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利和兴(301013)业绩预告
截止日期预测指标业绩变动预测数值(元)业绩变动原因预告类型上年同期值(元)公告日期
2023-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3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060万元。1060.00万(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国内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呈现良好恢复态势,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整体趋势向好。1、随着终端客户智能手机业务的回归及电子元器件业务收入的增长,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约50%;2、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收入规模增长较大,导致公司整体业务结构发生了变化。公司电子元器件业务虽较上一年取得了增长,但电子元器件业务目前仍处于业务拓展和品牌建设期,现阶段仍受制于消费电子行业复苏较慢,行业整体销售价格偏低,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等因素,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毛利率较低,进而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财务管理等相关规定,对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1,600万元;4、公司战略更加关注核心竞争力,而非短期成本压力而放弃中长期利益;面对市场变化以及紧跟客户需求,公司始终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综上所述,公司2023年销售收入有所上升,但暂未能实现整体盈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理、降本增效,抓住市场机遇,提升盈利能力,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公司业务已逐步延伸至车载、数字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公司将紧跟客户需求,配合投入研发,积极拓展产品品类,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驱动力。(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2023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06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等。不确定252.37万2024-01-26
2023-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1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25.24%至6.64%。-55000000.00~-41000000.00(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国内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呈现良好恢复态势,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整体趋势向好。1、随着终端客户智能手机业务的回归及电子元器件业务收入的增长,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约50%;2、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收入规模增长较大,导致公司整体业务结构发生了变化。公司电子元器件业务虽较上一年取得了增长,但电子元器件业务目前仍处于业务拓展和品牌建设期,现阶段仍受制于消费电子行业复苏较慢,行业整体销售价格偏低,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等因素,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毛利率较低,进而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财务管理等相关规定,对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1,600万元;4、公司战略更加关注核心竞争力,而非短期成本压力而放弃中长期利益;面对市场变化以及紧跟客户需求,公司始终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综上所述,公司2023年销售收入有所上升,但暂未能实现整体盈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理、降本增效,抓住市场机遇,提升盈利能力,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公司业务已逐步延伸至车载、数字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公司将紧跟客户需求,配合投入研发,积极拓展产品品类,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驱动力。(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2023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06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等。续亏-43914700.002024-01-26
2023-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2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上年变动:-8.72%至22.69%。-45000000.00~-32000000.00(一)主营业务影响2023年,国内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呈现良好恢复态势,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整体趋势向好。1、随着终端客户智能手机业务的回归及电子元器件业务收入的增长,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约50%;2、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收入规模增长较大,导致公司整体业务结构发生了变化。公司电子元器件业务虽较上一年取得了增长,但电子元器件业务目前仍处于业务拓展和品牌建设期,现阶段仍受制于消费电子行业复苏较慢,行业整体销售价格偏低,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等因素,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毛利率较低,进而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3、报告期内,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财务管理等相关规定,对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1,600万元;4、公司战略更加关注核心竞争力,而非短期成本压力而放弃中长期利益;面对市场变化以及紧跟客户需求,公司始终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综上所述,公司2023年销售收入有所上升,但暂未能实现整体盈利。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理、降本增效,抓住市场机遇,提升盈利能力,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公司业务已逐步延伸至车载、数字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公司将紧跟客户需求,配合投入研发,积极拓展产品品类,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驱动力。(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2023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06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等。续亏-41391000.002024-01-26
2022-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400万元。400.00万(一)主营业务影响202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对复杂严峻,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22年1-11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44亿部,同比下降23.2%。受此影响,公司客户放缓产线投资,缩减资本开支,降低了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需求,公司产能不达预期。此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投入增加等因素亦影响了公司业绩,使得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具体为:1、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司新产品、新客户的拓展尚未显现成效:(1)在公司主要客户持续受美国管制措施影响的情况下,消费电子类产品订单严重萎缩,公司积极拓展合作领域,2022年配合主要客户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由于市场的发展、新产品的推广需要周期以及存在不确定性,2022年实现量产的产品较少;(2)2021年10月公司中标某终端有限公司设备采购不含税金额5.57亿元(采购期限为2021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以实际下达的订单为准,详见公司2021年10月20日于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收到中标通知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39〕),因市场原因,该中标项目未按预期进展实施,2022年度未收到该中标项目相关订单;(3)2022年公司积极开拓苹果产业链相关客户,投入了较多资源,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2022年上半年,公司配合客户进行新产品研发打样,投入较大的研发和生产资源,最终因市场、价格等原因未能获得批量生产订单,同时也导致错失其他潜在的市场机会。2、2022年客户需求下降,新产品的开发较少实现量产,公司总体订单量不饱和,产能规模不达预期,致使产能利用率不足,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明显,导致出现经营亏损。(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2022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40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等。不确定1055.99万2023-01-19
