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青岛银行(00294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06-30
信息来源2024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总体经营概述
  3.1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资产总额 6,540.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460.39亿元,增长7.57%; (2)客户贷款总额 3,243.9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243.05亿元,增长8.10%; (3)客户存款总额 4,115.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255.26亿元,增长6.61%; (4)营业收入 71.28亿元,同比增加 7.63亿元,增长11.98%;净利润 27.11亿元,同比增加 3.04亿元,增长12.6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41亿元,同比增加 3.05亿元,增长13.07%;
  (5)不良贷款率1.17%,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34.43%,比上年末提高 8.4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 13.4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9.07%,均比上年末提高 0.65个百分点;
  (6)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0.86%,同比微降 0.02个百分点;
  (7)基本每股收益 0.45元,同比增加 0.05元,增长12.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5.34%,同比提高 0.17个百分点。
  3.2经营管理主要工作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本行新三年战略规划承前启后的攻坚之年。上半年,本行严格贯彻中央经济、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报告期末,按照总行党委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各项经营工作。集团管理总资产突破 8,700亿元,达到 8,721.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8%,实现良好经营业绩。
  (1)资产业务:贷款规模稳步增长,资产结构有效改善。公司贷款结构持续优化;科技贷款、绿色贷款、涉农贷款增速均明显超过贷款平均增速。报告期末,线上供应链融资余额 11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93亿元,增幅 39.46%。
  进一步完善普惠融资产品体系,普惠贷款余额 404.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76亿元,增幅 19.43%,高于全行贷款增速。个人贷款发放“房抵快贷”36.50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 38.57%。同业业务积极应对市场利率下行环境,多途径配置高收益、高流动性资产。
  (2)负债业务:负债规模逆势增长,成本压降效果显著。公司条线紧盯贷款派生、发债资金沉淀等,全力拉动存款增长的同时,积极改善负债成本。报告期末,公司存款突破 2,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7%;报告期内,公司存款平均成本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18个百分点。零售条线紧跟市场、保持节奏,同时加大低成本存款营销力度。报告期末,本行零售存款余额 2,026.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2.40亿元,增幅 7.56%,零售存款平均成本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同业负债积极拓展低成本资金来源,负债成本有效压降。
  (3)中间业务:轻资本转型稳步推进,中收水平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中收实现较大突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3.72亿元,同比增长46.40%;投行业务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额度达 269.29亿元;国际业务结算量同比增长59.16%。零售条线顶住市场压力,报告期内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75亿元。
  金融市场业务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87亿元;报告期末,托管业务规模达到 458.78亿元。
  (4)客户基础:客户经营向深向细,客群基础持续夯实。公司客群坚持“横向分类、纵向分层”的经营策略,实现客户数量提升。报告期内,新拓对公客户超过 2万户;绿色、科技、制造业等实体类客户数量实现较快增长。零售客群持续推进分层分群经营策略,拉动金融资产稳健增长。报告期内,零售客户在本行保有资产规模达 3,326.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33亿元。同业授信体系持续优化,为同业资产投放提供支持。
  (5)子公司:金租理财稳健经营,母子协同成效显著。青银金租正式完成首轮增资扩股,为持续经营夯实资本基础;积极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切实提高实体类业务占比。报告期内,青银金租实现营业收入 3.32亿元,同比增长14.43%。
  青银理财重点优化产品定价策略,同时继续深化渠道建设。报告期内,青银理财实现营业收入 3.26亿元,同比增长8.03%,行外代销机构较上年末增加 37家。
  (6)风险管理:严格资产质量管控,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扎实做好资产质量管控工作。严把授信准入关,积极提升授信审批效率,为信贷投放提供有力支撑。健全并落实授信后管理制度,将贷后管理工作做实。丰富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推进重点领域清收。持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夯实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7)支持保障:专业能力持续提升,有效赋能业务发展。以数字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加速推动全行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营销能力,丰富数字产品;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一期建设完成开发并进入测试阶段;启动数据治理专项行动,数据赋能业务发展和数据风险防控取得较好进展。网点轻型化转型工作迭代升级,厅堂新标准实现落地。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初步搭建“大监督”体系,各项内控工作有序推进。
  四、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4.1财务业绩摘要
  报告期内,本公司净利润 27.11亿元,同比增加 3.04亿元,增长12.6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41亿元,同比增加 3.05亿元,增长13.07%。报告期内,本公司积极应对净息差收窄等经营挑战,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稳步发展业务规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全面深化降本增效,收入增长快于支出,带动利润稳步增长,实现良好经营业绩。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公司主要利润项目变化。
  4.2营业收入
  报告期内,本公司营业收入 71.28亿元,同比增加 7.63亿元,增长11.98%。
  4.3利息净收入
  报告期内,本公司利息净收入 47.79亿元,同比增加 2.70亿元,增长5.98%,主要是本公司扩大生息资产规模,压降计息负债成本率,利息收入增加多于利息支出,利息净收入实现增长。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公司生息资产及计息负债项目平均余额、利息收入/支出及平均收益率/成本率情况。生息资产及计息负债项目平均余额为日均余额。
