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兴制药(688136)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4-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约:3,300万元。 | 3300.00万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扭亏为盈,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海外市场,公司加速推进“海外商业化”战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的获批上市为契机,迅速打开并深化了欧盟市场,海外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超60%,为公司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内市场,公司持续深化区域市场战略,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精准营销策略,不断拓宽销售网络,全年国内市场营业收入呈现稳健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细分市场地位。公司聚焦降本增效,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产品生产成本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变动主要系公司收到政府相关补贴及持有的私募基金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 扭亏 | -201207200.00 | 2025-01-18 | 2024-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3,000万元。 | 3000.00万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扭亏为盈,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海外市场,公司加速推进“海外商业化”战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的获批上市为契机,迅速打开并深化了欧盟市场,海外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超60%,为公司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内市场,公司持续深化区域市场战略,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精准营销策略,不断拓宽销售网络,全年国内市场营业收入呈现稳健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细分市场地位。公司聚焦降本增效,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产品生产成本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变动主要系公司收到政府相关补贴及持有的私募基金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 扭亏 | -190290300.00 | 2025-01-18 | 2023-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约:20,2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10,500万元左右。 | -202000000.00 | 2023年,公司稳步推进“海外商业化”战略,坚持产品引进常态化,已累计引进10款产品,在自免领域、抗肿瘤领域、代谢病领域形成丰富的产品组合;引进产品的海外上市注册、GMP核查认证等工作顺利推进,预计白蛋白紫杉醇、英夫利西单抗、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等产品将陆续在2024年开始海外上市销售。公司部分产品参与区域集采,相关产品销量保持增长,在国内细分市场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公司通过强化全业务流程的精益管理,销售费用、生产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多个研发项目临床试验稳步推进,研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及财务费用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主要系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增长。 | 增亏 | -96602300.00 | 2024-02-24 | 2023-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9,000万元,同比上年降低9,970万元左右。 | -190000000.00 | 2023年,公司稳步推进“海外商业化”战略,坚持产品引进常态化,已累计引进10款产品,在自免领域、抗肿瘤领域、代谢病领域形成丰富的产品组合;引进产品的海外上市注册、GMP核查认证等工作顺利推进,预计白蛋白紫杉醇、英夫利西单抗、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等产品将陆续在2024年开始海外上市销售。公司部分产品参与区域集采,相关产品销量保持增长,在国内细分市场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公司通过强化全业务流程的精益管理,销售费用、生产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多个研发项目临床试验稳步推进,研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及财务费用增加所致。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主要系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及理财收益增长。 | 增亏 | -90295200.00 | 2024-02-24 | 2022-12-31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2年1-12月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上年降低4,500万元左右。 | 4941.16万 | 报告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系:1、2022年年底,公司发货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受新冠疫情感染、物流配送滞后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货物验收环节出现延迟,部分收入确认滞后,影响毛利额约5,500万元。2、公司大力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快速推进研发项目,已有多个研发项目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报告期内研发费用预计约19,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超50%,增加约7,000万元。3、报告期公司加强市场渠道建设,快速推进引进产品海外注册,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比增加约6,500万元。4、经初步测算,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下降约4,500万元。主要系持有的私募基金份额上年同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745.80万元,基数较高。 | 不确定 | 4941.16万 | 2023-01-31 | 2022-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8,000万元至11,000万元。 | -110000000.00~-80000000.00 | 报告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系:1、2022年年底,公司发货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受新冠疫情感染、物流配送滞后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货物验收环节出现延迟,部分收入确认滞后,影响毛利额约5,500万元。2、公司大力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快速推进研发项目,已有多个研发项目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报告期内研发费用预计约19,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超50%,增加约7,000万元。3、报告期公司加强市场渠道建设,快速推进引进产品海外注册,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比增加约6,500万元。4、经初步测算,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下降约4,500万元。主要系持有的私募基金份额上年同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745.80万元,基数较高。 | 首亏 | 4705.23万 | 2023-01-31 | 2022-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00万元至10,500万元。 | -105000000.00~-75000000.00 | 报告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系:1、2022年年底,公司发货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受新冠疫情感染、物流配送滞后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货物验收环节出现延迟,部分收入确认滞后,影响毛利额约5,500万元。2、公司大力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坚定加大研发投入,快速推进研发项目,已有多个研发项目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报告期内研发费用预计约19,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超50%,增加约7,000万元。3、报告期公司加强市场渠道建设,快速推进引进产品海外注册,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比增加约6,500万元。4、经初步测算,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下降约4,500万元。主要系持有的私募基金份额上年同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745.80万元,基数较高。 | 首亏 | 9646.39万 | 2023-01-31 | 2020-12-31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12月营业收入:113,122.80万元至125,030.46万元,同比上年变动:-5%至5%。 | 11.31亿~12.50亿 | -- | 续盈 | 11.91亿 | 2020-12-11 | 2020-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5,121.98万元至16,710.09万元,同比上年变动:-5.60%至4.32%。 | 1.51亿~1.67亿 | -- | 续盈 | 1.60亿 | 2020-12-11 | 2020-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181.98万元至16,780.09万元,同比上年变动:-5%至5%。 | 1.52亿~1.68亿 | -- | 续盈 | 1.60亿 | 2020-12-11 | 2020-09-30 | 营业收入 | 预计2020年1-9月营业收入:86,245万元至90,5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0%-5.00%。 | 8.62亿~9.06亿 | 受新冠疫情影响,患者尽量减少去医院的治疗频次,同时疫情期间公众普遍戴口罩等原因,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下降明显,医院部分科室如儿科、消化科、呼吸科门诊量下滑,需求恢复较慢,导致公司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α1b、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在医院销量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预计2020年1-9月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30%;上述主要因素导致公司2020年1-9月的业绩较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小幅下降。目前,公司采购、生产、销售及日常运营均处于正常状态,新冠疫情影响正在逐渐消退,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销售正在逐步恢复,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 | 略增 | 8.62亿 | 2020-09-21 | 2020-09-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0,600万元至11,8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00%-10.27%。 | 1.06亿~1.18亿 | 受新冠疫情影响,患者尽量减少去医院的治疗频次,同时疫情期间公众普遍戴口罩等原因,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下降明显,医院部分科室如儿科、消化科、呼吸科门诊量下滑,需求恢复较慢,导致公司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α1b、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在医院销量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预计2020年1-9月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30%;上述主要因素导致公司2020年1-9月的业绩较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小幅下降。目前,公司采购、生产、销售及日常运营均处于正常状态,新冠疫情影响正在逐渐消退,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销售正在逐步恢复,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 | 略减 | 1.19亿 | 2020-09-21 | 2020-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0,651万元至11,83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00%-10.00%。 | 1.07亿~1.18亿 | 受新冠疫情影响,患者尽量减少去医院的治疗频次,同时疫情期间公众普遍戴口罩等原因,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下降明显,医院部分科室如儿科、消化科、呼吸科门诊量下滑,需求恢复较慢,导致公司产品重组人干扰素α1b、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在医院销量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预计2020年1-9月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30%;上述主要因素导致公司2020年1-9月的业绩较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小幅下降。目前,公司采购、生产、销售及日常运营均处于正常状态,新冠疫情影响正在逐渐消退,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销售正在逐步恢复,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 | 略减 | 1.19亿 | 2020-09-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