2022-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800万元至4,9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201.59%至231%。-49000000.00~-38000000.00(一)主营业务影响202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对复杂严峻,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22年1-11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44亿部,同比下降23.2%。受此影响,公司客户放缓产线投资,缩减资本开支,降低了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需求,公司产能不达预期。此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投入增加等因素亦影响了公司业绩,使得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具体为:1、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司新产品、新客户的拓展尚未显现成效:(1)在公司主要客户持续受美国管制措施影响的情况下,消费电子类产品订单严重萎缩,公司积极拓展合作领域,2022年配合主要客户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由于市场的发展、新产品的推广需要周期以及存在不确定性,2022年实现量产的产品较少;(2)2021年10月公司中标某终端有限公司设备采购不含税金额5.57亿元(采购期限为2021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以实际下达的订单为准,详见公司2021年10月20日于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收到中标通知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39〕),因市场原因,该中标项目未按预期进展实施,2022年度未收到该中标项目相关订单;(3)2022年公司积极开拓苹果产业链相关客户,投入了较多资源,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2022年上半年,公司配合客户进行新产品研发打样,投入较大的研发和生产资源,最终因市场、价格等原因未能获得批量生产订单,同时也导致错失其他潜在的市场机会。2、2022年客户需求下降,新产品的开发较少实现量产,公司总体订单量不饱和,产能规模不达预期,致使产能利用率不足,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明显,导致出现经营亏损。(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2022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40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等。首亏3740.56万2023-01-19
2022-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4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70.88%至193.82%。-45000000.00~-34000000.00(一)主营业务影响202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对复杂严峻,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22年1-11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44亿部,同比下降23.2%。受此影响,公司客户放缓产线投资,缩减资本开支,降低了对公司产品的采购需求,公司产能不达预期。此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投入增加等因素亦影响了公司业绩,使得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具体为:1、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司新产品、新客户的拓展尚未显现成效:(1)在公司主要客户持续受美国管制措施影响的情况下,消费电子类产品订单严重萎缩,公司积极拓展合作领域,2022年配合主要客户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由于市场的发展、新产品的推广需要周期以及存在不确定性,2022年实现量产的产品较少;(2)2021年10月公司中标某终端有限公司设备采购不含税金额5.57亿元(采购期限为2021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以实际下达的订单为准,详见公司2021年10月20日于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收到中标通知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039〕),因市场原因,该中标项目未按预期进展实施,2022年度未收到该中标项目相关订单;(3)2022年公司积极开拓苹果产业链相关客户,投入了较多资源,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2022年上半年,公司配合客户进行新产品研发打样,投入较大的研发和生产资源,最终因市场、价格等原因未能获得批量生产订单,同时也导致错失其他潜在的市场机会。2、2022年客户需求下降,新产品的开发较少实现量产,公司总体订单量不饱和,产能规模不达预期,致使产能利用率不足,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明显,导致出现经营亏损。(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2022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40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等。首亏4796.55万2023-01-19
2021-12-31非经常性损益预计2021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约:1,000万元。1000.00万(一)主营业务影响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主要客户受美国管制措施影响降低了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而新客户由于业务整合时间相对较长导致订单下达节奏比公司预期慢。此外,疫情的局部反弹、新产品需求放量及新客户磨合需一定的周期、行业竞争加剧、经营投入增加等因素亦影响公司业绩,在前述各项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下降。公司已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等信息披露文件中揭示了2021年度业绩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2021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00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等。不确定562.02万2022-01-27
2021-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400万元至3,7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53.3%至69.7%。2400.00万~3700.00万(一)主营业务影响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主要客户受美国管制措施影响降低了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而新客户由于业务整合时间相对较长导致订单下达节奏比公司预期慢。此外,疫情的局部反弹、新产品需求放量及新客户磨合需一定的周期、行业竞争加剧、经营投入增加等因素亦影响公司业绩,在前述各项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下降。公司已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等信息披露文件中揭示了2021年度业绩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2021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00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等。预减7922.09万2022-01-27