  注:1.存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资产包括: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2.同业存拆放及卖出回购款包括: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报告期内,本公司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5,430.98亿元,同比增加 510.51亿元,增长10.38%;净利差 1.82%,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净息差)1.77%,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让利实体经济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本公司一方面持续提升贷款在生息资产中占比,并压降计息负债成本率,从而减少资产收益率下行对净息差的影响;另一方面,增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虽然降低了金融投资在生息资产中占比,一定程度拉低净息差,但是契合债市利率下行、估值上行走势,提高了非利息收入水平。
  4.4利息收入
  报告期内,本公司利息收入 109.91亿元,同比增加 7.39亿元,增长7.21%,主要是本公司的贷款等生息资产规模扩大,抵销资产收益率下行影响,实现利息收入增长。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及金融投资利息收入构成本公司利息收入的主要部分。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
  报告期内,本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 72.10亿元,同比增加 5.87亿元,增长8.87%,主要是本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持续扩大贷款投放规模,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加 346.59亿元,增长12.71%,虽受市场利率下行、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持续走低,但贷款利息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各组成部分的平均余额、利息收入及平均收益率。
  4.5利息支出
  报告期内,本公司利息支出 62.12亿元,同比增加 4.70亿元,增长
  8.18%,主要是本公司吸收存款和应付债券等计息负债日均规模扩大,相应利息支出增长所致。而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 2.2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主要是本公司较好的控制了存款成本率。吸收存款利息支出和应付债券利息支出为本公司利息支出的主要部分。吸收存款利息支出报告期内,本公司吸收存款利息支出 41.37亿元,同比增加 2.20亿元,增长5.63%,主要是本公司吸收存款业务规模扩大,平均余额同比增加 396.73亿元,增长11.31%,带动存款利息支出增长。而存款平均成本率 2.13%,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主要是本公司针对存款市场形势,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严格控制成本率,活期、定期存款以及公司、个人存款成本率均同比下降。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公司吸收存款各组成部分的平均余额、利息支出和平均成本率。
  4.6非利息净收入
  报告期内,本公司非利息净收入 23.49亿元,同比增加 4.93亿元,增长26.58%,主要是本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总体保持稳定,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增长所致。
  4.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报告期内,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 5.16亿元,同比增加 0.12亿元,增长2.36%,总体稳中略增;委托及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 2.76亿元,同比减少 0.70亿元,下降20.22%,主要是受保险业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代理保险业务等手续费收入减少,而债务融资工具承销等手续费收入增加,部分抵销其影响;托管及银行卡手续费收入 1.72亿元,同比减少 0.21亿元,下降11.10%,主要是信用卡手续费收入减少;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 0.84亿元,同比增加 0.20亿元,增长30.47%,主要是结算类交易银行业务收入增加;其他手续费收入 1.14亿元,同比增加 0.40亿元,增长52.75%,主要是保函手续费收入增加。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2.30亿元,同比减少 0.11亿元,下降4.71%,主要是信用卡业务手续费支出减少。
  4.8其他非利息净收入
  4.9业务及管理费
  报告期内,本公司信用减值损失 19.20亿元,同比增加 1.10亿元,增长6.07%。
  五、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分析
  5.1资产
  注:其他包括:贵金属、衍生金融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5.1.1发放贷款和垫款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2,261.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6.28亿元,增长12.22%;占客户贷款总额的 69.73%,比上年末提高 2.56个百分点。报告期内,本公司大力发展绿色和蓝色贷款业务,广泛拓展获客渠道,加强对民营、制造业、普惠、科技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公司贷款实现较快增长。
  个人贷款
  报告期末,个人贷款 779.99亿元,比上年末减少 10.85亿元,下降1.37%;占客户贷款总额的 24.04%,比上年末下降2.3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本公司持续加速发展个人普惠贷款业务,个人经营贷款增长。同时,守住房贷基本盘,个人住房贷款稳中微降;主动调整互联网贷款结构和总量,收紧信用卡风险策略,个人消费贷款有所减少。
  票据贴现
  报告期末,票据贴现 202.0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7.61亿元,增长3.92%;占客户贷款总额的 6.23%,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报告期内,本公司发挥商票产品优势,积极推动新客营销,票据贴现规模稳中有增。
  5.1.2金融投资
  报告期末,本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账面价值 626.3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43.69亿元,增长7.50%,主要是本公司结合市场情况,兼顾流动性管理的需要,适时增加为交易而持有的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投资。下表列出截至所示日期本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投资构成情况。
  5.2负债
  注:其他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预计负债、租赁负债和其他负债。
  5.2.1吸收存款
  报告期末,个人存款占客户存款总额的比例为 49.25%,比上年末提高 0.44个百分点;公司存款占客户存款总额的比例为 50.68%,比上年末下降0.41个百分点。
  5.2.2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报告期末,本公司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193.3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70.94亿元,增长762.32%,主要是本公司加强同业负债管理,结合自身资金配置等需要,积极拓展低成本同业存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增加。
  5.2.3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报告期末,本公司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267.76亿元,比上年末减少 101.04亿元,下降27.40%,主要是本公司加强同业负债管理,保持同业负债稳定性,在同业存款增加的同时,减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规模。
  5.2.4向中央银行借款
  报告期末,本公司向中央银行借款 244.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62.13亿元,增长34.07%,主要是本公司从央行借入的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余额增加。
