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中伟股份(300919)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在产业链的位置
  公司的上游行业为公司生产前驱体所需的MHP、高冰镍、低冰镍、镍豆/粉、钴中间品、硫酸锰、氯化钴等原材料。
  公司的直接下游行业主要为正极材料行业,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等。公司专注于锂电池正极
  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与销售,与新能源电池行业上下游的知名公司建立长期且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保证公司主要产品的原材料供给,以及销售规模的持续稳定增长。公司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等优势,与客户之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主要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公司在原材料供应端,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达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以保证供货的及时和稳定。受益于公司与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长期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以及公司持续迭代升级的产品与服务,公司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正极材料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由于与公司合作的大客户多为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对后续扩大产能及经营规模将带来积极影响。2.三元前驱体行业发展概况三元前驱体是制备三元正极的关键材料,其终端市场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工具、3C电子产品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成长形成对上游关键材料三元前驱体的巨大需求。根据 的数据显示,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万辆,同比增长 ,其中中国、欧洲、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949.5万辆、294.8万辆和146.8万辆,累计占全球销量的95%,同比增速分别为37.9%、18.3%和48.0%。2023年三元材料行业进入重塑阶段,随着下游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推动,高镍化、单晶化趋势愈发明确,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高镍单晶产品渗透率已超过50%。整体需求受铁锂对中低端产品替代影响,以及高端车型所使用高镍及中镍高电压材料比例增加导致材料单耗减少,三元材料增速回落,与终端需求高增速产生一定错配, 年全球三元前驱体产量为 万吨,其中中国三元前驱体产量为 万吨,全球市场占比达 ,且CR4集中度达到70.5%,头部集中趋势愈发明显,竞争格局渐趋明朗。3.四氧化三钴行业发展概况四氧化三钴为钴酸锂前驱体材料,最终用于制造钴酸锂电池。钴酸锂是最早商用化的锂电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放电电压高、填充性好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3C电池领域。2023 3C年,受新技术新产品催化,全球手机等 数码类终端产品需求逐渐从周期底部逐渐复苏,带动钴酸锂需求一定提振,根据EVTank的统计,钴酸锂出货量8.0万吨,同比增长2.6%,对上游前驱体材料四氧化三钴需求稳定。4.磷酸铁行业发展概况磷酸铁最主要的下游应用方式就是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基于磷酸铁锂电池极佳的安全性和成本优势,其在动力电池市场的装机量逐步上升,同时储能行业的迅速发展也为磷酸铁锂带来巨大需求空间。根据EVTank的统计, 年度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 万吨,同比增长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整个正极材料中的市场份额达到66.1%,下游市场大幅增长的需求助力磷酸铁行业快速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受益于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增长,公司现有电池材料体系(镍系、钴系、磷系、钠系)产品合计销售
  量超27万吨。公司围绕“技术多元化、发展全球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生态化”的“新四化”战略,以技术和产品为纽带,坚持“客户导向、服务经营”理念,确保了公司产能的持续释放,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实现公司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及产业一体化比例的提高,共同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 亿元,同比增长12.