2021-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400万元至4,7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44.6%至59.93%。3400.00万~4700.00万(一)主营业务影响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主要客户受美国管制措施影响降低了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而新客户由于业务整合时间相对较长导致订单下达节奏比公司预期慢。此外,疫情的局部反弹、新产品需求放量及新客户磨合需一定的周期、行业竞争加剧、经营投入增加等因素亦影响公司业绩,在前述各项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下降。公司已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等信息披露文件中揭示了2021年度业绩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二)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2021年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1,00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等。预减8484.11万2022-01-27
2021-06-30营业收入预计2021年1-6月营业收入:20,000万元至25,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73%至30.91%。2.00亿~2.50亿公司深耕智能制造装备多年,并且持续发展,公司预计2021年1-6月营业收入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均有一定的涨幅。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公司预计2021年1-6月的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也有较为明显的升幅,但相较于2020年1-6月而言,公司预计所实现的净利润则有所下滑,主要系因为公司2021年采取积极的市场开拓策略,并加强产品及技术的研发投入,相关的费用支出将有所增多,预计可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300万元至4,1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200万元至4,000万元。略增1.91亿2021-06-07
2021-06-3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2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94%至26.35%。3200.00万~4000.00万公司深耕智能制造装备多年,并且持续发展,公司预计2021年1-6月营业收入较2019年和2020年同期均有一定的涨幅。随着营业收入的增长,公司预计2021年1-6月的净利润较2019年同期也有较为明显的升幅,但相较于2020年1-6月而言,公司预计所实现的净利润则有所下滑,主要系因为公司2021年采取积极的市场开拓策略,并加强产品及技术的研发投入,相关的费用支出将有所增多,预计可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300万元至4,1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200万元至4,000万元。略减4344.77万2021-06-07
2021-06-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1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400万元至3,1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32.58%至47.8%。2400.00万~3100.00万公司预计2021年1-6月实现的经营业绩与前次业绩预告存在差异,主要受下述因素影响:因主要客户受美国管制措施影响,降低了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公司在本年加大产品开发、客户拓展力度,实现了一定的销售收入。但由于新产品、新客户的需求放量尚需一定的周期,同时受公司与新客户磨合、部分产品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销售订单的实现未如预期;此外,2021年5月开始广东出现局部地区疫情反弹情况(主要在广州、深圳、东莞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中地区),一方面影响公司珠三角地区客户的业务开展,另一方面公司人员前往外地客户现场开展相关工作亦受到一定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产品的验收进度,使得公司未能实现部分预计收入。同时,为确保业务稳定发展,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市场开拓策略,同时加强产品及技术的研发投入,相关费用支出增加,短期内相关经营支出相对较高,使得公司利润承压。略减4597.95万2021-07-14
2020-12-31营业收入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47,000万元至52,0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0.17%至18.80%。4.70亿~5.20亿--略减5.79亿2021-01-29
2020-12-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7,800万元至8,8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4.45%至24.17%。7800.00万~8800.00万--略减1.03亿2021-01-29
2020-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200万元至9,200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1.93%至21.50%。8200.00万~9200.00万--略减1.04亿2021-01-29
2017-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640.54万元,同比上年增长79.76%3640.54万2017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系:1、国家产业支持政策持续加码智能装备制造业,消费电子行业稳定发展,下游客户产能扩充进而激发自动化设备需求,公司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扩大生产,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并加强了成本费用控制,随着公司产量扩大,规模效应逐步显现;3、持续加大技术和设备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预增2025.21万2018-02-28
2015-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00-1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20.24%1100.00万~1200.00万1、公司在稳定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加大对手机终端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力度,并成功转化为产品量产,自动化设备业务快速增长;2、2015年下半年公司进行了扩产和技术改造,扩产和技术改造使产能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3、公司实行了新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措施,加强了成本控制,提高了内部运营效率和员工的积极性。预增159.58万2016-01-29
2015-12-31每股收益预计2015年1-12月每股收益:0.84-0.92元,同比上年增长:389%0.84~0.921、公司在稳定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加大对手机终端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力度,并成功转化为产品量产,自动化设备业务快速增长;2、2015年下半年公司进行了扩产和技术改造,扩产和技术改造使产能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3、公司实行了新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措施,加强了成本控制,提高了内部运营效率和员工的积极性。预增0.182016-01-29
2015-12-31净利润预计2015年1-12月净利润盈利:1,100-12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620.24%1100.00万~1200.00万1、公司在稳定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加大对手机终端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力度,并成功转化为产品量产,自动化设备业务快速增长;2、2015年下半年公司进行了扩产和技术改造,扩产和技术改造使产能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3、公司实行了新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措施,加强了成本控制,提高了内部运营效率和员工的积极性。预增159.58万2016-01-29
2015-12-31主营业务收入预计2015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10,474.6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86.20%1.05亿1、公司在稳定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加大对手机终端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力度,并成功转化为产品量产,自动化设备业务快速增长;2、2015年下半年公司进行了扩产和技术改造,扩产和技术改造使产能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3、公司实行了新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措施,加强了成本控制,提高了内部运营效率和员工的积极性。预增3659.90万2016-01-29

转至利和兴(301013)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