  5.2.5应付债券
  报告期末,本公司应付债券 879.74亿元,比上年末减少 12.96亿元,下降1.45%,主要是本公司前期发行的部分金融债券到期。有关债券详情见本半年度报告“财务报表附注四、27.应付债券”。
  5.3股东权益
  一般风险准备 7,508,602 7,483,824
  未分配利润 6,695,900 5,011,01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 41,958,423 39,063,939少数股东权益 897,314 875,304股东权益合计 42,855,737 39,939,243
  六、现金流量表分析
  七、分部分析
  以下分部经营业绩按业务分部呈示。本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公司各业务分部的经营业绩概要。
  八、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8.1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不适用。
  8.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8.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请参见本半年度报告“财务报表附注九、6.抵押资产”。
  九、贷款质量分析
  报告期内,本公司持续加强对信贷资产质量的管控,在信贷资产稳步增长的同时,信贷资产质量持续稳中向好。报告期末,本公司贷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减值准备)3,243.94亿元,不良贷款总额 37.89亿元,不良贷款率 1.17%。
  出于讨论与分析目的,如无特别说明,本小节以下分析中的贷款金额均不含应计利息。
  9.1按五级分类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9.2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9.3按行业划分的贷款情况
  9.4按地区划分的贷款情况
  9.5按担保方式划分的贷款情况
  9.6前十大单一借款人的贷款情况
  十大借款人 行业 报告期末贷款金额 占贷款总额百分比%
  A 制造业 3,000,000 0.92B 制造业 2,648,938 0.82C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610,000 0.80D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11,250 0.62E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00,000 0.62F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800,000 0.55G 建筑业 1,667,400 0.51H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95,000 0.49I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88,240 0.49J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490,000 0.47合计   20,410,828 6.29
  9.7按逾期期限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本公司对逾期贷款采取审慎的分类标准,逾期 6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贷款。
  9.8抵债资产及其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报告期末,本行抵债资产总额 965.36万元,计提减值准备 90.84万元,抵债资产净值 874.52万元。
  9.9贷款减值准备的变化
  本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贷款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当贷款在报告期末只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或贷款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时,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未来 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其他情况下,本公司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本公司坚持稳健、审慎的拨备计提政策。报告期末,本公司贷款(含贴现)减值准备 88.8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8.86亿元,增长11.08%,拨备覆盖率234.43%,比上年末提高 8.47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 2.74%,比上年末提高0.07个百分点,均满足监管要求。
  9.10对不良资产采取的相应措施
  本公司坚持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存量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质效。一是预防资产质量劣变风险,对风险资产前瞻研判,提升前端管控化解能力,严控新增不良;二是稳步推进大额不良资产处置,加大攻坚力度,加快处置进程;三是强化不良资产处置协调联动,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综合运用自主清收、司法处置、资产核销、债权转让等举措,提高处置效率;四是加速不良资产处置科技赋能,推进资产保全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不良处置集约化、精细化。报告期末,本公司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将延续稳定良好趋势。
  9.11集团客户授信及风险管理情况
  本公司对集团客户坚持实行“统一授信、额度适度、分类管理、实时监控、主办行制”的授信原则,制定了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了与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及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完整的集团家谱,强化集团风险数据并表,优化集团维度风险监测体系和授信后管理体系,同时不断完善集团客户授信的系统控制方案,不断加强集团客户授信全流程控制,持续提升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一是对集团客户实行统一授信管理,规范本行和所属子公司统一识别集团客户、相关信息互通管理等,集中对集团客户授信进行风险控制;二是设立大额授信审查委员会,对全行满足大额授信标准的授信业务进行审查审批;三是建立健全集团层面风险监测体系,重点做好青银理财和青银金租风险监测,推进集团风险数据并表管理,做好集团客户风险的穿透式统一监测;四是以从事集团主营业务的核心企业为主体,整合分析集团客户的各类信用风险信息,根据集团客户的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集团客户授信方案,审慎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和各成员单位的分项额度,防止授信风险过度集中;五是持续优化对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的机控模式,在系统中内置相关集中度监测指标,做到集中度限额管理;六是实行集团客户授信主办行制,主办行牵头负责集团客户的整体授信管理,并按照规定向总行报告集团客户重大事项,实现风险管控的统一协调,严防多头授信;七是持续完善集团客户风险预警机制,在贷前审批的流程节点,根据集团客户所处的行业和经营能力设置适当的风险预警线,建立风险经理团队,对重点集团客户进行直查并形成风险报告,做好贷后检查及现场监测的闭环管理。
  9.12重组贷款情况
  本公司对重组贷款实施严格的管控,报告期末,本公司重组贷款占比 0.03%,与上年末持平。
  十、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分析
  本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资本管理,以不断提高资本风险抵御能力和资本回报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资本充足率目标,综合运用绩效考核、资本配置等手段引导业务发展,以此实现总体战略、业务发展、资本管理战略协同发展。
  在内部资本管理方面,本公司强化经济资本配置管理功能,统筹资产业务发展与资本节约,增强经营机构资本节约意识。在绩效考核方案中考虑各机构资本消耗情况与收益,逐步优化风险调整绩效考核方案,引导分支机构和管理部门多开展节约资本的业务及资本回报高的业务,努力实现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最大化。
  同时,建立健全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平衡制约机制,确保资本充足率持续达标。