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656亿元,同比增长26.15%,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报告期,为实现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公司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全球化、一体化、保交付公司加速产业链一体化持续纵向延伸,海外产能布局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强强联合、资源整合,新能源材料产业与资源端有效耦合,延伸产业链上游打造一体化项目。为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对新能源电池材料迅速增长的需求,公司因势利导,全面推动“全球化”战略,通过原料全球供应和材料全球制造,形成安全稳定的供应链和全球范围的批量交付能力。在国内业务稳扎稳打的同时,公司不断拓展海外产业布局,更好地服务全球市场。公司在国内宁乡、铜仁、钦州、开阳建立四大千亩级产业基地;在海外,公司加速在印尼的前后端冶炼的一体化布局,建立印尼莫罗瓦利、纬达贝、南加里曼丹、北莫罗瓦利四大原材料生产基地,镍资源在建及建成资源粗炼端建设产能达19.5万金属吨。同时韩国、摩洛哥等产业基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逐步完善全球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报告期,在韩国,公司与POSCO签署合作协议,规划建设5万金吨电池级硫酸镍和11万吨前驱体材料,用于满足超过120万辆电动汽车电池装置需求,此为行业首家“镍+前驱体”合资项目,亦是公司打造的首个海外精炼及前驱体一体化产业基地,为共同应对全球供应链的波动,提升中韩两国在全球电池材料产业中的竞争力;在摩洛哥,公司与非洲最大的私人投资基金之一AIMada签署合作协议,在摩洛哥成立合资企业,共同建设集三元前驱体一体化、磷酸铁锂一体化、黑粉回收工厂和摩洛哥中国绿色能源工业园区,实现年产 万吨三元前驱体、年产 万吨磷酸铁锂及年处理 万吨黑粉回收,满足欧洲、北美的新能源汽车电池装车需求;在冶炼端,公司采用冰镍一体化工艺建设的翡翠湾项目、德邦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全部达产后年产5.5万金吨低冰镍,实现镍资源自供率提升,保障原材料的稳定、安全供应;公司开创新的低冰镍制备高冰镍的技术路线,全球首条低冰镍制备高冰镍OESBF产线在公司钦州产业基地正式进入工艺优化与产能爬坡阶段,实现从资源端到材料端产业链的全线贯通,成功拉通“红土镍矿-低冰镍-高冰镍-硫酸镍-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全产业链;在循环回收端,公司不断完善循环回收体系,在贵州铜仁建立回收产业基地,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产业链闭环,成为全国为数不多获得“再生利用”、“梯次利用”双资质的回收企业。2.优布局、拓市场、聚合力提升服务价值,巩固行业地位。随着新能源时代变革需求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受到市场热捧,下游客户市场需求逐年提升,核心客户特斯拉、LG化学、厦门钨业、当升科技、L&F等国际、国内客户需求亦大幅提升,成为公司产品出货增速的有力保障。公司持续跟踪市场需求,重点做好市场客户的维护和开拓,不断拓展公司多元、多层次客户,有效利用公司产业链延伸加强与客户的合作粘性,提升服务价值,巩固行业地位,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提升。公司与韩国LG化学、特斯拉等客户续签长期购销合同或供货协议,深化与绑定合作,公司现有电池材料体系产品年度出货量超过27万吨,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3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市占率为27%,蝉联行业成为西欧地区首批运营电池回收工厂的企业,打通在欧洲的锂电池供应链闭环,并在欧洲市场建立完整的、可持续的回收解决方案。同时,公司还与蜂巢能源、GLCRecycle等知名循环回收公司牵手合作,打造绿色闭环电池循环经济,加速布局新能源国际回收业务。3.搭体系、攻技术、多元化坚持研发创新驱动,持续提高研发投入,研发成果高效转量产。公司推进磷系、钠系项目建设,迈入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四大产品矩阵新阶段,搭建起多材料研发体系、多材料产业化、规模化的制造体系以及全面协同客户需求的服务体系。首先,追踪下游市场及客户需求建立前瞻性研发方向,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突破,研发符合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其次,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平台,加快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并加强产学研合作、产业链合作等方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层次、高规格研发团队,持续提升技术服务生产能力。另外,加强现有材料机理及结构性的优化,并加深产品及资源冶炼工艺的研发投入及技术储备,助力公司前沿技术突破、产品结构优化、多元化材料体系打造及丰富资源保供手段,服务公司战略发展。在产研合作层面,公司与中南大学红土镍矿氢冶金产学研合作签约,携手打造零废、低碳、绿色材料;在研发投入层面,公司产品工艺、技术研发团队人员由去年同期不到1000人增长到今年超过1600人,有效形成多材料体系、多工艺体系、多产品体系的综合性研发机构;设备研发涵盖前驱体智造、资源粗精炼多产业链工艺段,针对产线自动化、产线自控化、BIM设计等研发方向,提升公司整体生产效率、工程化效率;在产品研发层面,公司无钴单晶产品、多款8规模量产化,公司钠电前驱体在元素分布度、XRD检测数据、结晶度等多项指标上均达到行业前沿水平;公司加大前瞻性技术研发投入及结合客户需求,开发与固态电池健链的前驱体制造技术,解决基于固态电池所用前驱体在结构和强度等方面的特定要求;在产品结构层面,公司三元前驱体高系产品(8系及以上)出货量超13万吨,高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4.抓品质、提运营、增效能贯彻“品质优先,技术先行”的服务精神,夯实品质基本功,不断提升产品性能,持续改进异物及金属颗粒控制,有效提升公司产品合格率。