策主要集中在配套政策方面,常态化开展集中带量采购,持续优化完善采购规则。1月,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3月,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明确要做好脊柱类耗材集采中选结果落地执行,继续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7月,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优化完善采购规则,规范投标企业行为,防范潜在不公平竞争风险,营造风清气正采购环境;指导各省年内至少开展一批(含省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第八批、第九批国家集采相继落地,平均降价分别为56%、58%;湖北牵头全国首批中成药集采落地,降幅符合预期,中成药联盟地区范围扩大,集采规则逐步明晰;开展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平均降价70%。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九批药品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2020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四轮高值耗材集采,平均降幅超过80%。叠加地方联盟集采,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5000亿元。
  2、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完成
  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申报指南。7月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共收载3088种药品,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
  3、零售定点药店实行门诊统筹
  2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参管理的通知》,明确各级医保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在加强处方流转管理方面,通知明确要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加快医保电子处方中心落地应用,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顺畅流转到定点零售药店。定点医药机构可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开具长期处方,最长可开具12周。
  4、加快医联体/医共体建设
  为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并于6月8日,公布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广东:深圳市、广州市、珠海市。广西:南宁市、梧州市、玉林市。12月,《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5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支持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组织管理、投入保障、人事编制、薪酬待遇、医保支付等政策进一步完善;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县域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县乡村三级协同支持关系进一步夯实,乡村两级服务水平明显加强,医保基金县域使用效能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5、医院高质量发展
  2月,发布《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了多项支持政策,确保国企办医与政府办医享有同等待遇。2月,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主要聚焦在提升市县级公立医院诊疗能力、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个方面。12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5年底,建立健全权责清晰、制衡有力、运行有效、监督到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合理保证公立医院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6、推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完善老龄人口相关保障体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2023年国家发布《关于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等文件。5月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清晰明确,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龄化程度的加深,医养结合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药企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也促使药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药品的质量监管和研发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也要求药企创新商业模式,探索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模式,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健康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7、支持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
  3月,发布《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的通知》,明确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配置管理的甲类管理目录包括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高端放射治疗类设备,以及首次配置的单台(套)价格在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大型医疗器械;省级卫生健康委负责配置管理的乙类管理目录包括正电子发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统,X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常规放射治疗类设备,以及首次配置的单台(套)价格在3000—5000万元人民币的大型医疗器械。7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工作的意见》,部署六方面13条重点任务,要求优化分类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分类管理制度体系,提升分类管理效率、能力、服务水平,强化分类实施监督。7月,发布《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十四五”期间按照医保通用名以及“技耗分离”的原则建立全省统一的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12月,发布《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提出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应当在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贮存、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全过程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在经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与可追溯。
  8、大湾区推进医药产业共同发展
  3月,签署《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协作备忘录》,以强化粤港澳大湾区药械监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协作联动机制,提升区域内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件能力,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安全,促进区域内药品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9月,为满足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居住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用药需求,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关于支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使用澳门地区已上市部分药品的工作方案》。10月,广东省药品监管局牵头主办的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药品监管协作会议在珠海横琴召开,讨论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风险信息通报工作指南(试行)》和《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建设工作方案》两项文件,建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药品监管协作的面对面会议机制,并计划形成机制性会议。
  9、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3月,《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提出实质性要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惠及民生。
  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配套措施及部门分工。
  11、医疗反腐
  5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拉开反腐序幕。7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同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医药腐败问题集中整治。8月,发布《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强调反腐打击六个方面问题: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以权寻租;医疗卫生机构内“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以及药品、器械、耗材等方面的“带金销售”;接受医药领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的社会组织利用工作便利牟取利益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有关问题;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在购销领域的不法行为;医务人员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9月,发布《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划(2023—2027年)》,明确五年反腐败工作重点。12月,制定《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23—2026年度)》,提出通过自查结合实地巡查的方式开展新医院巡查工作。
  12、门诊统筹资质对零售药店放开,短期面临挑战,长期迎来机遇。