  10.1资本充足率
  本公司及本行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充足率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等相关监管规定计算,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充足率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监管规定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采用不同的风险权重进行计算,并考虑合格抵押和担保的影响,市场风险加权资产采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加权资产采用标准法计量。报告期内本公司资本充足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
  报告期末,本公司资本充足率 13.4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9.07%,均比上年末提高 0.65个百分点。上半年,本公司资本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利润留存增加进一步夯实内源性资本补充;推动资本新规顺利落地,风险加权资产精细化计量能力提升;加强考核引导,优化资负结构,提升资本使用效能,在各项业务积极稳健发展的前提下,各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提升。
  一般风险准备 7,508,602 7,483,824
  未分配利润 6,695,900 5,011,018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505,674 659,898核心一级资本调整项目 (383,516) (923,175)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35,684,798 32,404,879其他一级资本 6,463,207 6,483,769一级资本净额 42,148,005 38,888,648二级资本 10,706,092 10,358,946总资本净额 52,854,097 49,247,594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393,309,965 384,977,512其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370,270,953 338,820,835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3,435,723 24,123,989操作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19,603,289 22,032,68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9.07 8.42一级资本充足率(%) 10.72 10.10资本充足率(%) 13.44 12.79报告期末,本行母公司层面资本充足率 12.99%,比上年末提高 0.6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8.51%,比上年末提高 0.60个百分点。一般风险准备 7,072,403 7,072,403未分配利润 5,805,893 4,312,263核心一级资本调整项目 (2,382,807) (2,584,377)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31,854,170 28,973,603其他一级资本 6,395,783 6,395,783一级资本净额 38,249,953 35,369,386二级资本 10,362,230 9,975,688总资本净额 48,612,183 45,345,074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374,296,569 366,416,657其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353,340,645 322,030,700市场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3,435,723 24,123,989操作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17,520,201 20,261,96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8.51 7.91一级资本充足率(%) 10.22 9.65资本充足率(%) 12.99 12.3810.2杠杆率本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的杠杆率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等相关监管规定计算,截至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 12月31日的杠杆率按照《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等相关监管规定计算,均应不低于 4%。报告期末,本公司杠杆率为 5.96%,比上年末提高 0.13个百分点,高于监管要求。下表列出本公司杠杆率相关明细项目信息。一级资本净额 42,148,005 40,823,971 38,888,648 38,306,159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 707,425,914 672,332,057 667,130,428 637,124,318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本公司风险管理、关键审慎监管指标和风险加权资产概览、资本构成、杠杆率等第三支柱信息披露内容,在本行网站(https://www.qdccb.com/)“投资者关系”栏目中进行详细披露。
  十一、投资状况分析
  11.1总体情况
  注:1.以上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投资。
  2.城银服务中心原名称为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
  报告期末,本公司投资的其他情况详见本半年度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5.1.2金融投资”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十四、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11.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无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11.4证券投资情况注:1.本公司在董事会确立的风险偏好和自身衍生品市场风险框架内,遵循限额要求,积极开展各类衍生品交易。报告期末,本公司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利率互换等。2.报告期内本公司衍生品的会计政策及核算具体原则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11.6募集资金使用情况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报告期内,本行无新增募集资金。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不适用。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报告期内,本行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十二、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报告期内,本公司不存在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事项。
  十三、其他财务信息
  13.1表外项目分析
  本公司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具体包括信贷承诺、资本承诺等。信贷承诺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报告期末,信贷承诺余额 812.05亿元。有关情况参见本报告“财务报表附注九、承担及或有事项”。
  13.2逾期未偿付债务情况
  报告期末,本公司不存在逾期未偿付债务。
  13.3资产押计情况
  报告期末,本公司抵押部分资产用作回购协议、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债券借贷的担保物。有关情况详见本半年度报告“财务报表附注九、6.抵押资产”。
  13.4变动幅度在 30%以上的主要报表项目和财务指标及其主要原因