坚持“客户满意”的质量原则,加强质量文化建设,践行“三零原则”和“五不放过原则”,推动产业基地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品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以精益管理推动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以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推动完善和优化精益管理制度、自动化流程体系,建立全流程的数字追溯体系,实现复杂工艺的精益化控制,确保产能与效率的双提升。报告期,公司将“运营数字化”提升至公司发展战略高度,通过搭建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富有特色的敏捷数字运营体系,持续推进决策、研发、制造、经营、服务五大数字化,提升数字化能力,全流程赋能运营管理,实现决策精准科学、组织高效联动、模式快速复制。公司积极响应贯彻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政策,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不断加深新能源材料行业数字化的理解,系统性地规划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公司对现有车间、设备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同时对新建项目采用国际先进工艺、技术、设备,保持新能源材料生产制造优势,实现产品品质性能提升,持续改进异物及金属颗粒控制,有效提升公司产品合格率,确保产品合格率根据产品序列的不同,始终保持整体合格率≥95%。在2023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中,公司子公司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元前驱体智慧工厂成功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5.重激励、筑平台、揽人才高效人力资本支撑,打造高价值平台,搭建“人才+平台+激励”的激励体系,以战略与业务为导向,外引内培,从组织建设、人才发展、体系支撑及价值评估等多维度并行以打造具有可持续强竞争力的团队,树立具有长期价值的愿景使命,并优化价值评估和激励分配策略,激发存量及增量员工活力和企业认可度,为公司高速发展强根固基。报告期,公司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员工跟投计划等,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公司实施的多维度股权激励计划,人员覆盖范围广,采取营业收入考核与利润考核模式,制定合理业绩目标,充分激励员工,彰显企业发展信心。同时,随着公司全球化进程加速,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才的布局和人才梯队建设,全力打造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人才团队。6.促分享、履职责、可持续公司坚持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严格执行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及利润分配政策,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统筹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持续提升股东回报水平,落实打造“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在不断提升公司内在价值的同时积极回馈股东,让投资者充分享受企业发展成果。公司自2020年上市以来,每年坚持进行利润分配,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逾3亿元,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公司积极推进股份回购,截止2023年度末,回购金额累计约1.81亿元(含交易费用),共回购公司股份339.33万股。“公司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生产绿色、环保、节能的产品。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公司秉承求实自律、卓越共赢、和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公司升级ESG战略,确定“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健康保障、优质产品”四大可持续发展目标支柱,全面推进绿色制造,致力为全球提供零废、低碳、可循环的新能源材料。从研发、生产、经营等各方面全力推进绿色低碳,源源不断为社会提供绿色新能源材料;在产业基地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升级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体系,实施智能化、数字化;建立废旧电池循环回收体系,实现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报告期,公司在高品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掺杂型镍钴氢氧化物、窄分布球形镍钴三元氢氧化物和混合式镍钴三元氢氧化物制备等关键技术上开展创新,不断实现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绿色制造,公司“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入选贵州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公司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成功,年发电量可达4000万度以上,平均减少3.58万吨碳排放,进入自发自用绿电的时代;公司钦州产业基地目前已成为行业首个运营范围内的“ ”零碳工厂。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三元前驱体 21,733,465,849.14 63.41% 24,627,655,637.99 81.16% -11.75%