  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加速推动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统筹基金结算范围,意味着统筹医保对零售药店的支付支持逐渐加大,也对药店申请相关资质提出更高要求。各地政策陆续落地以来,短期行业内确实出现客流回流医院的现象,以及处方从医院流向院外仍面临突破。但是,2023年全国多地正在大力推进当地统一的处方流转中心建设和使用,并与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打通,确保处方和医保使用合规。2023年大部分区域处方流转中心的遴选药店对象为双通道药店,山西等部分地区试点将门诊统筹定点药店纳入。未来几年内这将成为药店承接医院外流处方的重要渠道,为零售药店带来数千亿规模的长期持续增量。同时,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导致个人账户每年收入金额将减少一定比例,但是个人账户基金结余金额仍有不小规模。根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个人账户累计结存1.35万亿元。实现家庭共济之后,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可有效扩展至多位家庭成员,包括老人、儿童等医药健康需求较大的人群。
  13、线上医保支付开通试点,药店O2O业务面临新机遇。
  2023年下半年,上海等地陆续试点落地线上医保支付,医保开通线上渠道将对药店线上业务带来积极影响。上海市试点在支付宝、美团、饿了么、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开通线上医保支付,截有线下门店渠道和线上渠道,线上线下融合多渠道体验将为消费者带来最佳购物和服务体验,药店也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互相引流,实现会员规模扩大,顾客粘性提升。当然,线上渠道竞争也将愈加激烈,大型连锁将比中小型连锁和单体药店发展线上业务拥有更明显资源和优势。
  14、多地放开“非药”销售限制,为零售药店发展多元业务提供新动能。
  2023年,甘肃、安徽等多地陆续下发政策,删除定点零售药店医保协议中“不得以任何名义在店内摆放、销售其他物品(如各类生活日用品)”条款,适当放开非药产品销售。随着全国医保基金监管智能化,过去基于保护医保合规使用而对药店销售非药商品的限制逐步放开。北京、广东等地监管部门甚至试点开放“药店+便利店”的融合业态。药店发展多元业态以及通过非药品类提升盈利能力,对冲药品价格全面下降对毛利的打击,将拥有广阔空间和潜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请参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是□否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3年2022年 同比增减医药流通 销售量 元 75,083,704,128.82 72,986,497,818.22 2.87%库存量 元 8,010,165,142.54 7,851,897,368.28 2.02%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发生变动情况详见第十节、财务报告,附注五。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运营质量监控平台 从作业层,运营层,管理层实现数字化监控、管理与决策。 已研发上线 开发一套运营质量监控平台 节省处理数据的耗时,提高效率,推进运营质量改善与资源配置。器械耗材UDI识别追溯项目 产出一套器械耗材信息自动采集、存储的系统。 已研发上线 开发批量UDI码视觉识别技术、UDI信息自动采集、存储系统 UDI扫码环节提高效率,实现监管部门及厂家追溯的要求。物流客户服务平台 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查询和客户服务管理的需求,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度。 研发中 建立一套客服平台 增强客户粘性及服务水平,减少客服人员的工作量。OCR视觉识别在回单管理中的技术应用及系统研发项目 实现回单信息自动采集、归档、存储。 研发中 产出一套电子回单系统 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回单效率,实现单据信息电子化追溯。视觉识别系统及设备研发二期项目 开展视觉识别系统及设备研发二期项目。 研发中 拓展视觉识别系统及设备(退货收验、体积、钢印识别) 优化产品设计、部署模式、系统功能、应用新的终端设备及技术。医药冷链运输中的新型温度计及系统研发 将LORA无线通信及蓝牙技术运用到新型温度设备研发中。 研发中 研发低耗的新型温度计 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增强周转率,降低通讯费及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保证数据时效性、准确性及安全性。SPD医用耗材 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涵盖医用耗材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的综合管理解决方案。 研发中 为医疗机构提供后勤物资精细化管理系统与服务。 SPD丰富 系统产品结构,提升SPD综合管理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中药饮片全流程溯源管理和智慧调配 实现中药饮片全流程溯源管理和智慧调 研发中 建立中药材种养殖标准化管理流程并提供 丰富中药饮片全流程溯源管理和智慧调配(TSD+)项目产品内容(TSD+)项目 配。   中药饮片全流程溯源信息展示功能。 与结构,逐渐形成中药饮片从源头到终端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带动中药饮片行业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国药智慧云药服务平台 打造串联医疗服务全流程、全环节的药事服务平台。 研发中 实现中药饮片代煎处方流转功能。 配合中药饮片全流程溯源管理和智慧调配(TSD+)项目,形成为医疗机构提供的中药饮片相关产品的闭环服务。医疗机构全环境要素监测管理平台 全环境智慧监测管理的系统化服务解决方案。 研发中 提高全环境监测系统与设备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 加强全环境智慧监测管理系统、设备与实际使用需求的匹配程度,提升全环境智慧监测管理服务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软件研发项目 以解决客户医院的诉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以软件功能开发为目标,以研发项目带来经济效益为宗旨。 研发中 实现软件新功能,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 提升公司创新发展能力,满足未来战略发展需求;提升企业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增加招标参数,拓展企业市场。
  5、现金流
  (1)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减少35.67%,主要系本公司之子公司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大药房”)上年同期支付收购直营门店经营权款,本期无此事项;(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60.49%,主要系国大药房上年同期支付收购直营门店经营权款,本期无此事项,以及本期支付门店兑店费同比减少所致;
  (3)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加30.69%,主要系由于融资品种结构调整,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减少,保理业务回笼相应减少,以及保理业务回笼与还款结算时间差影响所致;
  (4)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9.68%,主要系由于融资品种结构调整,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减少,保理业务回笼相应减少,以及保理业务回笼与还款结算时间差影响所致;(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减少44.53%,主要系由于融资品种结构调整,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减少,保理业务回笼相应减少,以及保理业务回笼与还款结算时间差影响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长期借款     17,500,000.00 0.04% -0.04% 不存在重大变动。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
  □适用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1) 持续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于2023年12月31日,持续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按上述三个层次列示如下: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合计
  应收款项融资- 913,977,078.31 - 913,977,078.31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2)不以公允价值计量但披露其公允价值的资产和负债
  本集团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短期借款、应付款项、租赁负债、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等。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很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2023年2022年 备注
  货币资金
  667,053,412.67 574,176,093.22 (a)
  已背书的应收票据691,756,119.16 576,026,566.83(a)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有账面价值为人民币667,053,412.67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574,176,093.22元)的货币资金系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其他受限货币资金。(b)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有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4,702,706.49元的应收票据(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1,850,473.61元的应收票据)已背书但尚未到期。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公司支付现金收购国药控股韶关有限公司少数股东21%股权,收购完成后,本公司持有国控韶关91.00%股权;
  (2)报告期内,公司对于2022年新设公司国药控股崇左有限公司(80%),完成部分出资;(3)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国药控股河源有限公司(70%)、国药控股国大药房呼伦贝尔有限公司(51%)、国控国大健丰(江门)医药连锁有限公司(51%)的增资,增资完成后,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具体投资情况,参见第十节、财务报告,附注(六)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 □
  对公司业绩无重大影响。
  大连正达药业有限公司 处置 不存在重大影响。
  国大药房(朝阳)仁爱药房有限公司 处置 不存在重大影响。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本公司之子公司国大药房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50.66%,主要系国大药房通过核心品谈判及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转至国药一致(00002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