  所得税费用 (521,860) (378,767) 37.78 税前利润增加,免税收入减少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1,185,367 717,977 65.10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存放款项 19,336,006 2,242,331 762.32 加强同业负债管理,结合自身资金配置等需要,积极拓展低成本同业存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445,218 - 不适用 结构化票据规模增加衍生金融负债 101,296 71,107 42.46 货币衍生工具负债公允价值重估增加应付职工薪酬 455,128 758,284 (39.98) 应付工资减少其他负债 6,362,912 2,212,949 187.53 待结算及清算款项增加其他综合收益 2,132,578 947,211 125.14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未分配利润 6,695,900 5,011,018 33.62 留存收益增加13.5应收利息增减变动情况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2018年度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要求,“应收利息”科目仅反映已到期可收取但于报告期末尚未收到的利息,由于金额相对较小,应在“其他资产”项目中列示。本公司应收利息已计提减值准备,核销执行呆账核销程序与政策。13.6坏账准备提取情况
  十四、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14.1主要子公司及对本公司净利润影响达 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青银金租 子公司 融资租赁业务;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接受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吸收非银行股东 3个月(含)以上定期存款;同业拆借;向金融机构借款;境外借款;租赁物变卖及处理子公司 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注:2024年 5月,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关于青岛青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青国金复〔2024〕111号),青银金租完成增资及注册资本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注册资本由 1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 12.25亿元人民币。本次增资完成后,本行对青银金租的持股比例由51%上升至 60%。14.2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青银金租成立于2017年2月15日,注册资本 12.25亿元,注册地青岛,由本行发起设立,本行持有青银金租 60%的股权。青银金租作为青岛地区唯一获批的金融租赁公司,始终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坚持“聚焦实体,做好租赁”的战略定力,按照“稳定增长、严控风险、提升能力”的经营思路,努力实现“高质量稳健发展”的核心目标。青银金租始终秉持“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经营优势和特色,重点开展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区域内的优势行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同时积极拓展业务边界,主动渗透民生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以及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以回归租赁业务本源为落脚点,以专业化转型为主线,打造“质效优先、特色鲜明、协同互补”的价值领先的金租公司。青银理财成立于2020年9月16日,注册资本 10亿元,注册地青岛,由本行全资发起设立。青银理财是我国北方地区首家、全国第六家获批的城商行理财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理财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提供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青银理财以资管新规及配套政策为导向,致力于回归资管业务本源、构建完整、创新性强的理财产品体系,定位特定人群需求,依托强大的投研能力,打造“普惠+特色”的创新型理财公司品牌。
  十五、业务发展综述
  15.1零售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锚定高质量发展总目标,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以“稳增长、调结构、提质效”为工作主方向,零售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存款结构持续优化,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发展理念不动摇,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终极目标作为零售业务发展愿景,紧抓数字化转型时代机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不断深化零售客群数字化经营质效,全方位推进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本公司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9.14亿元,同比增幅 9.82%,占本公司营业收入的 26.86%。
  1.零售客户与管理客户资产
  本行秉承以“幸福•陪伴”为核心的零售客户经营理念,重点聚焦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全面搭建精细化经营和服务体系。在明确零售客户分层分群经营策略的基础上,聚焦社区、代发、缴费、信用卡等几大重点渠道的获客与深耕,拉动金融资产稳健增长,产品、工具、活动多措并举,持续提升零售客群质量。报告1
  期末,零售客户数 846.33万户,新客户有效率同比提升 3.86%,其中借记卡客户 583.61万户,较上年末增加 16.77万户,增幅 2.96%。零售客户在本行保有资产规模达 3,326.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33亿元,增幅 4.93%。通过精准的市场细分和个性化的服务策略,有效提升代发客群规模,搭建稳定的高质量获客渠道,报告期内,本行新增代发企业 9,476户,较去年同期增长8.56%。立足城市客群深耕,强化农村客群拓展。“幸福邻里”党建社区金融服务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党建+志愿”创新金融发展模式快速发展,报告期末,“幸福邻里”13家网点共服务客户 5.6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0.96万户,增幅 20.69%。创立“青岛银行幸福乡村”服务品牌,强化制度与风控建设,报告期末,本行开立助农取款服务点、幸福乡村金融服务站共计 1,437家,惠农客户 27.61万户。零售存款规模稳步提升,结构优化持续向好。本行零售存款继续保持稳健增 1新客户有效率指报告期内新开户的零售客户中,资产管理规模(AUM)月日均余额大于等于 1,000元的长,报告期末,本行零售存款余额 2,026.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2.40亿元,增幅 7.56%;报告期末,本行零售存款占存款总额的 49.25%,较上年末提高 0.44个百分点,加快存款结构优化步伐。在提升规模的同时持续优化零售存款结构,全面提升低成本存款占比,报告期内,零售存款平均成本率 2.53%,较去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有效压降零售存款整体付息率。积极推进零售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驱动业务增长与客户体验优化。报告期内,本行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客户的消费行为、投资偏好和金融需求,以客户为中心构建用户体验管理闭环,自主研发“青银智聆”用户体验监测平台,建立“云厅用户体验专班”持续打磨提升手机银行用户体验。通过创新驱动和数据赋能实现零售产品差异化,报告期内推出本行首款农担类线上化产品“鲁担云贷”、首个场景化全线上消费贷产品“线上车位贷”。通过数字化赋能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从顶层设计层面架构惠农业务风控管理体系,搭建八大风险监控模型助推惠农业务高质量发展。2.零售贷款本行积极推动零售信贷产品及流程创新,在稳健发展个人住房贷款的同时,重点推进普惠金融及消费贷款发展,贷款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末,本行零售贷款(含信用卡)余额 779.9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10.85亿元,降幅 1.37%,占各项贷款余额的 24.04%。报告期内,本行实现零售贷款利息收入 17.98亿元,零售贷款平均收益率 5.01%。创新发展普惠金融,丰富普惠产品体系。