  四氧化三钴 2,957,721,856.10 8.63% 3,194,732,133.55 10.53% -7.42%镍产品 3,388,015,084.36 9.89%其他 6,194,019,846.59 18.07% 2,521,353,827.16 8.31% 145.66%分地区中国 20,705,921,486.36 60.42% 20,124,363,045.46 66.32% 2.89%韩国 6,962,064,156.52 20.31% 4,603,069,949.80 15.17% 51.25%其他国家地区 6,605,236,993.31 19.27% 5,616,308,603.44 18.51% 17.61%分销售模式直接销售 34,273,222,636.19 100.00% 30,343,741,598.70 100.00% 12.95%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报告期内上市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海外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30%以上☑适用□不适用三元前驱体 92,779.98 1,044,274.22 按合同约定时间,按时回款 无重大影响四氧化三钴 523.93 8,802.69 按合同约定时间,按时回款 无重大影响镍产品   101,260.63 按合同约定时间,按时回款 无重大影响其他   202,392.57 按合同约定时间,按时回款 无重大影响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三元前驱体 21,733,465,849中国 20,705,921,48652 5,733,558,689.31 5,584,456,843.直接销售 34,273,222,636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产品或业务相关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适用□不适用公司自成立以来,依靠多年对锂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行业的投入和技术积累,利用完备的产业化平台,以及与各类顶级高校的合作开发,较快地建立现代化的自主研发体系。公司在已有高镍丰富研发积累下,快速推进以中镍高电压单晶/类单晶/多晶等方向的新研发突破,组织人力、财力、物力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基于共沉淀法最为合成基础最终形成多项核心技术,主要如下:
  (1)高电压性能取向的单晶方向前驱体合成技术,采用间歇式共沉淀工艺,独特造核配方,获得超高球形度、分散
  性和高结晶度的初始晶核,并在此晶核基础上,定向结晶生长,获得特殊的形貌、结构和晶体特征,使得烧结过程中极易单晶化,正极材料能具备极低的位错、缺陷,该材料在高电压、长循环方向具备明显优势。
  (2)针对行业新的类单晶发展方向,开发了特有的复合颗粒结构组合,使得颗粒内部层错、缺陷极低且极易烧结时
  Li渗透,颗粒外层具备高结晶度、不易熔融的特征,正极材料继承后可获得理想的类单晶结构,实现高电压下Li传输容量发挥和结构稳定,在中镍高电压方向同时兼顾了容量、循环优势;(3)新开发的超低成本的单晶方向前驱体合成工艺路线,兼顾CSTR的超高产能,同时还能实现BATCH法的形貌结构设计,制备出定制化的特定PSD分布,无微粉裂球,易单晶化形貌结构和高结晶度晶体颗粒,该合成工艺路线,解决高电压单晶产品无法兼顾性能和成本的关键问题。
  (4)多级串联组合共沉淀技术,不同顺序反应釜对颗粒不同阶段进行定制化合成,并分段设计不同工艺的设计,实
  现了前驱体从内到外可以高效率、高产能、高定制差异化的设计不同梯度浓度、不同结构、形貌、不同掺杂元素的组合,使得该工艺产品能同时兼顾综合性能如高电压、高容量、高压实、长循环、高倍率、低直流内阻的兼顾。
  (5)新开发的高电压性能取向多晶前驱体合成技术,在大量试验基础上确定最优条件,使得前驱体多晶颗粒具备特
  殊结构,在保留了多晶特征晶界的前提下,还能获得极高的颗粒强度,同时其晶体具有极高的结晶度,使得前驱体在极高温度下烧结时能兼顾极少位错、缺陷和多晶晶界,性能上既能兼顾高电压所需的稳定性,又能充分释放高容量。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销售收入30%以上产品的销售均价较期初变动幅度超过30%的□适用 ☑不适用三元前驱体(吨) 280,250.00 45,000.00 79.50% 222,791.68四氧化三钴(吨) 24,400.00   76.12% 18,572.28磷酸铁(吨)   200,000.00   42,828.40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3年2022年 同比增减
  锂电正极前驱体材料 销售量 吨 272,553.88 216,228.84 26.05%生产量 吨 284,192.36 233,365.53 21.78%库存量 吨 39,271.38 27,632.90 42.12%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三元
  前驱
  体 客户   452,45
  0.32 452,45
  0.32   452,45
  0.32 452,45
  0.32 账期
  内回