报告期内,本行继续贯彻落实“立足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普惠经营原则,围绕“一个拳头+两个特色”的个贷产品策略,积极推动“房抵快贷”“鲁担云贷”“个创贷”业务投放,报告期内发放“房抵快贷”36.50亿元,同比增长38.57%;积极推进“一县一品”业务模式,结合“养殖贷”“种植贷”“惠农贷”等深耕涉农市场,不断探索特色集群发展路径;推进线上渠道开发,产品功能进一步丰富,推出首款农担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个贷产品“鲁担云贷”;智慧普惠项目陆续落地,线上支用、调查报告自动生成等助力普惠业务效率再提升。报告期末,个人普惠贷款余额 105.2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7.48亿元,增幅7.65%;本行不断加大零售涉农贷款推广力度,报告期内累计发放10.11亿元。打造消费服务生态,围绕场景细化经营。报告期内,本行积极开展互联网贷款战略转型,依托金融科技和大数据风控手段,进行产品创新,将金融科技与本行传统信贷业务经验、线下网点地缘优势相结合,计划下半年面向细分领域推出特色自营互联网消费贷款产品;上线本行首个场景化全线上消费贷产品“线上车位贷”,在通过数字化提升业务办理质效的同时,实现场景消费贷可复制性的系统支持。本行主动调整互联网贷款结构和总量,收紧信用卡风险策略,报告期末,本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 203.2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15.19亿元,降幅 6.96%;互联网贷款省内投放占比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贷款余额 119.59亿元,其中省内余额占比达 99.56%,占比较上年末提升 1.64个百分点。顶住市场压力,稳健发展个人住房贷款。报告期内,受市场需求不足、提前还款压力等因素影响,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较往年有所放缓。报告期末,本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 467.5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1.94亿元,降幅 0.41%。3.信用卡业务本行信用卡业务深化合规经营理念,强化自有渠道获客能力建设,持续深耕客群经营。报告期末,本行信用卡新增发卡 18.26万张,累计发卡总量达到 428.85万张,较上年末增长4.45%;继续贯彻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收紧贷前贷中风险策略,信用卡透支金额 117.4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7.04亿元,降幅 5.65%,报告期内,实现信用卡交易金额 392.43亿元。本行信用卡业务深化合规经营理念,持续强化自有渠道获客能力建设。报告期内,银行自有渠道合计发卡 18.14万张,占比达 99.34%,较上年末增长10.50个百分点。报告期末,整体激活率达 81.70%,较上年末增长17.22个百分点,其中,直销渠道激活率达到 87.63%,较上年末增长0.95个百分点,行员渠道激活率达到 60.01%,较上年末增长3.02个百分点,直销团队高质量发卡转型并助力分支行营销能力提升,激活率提升显著。同时持续拓展第三方合作机构发卡,进一步拓宽获客渠道。搭建丰富的用卡场景及权益体系,深耕客群经营手段。报告期内搭建“笔笔立减+日日 8折+周六 5折”的活动体系,形成品牌规模效应,优化车主卡功能及权益,扩大客户享权范围,提升客户体验。持续丰富分期产品,积分商城开展10元商品分期及新户分期立减等活动,不断引入优质商品,提高客户的用卡意愿。不断拓宽分期渠道,上线支付宝总账分期和云闪付现金分期,通过分期增加客户黏性和培养用卡习惯。4.财富管理暨私人银行业务本行财富管理暨私人银行业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服务理念,2024上半年,面对代销业务降费让利、资本市场波动挑战,灵活调整策略,聚焦“保险+贵金属”增收,力促经营转型与创收新增长;构建投研新能力,深耕资配体系,形成投资策略较完备的财富产品货架,满足客户资产综合配置需求;深化强客根基,以“一家银行服务一个客户”的经营理念,打造私行专属高端权益体系,实现经营新突破;升级“深服务,长陪伴”服务体系,以陪伴式管理提升客户体验,实现客群与营收的可持续增长。报告期末,资产管理规模 100万元以上的零售客户共 62,556户,较上年末增加 3,001户,增幅 5.04%。在本行保有的资产共计 1,416.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51亿元,增幅 5.55%。报告期内,实现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1.02亿元。其中,在保险业“报行合一”背景下,及时调整策略布局,报告期内实现代理保险业务收入 6,011.57万元;报告期内,本行把握资本市场结构性回暖时机,夯实基金业务发展基础,代理基金业务收入 1,806.3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0.41%。5.客户服务管理本行以“问题导向、突出特色、管理前置”为解决思路,以打造行业最优客户体验为目标,开展一系列以用户体验为突破点的服务价值化提升工作。一是以客户视角打造智能服务触角,推动全链路智能化服务建设。深化智能文本机器人服务能力,提升平台智慧交互,实现多渠道、多业务场景直达自助办理;二是始终坚持“用户主导”服务管理模式,通过聚焦用户偏好,不断完善以用户体验数据为管理依据的服务体验管理体系。上半年,本行客户满意度持续攀升,服务口碑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三是夯实服务文化的建设基石,强化服务品质的内在价值。组织全行开展“什么是好服务”大讨论,进一步巩固本行服务文化建设成果,推动客户服务体验向更高层次迈进。15.2公司银行业务报告期内,本行锚定三年战略规划,围绕“春播”“夏长”行动响应迅速,客群端多层经营,打造行业专精创新模式;产品端协同发力,提升公司金融服务质效;资产端结构优化,为公司营收增长奠定基础。报告期内公司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2.31亿元,同比增幅 9.86%,占本公司营业收入的 45.33%。1.公司存款对公负债结构持续优化。报告期内,本行不断强化产品赋能,负债规模逆势增长,成本压降效果显著。报告期末,公司存款余额(不含应计利息)2,086.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72亿元,增幅 5.77%。其中,公司活期存款 958.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83亿元,增幅 6.54%;公司定期存款 1,127.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89亿元,增幅 5.12%。公司存款平均成本率 1.73%,较上年同期下降0.18个百分点。报告期内,本行公司客户日均存款 1,951.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9亿元,增幅 0.63%。聚焦客群标准化营销。通过精准营销、智慧场景、产品绑定,负债业务增长取得阶段性成效;围绕“客群+产品”提供专业化服务,分层分类精准营销,推动智慧场景建设,实现智慧公用、智慧清算新业务场景落地;跨部门多渠道协同经营,优化完善负债端产品线上功能,为负债业务发展强化支持与保障。2.公司贷款坚持质效优先调结构。报告期末,公司贷款余额(含票据贴现、未含应计利息)2,463.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253.90亿元,增幅 11.49%,占贷款总额(未含应计利息)的 75.96%,公司贷款结构持续优化。本行信贷投放聚焦新质生产力,以赋能“五篇大文章”为总领,围绕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报告期末,科技贷款余额 167.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39.96亿元,增幅 31.30%,绿色贷款余额 319.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57.99亿元,增幅 22.19%,服务实体能力显著提升,对公资产业务稳健发展。持续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新增省科技厅、省瞪羚协会等合作渠道,与山东担保集团“党建与业务”开展全面合作;优服务,落实走访“三三工作法”,加强走访推动业务落地;强宣传,制作产品宣传工具包,多渠道宣传普惠金融优惠政策;提质效,流程优化,减负提效,提高小微企业获贷便捷性。报告期末,普惠贷款余额 404.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76亿元,增幅 19.43%,高于全行贷款增速。普惠贷款客户超 5万户,普惠贷款不良率为 0.78%,加权平均利率为 3.89%,持续提质增效。涉农金融稳步发展,围绕县域特色产业深入开展“一县一品”专项活动,已在多个优势涉农产业实现专项贷款投放,报告期末,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96.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79亿元,增幅 44.37%。3.公司客户全量提升和重点经营组合发力,持续夯实客群基础。本行坚持“横向分类、纵向分层”的客群经营策略,不断提升客户经营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报告期末,本行开立账户的公司客户总数 26.1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56万户,增幅6.35%。报告期内,本行公司客户新开户超 2万户,省内市场覆盖率 1.82%,较上年末提高 0.09个百分点。年日均存款 1万元以上的有效客户 9.1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0.43万户,增幅 4.93%;年日均存款 50万元以上的价值客户 1.32万1户,较上年末增长218户,增幅 1.68%;战略客户 1,063户,较上年末增长117户,增幅 12.37%;机构客户 2,726户,卫生健康客群 4,420户,较上年末增长429户,增幅 10.75%。重点领域的客群经营围绕“五篇大文章”,开辟“六大新赛道”。构建“绿金青银、青出于蓝”绿色金融品牌,净增绿色客户 207户,较上年末增长41.07%;打造养老信贷专属产品“养老企易贷”,并且通过“诊易融”产品服务全省涉及养老服务的社区医疗机构,探索打造养老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为养老机构客户提供资金支持 1.05亿元;新增科技客户 279户,较上年末增长21.28%,成功举办第九届“投贷双融”路演大赛;细化制造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服务实体能力显著提升。交易银行客群拓展成果显著,国际业务中收强劲增长。报告期末,国际业务活跃客户 2,827户,同比增加 582户,增幅 25.92%;实现国际结算业务量 87.87亿美元,同比增长32.66亿美元,增幅 59.16%,即期结售汇业务量 32.08亿美元,同比增长37.73%。线上供应链金融上下游客群 4,716户,较上年末增长1,639户,增幅 53.27%;线上供应链融资余额 11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93亿元,增幅39.46%。有效现金管理签约客群9,936户,较上年末增长3,172户,增幅46.90%。报告期内,实现国际业务中收 9,443.02万元,同比增长105.72%;交易银行业务合计实现中收 1.81亿元,同比增长54.38%。4.公司产品坚持战略目标引领,板块协同赋能产品创新。持续完善打磨“6家 1宝”七色光公司产品体系,形成七大色系、22小类、107项产品,打造公司金融品牌。坚持普惠产品“铸剑行动”常态化,优化打磨“园区贷”“续易贷”“科融信贷”等普惠拳头产品,普惠铸剑产品已达到 25款,数字化产品“普惠 e融”累计上线多款子产品,覆盖多种交易场景,形成涵盖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农业金融、跨境业务、供应链金融和线上普惠等多维度完整的普惠融资产品体系。通过产品赋能,扎实推进本行高质量转型发展。交易银行业务服务持续升级。供应链金融开展清单式营销,积极运用“链式通宝”业务发展思路,赋能产业链客群;国际贸易融资场景不断丰富,境内外联动日益增多;“青银贸贷”跨境融资线上化功能持续上新,有效扩大跨境金融服务半径。票据业务体系日臻完善。首创保票通业务,产品赋能打造获客利器;供票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持平台系统直连、付息模式创新、多方授信占用,服务模式同业领先;二季度商票贴现发生额全省金融机构排名第二,城商行排名第一。报告期内,商票通体系初步搭建完成,商票通业务累计发生额 100.08亿元,同比增长37.28%。15.3金融市场业务报告期内,本行不断优化表内外资产业务结构,主动压降低效及无效资本占用,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本行金融市场业务与对公业务紧密合作,通过“投行+销售+做市”模式,以销售和做市促承揽、以交易和投研促销售,全面打通投行、销售、交易、研究、托管等业务,为客户提供覆盖一级、一级半、二级市场多元产品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务;金融市场各项业务稳健发展,形成以自营投资及同业业务为核心,以业务创新和风险控制为保障,资格牌照齐全、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专业经营条线。报告期内,本公司金融市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6.47亿元,同比增幅 21.56%,占本公司营业收入的 23.11%。1.自营投资报告期内,本行金融市场业务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新三年战略规划,持续优化投资结构,以“稳规模、降波动”为重心,同时保证负债端和资产端相匹配。围绕“做强策略、做深客群、做优赋能”的原则,加强市场研判,精确择时,灵活调仓,提升资产投资效益;深化客群经营,提升同业业务比较优势。投资交易方面,秉持稳健操作理念,积极研判国内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通胀走势与货币政策方向,完善投资研究分析框架,同时持续加强综合做市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报价和交易服务水平。坚持落实国家经济战略导向,聚焦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新动能等企业客户的信用债投资,助力战略新兴实体产业发展。报告期末,本行自营投资(含应计利息)2,275.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7.95亿元,增幅 0.80%,其中债券投资(含应计利息)1,697.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35.95亿元,增幅 2.16%;公募基金 436.17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83亿元,降幅 0.42%;非底层投资资产(含应计利息)99.62亿元,比上年末下降9.17亿元,降幅 8.43%;其他债权融资产品(含应计利息)40.97亿元,比上年末下降8.07亿元,降幅 16.46%。本行具备较为齐全的银行间市场资格牌照,为金融创新和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行为全国首批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基础成员,首批非坚戈区域交易所属地区的商业银行、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交易平台与欧洲清算银行进行清算直连的机构;本行为省内城商行首家综合类现券做市商,具备债券通“北向通”“南向通”、普通类衍生品交易业务资格,为山东省及青岛市地方政府债券承销团成员。本行蝉联全国银行间本币市场“年度市场影响力机构”、“市场创新业务机构”和中央结算公司“自营结算 100强”。2.同业业务及资产托管报告期内,本行通过科学规划负债品种和期限,积极拓宽负债渠道,合理控制负债成本,有效保障资金融通稳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同业客户营销,客户体量和合作黏度持续提升。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逐步提升负债质量,建立市场化、多层次的同业负债管理体系,持续降本增效,满足全行资产投放需求及流动性监管指标管理。报告期内,发行同业存单余额 717.49亿元,占本行同业负债的 57.19%,占本行负债总额的 12.03%。人民币同业存款余额 197.31亿元,占本行同业负债的 15.73%,占本行负债总额的 3.31%,其中同业定期存款余额82.45亿元,占比 41.79%,同业活期存款余额 114.86亿元,占比 58.21%。报告期内,本行资产托管业务适应市场变化,紧抓业务机遇,重点发力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托管,持续拓展托管产品类型,夯实提升托管运营与服务质效,整合完善“投托联动—销托联动—承托联动—市场联动”发展机制,托管业务实现稳健发展,托管规模稳步提升。报告期末,本行托管业务规模 458.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330.07亿元,增幅 256.44%。3.资产管理报告期内,理财子公司在市场面临资产荒的背景下,通过提升投研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夯实渠道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产品规模与手续费收入的稳定增长。持续优化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确定机制,重点推广具有绝对业绩优势的产品,发行低波稳健产品,通过相对高收益和低波动稳定投资者信心。报告期末,本公司存续理财产品 684只,余额 2,085.20亿元,理财产品规模较上年末增长0.19%。报告期内,本公司发行理财产品 217只,募集金额合计 2876.19亿元。报告期内,理财业务手续费收入 5.16亿元,同比增加 0.12亿元,增幅 2.36%。报告期内,理财代销渠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拓展全国最大农联社浙江省联社、具有跨境理财资格的南洋商业银行等新代销渠道。报告期末,行外代销机构74家,较上年末增加 37家。报告期末,本公司理财投资资产余额 2,181.26亿元,直接和间接投资的资产种类主要包括固定收益类、非标准化债权类、公募基金及资本市场类资产等。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 1,892.61亿元,占比 86.77%;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178.78亿元,占比 8.20%;公募基金 66.72亿元,占比 3.06%;资本市场类资产 43.15亿元,占比 1.97%。报告期内,本行全资子公司青银理财凭借出色表现,在金牛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评价结果中,“青银理财璀璨人生成就系列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个人理财计划(半年开放 04期)”“青银理财璀璨人生奋斗系列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个人理财计划(半年开放)”等 13只产品被评选为金牛 5星产品。4.投资银行本行积极发挥在市场化债券承销业务方面的优势,加强融合创新、协调发展,打造复合型“投行+商行”的综合经营模式。报告期内,本行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金额为 526.84亿元,承销额度为 269.29亿元,承销额度较去年同期增长128.89亿元,增幅 91.80%,承销业绩再创新高。报告期内,本行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首次夺得全省第一名,服务山东省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企业数量排名第一;承销发行了全国银行间首单碳中和、乡村振兴和革命老区三贴标产品以及全国首批“两新”债务融资工具;创设了山东省金融机构首单信用联结票据暨全国首单银行创设的跨境标的债务信用联结票据(CLN)。报告期内,本行荣获 wind资讯颁发的“最佳银行间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及“债券承销快速进步奖”。15.4渠道建设1.线下渠道本行的营业网点布局以青岛为核心、辐射山东省。报告期末,本行在山东省的青岛、济南、东营、威海、淄博、德州、枣庄、烟台、滨州、潍坊、临沂、济宁、泰安、菏泽、日照 15个城市共设有 196家营业网点,其中分行 16家。在青岛地区,本行设有 1家总行营业部、1家分行及 112家支行。本行的控股子公司青银金租、全资子公司青银理财总部均位于青岛。报告期末,本行共拥有自助设备 421台,包括自助取款机 9台、自助存取款机 270台、自助服务终端机 113台、现金柜台机 29台,提供提款、存款、转账、账户查询、缴费等服务。报告期内,本行自助银行交易 317.92万笔,交易金额109.94亿元。持续优化网点布局,推动网点转型升级。报告期内,本行不断深化网点差异化建设,拓展金融服务辐射范围,打造山东省内区域互补、协同高效的网点布局。加强网点轻型化、智慧化建设,深化 RPA新技术应用,升级改造网点自助设备,优化远程柜台服务效率,厅堂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构建数智化运营风控体系,提高服务的安全性和可得性。2.线上渠道对公线上渠道持续深化建设。企业网银在负债业务、融资贷款、国际业务、票据业务等方面全面发力,在大幅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以系统建设反推业务流程改造。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企业网上银行客户 26.7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8.18%;报告期内累计交易笔数达到 1,022.54万笔,同比增长75.76%;累计交易金额12,312.41亿元,同比增长18.98%。企业手机银行在原系统基础上完成重建升级,补足转账、对账及普惠金融等业务场景,扩展交易授权业务范围,引入“云证通”移动数字证书加强金融交易安全,实现企业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的底座搭建。零售线上渠道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夯实数智零售基础建设工作,围绕“幸福·陪伴”品牌核心服务理念,紧抓数字化转型时代机遇,积极探索数字驱动、深化数字赋能,坚定构建以“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终极目标的零售愿景。报告期内,运用算法模型、精准画像深耕场景客群,优化手机银行理财、贵金属等业务流程体验,不断提升零售智能营销体系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升零售客群经营质效。报告期末,个人手机银行存量用户数 520.31万户,较上年末新增16.28万户,增幅 3.23%;个人手机银行月活用户数 138.00万户。报告期末,个人网上银行客户累计达到 74.57万户,报告期内,个人网上银行累计交易笔数达到 1,279.47万笔。报告期内,本行进一步提升信用卡微信小程序的线上服务能力,聚焦金融与消费场景,结合数字化经营能力,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金融和生活服务需求。报告期末,青岛银行信用卡小程序累计绑定用户 203.87万户;报告期内,月度活跃用户数峰值 52.55万户。15.5信息技术报告期内,本行积极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全面夯实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以科技重点项目为驱动力,纵深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提升科技对金融服务的赋能水平,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本行信息科技投入1.94亿元,占本公司营业收入的 2.72%。强化顶层设计,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本行自主规划设计《信息科技战略规划》,明确信息科技的发展方向与实施路径。全面启动产品管理体系建设,成立全行级产品管理委员会,建立委员会统筹、条线管理、部门负责的三级产品管理体系和决策机制,制定《青岛银行产品管理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形成全行产品体系建设框架,明确阶段性建设目标。自主推进产品谱系平台的研究与建设,朝着“抓落地、优能力、求实效”的目标扎实推进,打造本行在数字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创新应用,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报告期内,本行投产重点项目 40项,投产需求 1,143单,变更成功率达 99.86%,较好地支撑了业务的持续发展。公司业务领域,投产“对公线上营业厅二期”等重点项目,实现财资管理业财银行一体化服务,借助钉钉平台实现智慧财资普惠客群的批量获客,打造新的金融数字生态。对接多家头部第三方机构,创新推出“票链 e贷”“智造 e贷”等线上融资产品,极大丰富了数字服务生态与线上产品线。建立线上贷款快速对接机制,标准化对接银证银企,实施效率显著提升,为公司业务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零售业务领域,发布手机银行 8.5版本,自研“青银智聆-移动端客户体验监测系统”,持续优化并提升用户体验。创新推出“幸福列车”理财快销小程序,显著提升了数字渠道的服务效率,为零售客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金融服务体验。风险管理领域,投产“资本新规项目”,提升资本管理及风险管理水平。接入“省公安厅资金预警联防平台”、“人民银行金融反诈一体化平台”,投产“账户分级分类项目”和“端到端一体化风险监控风险账户规则优化项目”等多个风险监控系统,大幅提升了智能风控管理水平,为业务稳健发展保驾护航。数据管理领域,实施“强基行动”及数据治理专项行动,强化数据标准的应用推广,数据质量显著提升。数据服务体系实现全面覆盖,成功建设外部数据集市,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为全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与安全保障。推进前沿技术研究,提升数字化核心能力。全面深化前沿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多个场景中的应用。持续加强自主研发,聚焦移动渠道、场景运营、数据赋能、信用卡、营销赋能、融资平台等领域,自主开发完成贵金属等 12个项目批次投产。加快推进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一期建设,完成开发并进入测试阶段,将实现传统架构向分布式架构的全面转型,为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投产信息科技一体化管理平台,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和手段,探索科技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深化业技融合,打造数字化转型引擎。通过联合访客及项目运营复盘机制,打造产品建设的闭环流程,显著提升产品研发的迭代速度和交付质量。打造创新文化,通过专题任务攻关、创新评优等机制,激发员工创新活力。继续夯实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信息科技制度体系,深化科技内控合规检查。顺利完成济南异地灾备中心建设,成功实施核心系统同城灾备切换演练,系统可用性能力持续提升,为业务的持续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转至青岛银行(00294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