  款,无超期 是 否 否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以直接材料为主,较上年下降3.58%。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所需的直接材料主要包括冰镍、镍钴中间品、精制氢氧化钴、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锰和氯化钴等。报告期内,公司直接人工主要为生产员工的薪酬;制造费用主要包括间接生产人员薪酬、水电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和运费等。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详见本报告“第十节财务报告九、合并范围的变更”。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化发展,销售人员薪酬、差旅费等增加所致。管理费用 849,231,072.89 555,416,644.49 52.90% 主要系随着公司一体化与全球化发展,管理人员薪酬、差旅费等相应有所增加所致。财务费用 606,343,300.01 501,918,932.12 20.81% 主要系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融资规模增加,本期利息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 1,055,686,488.24 929,163,689.26 13.62% 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增加,研发材料消耗增加所致。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三元前驱体***型镍钴锰氢氧化物技术研发 本项目对设备和工艺进行高度匹配优化,通过优化造核和团聚过程,使得最终制备出超小粒度,有效提高高镍产品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完成量试阶段开发认证,工艺固化,满足转产条件 粒度分布均匀,团聚少,颗粒一致性高,结晶性好,有效提高容量和倍率性能。 在高镍单晶方向上,能够在镍含量达到上限时,继续提高容量,满足客户对高容量、高倍率的需求,为行业产品技术更新迭代提前进行技术储备,未来能够更快的占领相关市场,丰富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线。三元前驱体***型镍钴锰氢氧化物技术研发 本项目是4.4V高电压单晶前驱体,通过掺杂和包覆不同元素,实现循环和阻抗的改善,有效改善深度充放电下的结构稳定性。 量产阶段 粒度分布均匀,团聚少,颗粒一致性高,掺杂元素均匀分布,核层与壳层无明显结构分层。 首款4.4V高电压单晶前驱体产品,为后续继续突破4.45V、4.5V、4.55V高电压单晶前驱体项目提供方向指引和技术储备,未来能够更快的占领相关市场,丰富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线。三元前驱体***型镍钴锰氢氧化物技术研发 本项目是4.5V高电压单晶前驱体,通过比例、粒度分布和结构的优化,有效改善深度充放电下的结构稳定性。 完成中试认证,正在进行降本优化 粒度分布均匀,团聚少,形貌孔隙均匀,结构强度高,加工性能好。 首款4.5V高电压单晶前驱体产品,是对极致高电压方向的工艺突破,未来能够更快的占领相关市场,丰富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线。三元前驱体***型镍锰铝氢氧化物技术研发 本项目是针对固态电池项目的前驱体开发项目,通过对前驱体结构优化,包括对放射状、孔隙、表面平整度、球形度等方面的优化,实现锂离子传导效率提升,在与固态电解质接触过程的压实密度提升,使得前驱体在保持性价比过程中,能完美适配固态电池需求。 完成量试阶段开发认证,工艺固化,满足转产条件 球形度好,孔隙均匀,表面平整度高,压实密度高,满足固态电池的加工需求和电性能需求。 首款即将量产的适用于固态电池的三元前驱体产品,为行业产品技术更新迭代提前进行技术储备,未来能够更快的占领相关市场,丰富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线。三元前驱体***型镍钴锰氢氧化物技术研发 本项目是高镍方向上的进一步技术突破,通过结晶速率优化,实现了大孔隙、高孔隙率的内密外松结构,在容量发挥保持相同水平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循环性能。 完成量试阶段开发认证,工艺固化,满足转产条件 球形度好,大孔隙,内密外松结构,结晶性好,有效改善循环性能。 常规高镍前驱体产品的下一代产品,在满足高容量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循环性能,为后续改善高温循环和存储方向上提供技术储备,来能够更快的占领相关市场,丰富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线。三元前驱体***型镍钴 本项目是用于超高镍 完成中试首轮认证, 合适的孔隙和放射状 首款超高镍极致高容锰氢氧化物技术研发 极致高容量项目的前驱体,通过满足合适的循环、倍率、存储性能上,追求并达到极致高容量。 正在进行持续优化 结构,合适的结晶速率,以达到极致高容量的目的。 量产品,为整个行业的容量上限设立标杆,使得公司在国内多晶市场,站稳第一梯队,来能够更快的占领相关市场,丰富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线。一种高压实型无水磷酸铁***产品开发 本项目采用液相沉淀法,通过产品配方开发及工艺优化,制得一次小颗粒均一且二次颗粒疏松多孔无水磷酸铁产品。材料一次颗粒高活性及嵌锂通道完整,使正极材料具备更高的粉体压实密度及放电容量,倍率性能良好。 完成量试阶段开发,样品通过客户认证,满足转产条件 产品一次颗粒均一且粒径在60-120nm,二次颗粒的孔隙均一且完整,D50=3-6μm,TD>0.8g/cm3,BET=8-10m2/g。 该产品可实现成本不增加,兼容更高粉体压实密度及高放电容量,成为公司在市场上主导的高压实密度型磷酸铁产品。一种倍率型无水磷酸铁***产品开发 本项目采用液相沉淀法,通过产品配方开发及工艺优化,制得一次小颗粒均一分散且二次颗粒疏松多孔无水磷酸铁产品。材料铁磷比高,一次颗粒完整均一且独立分散,使正极材料加工研磨性优,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粉体压实密度及良好得放电容量、倍率低温性能。 完成量试阶段开发,样品通过客户认证,满足转产条件 产品一次颗粒均一且粒径在80-150nm,二次颗粒的孔隙均一且完整,Fe/P>0.975,D50=3-6μm,TD>0.8g/cm3,BET=8-10m2/g。 该产品可实现成本不增加,兼容较高粉体压实密度及良好的容量、低温、倍率放电特性,成为公司在市场上主导的功率型磷酸铁产品。一种均相共沉淀磷酸锰铁***新产品开发 本项目采用均相共沉淀法,通过产品配方开发及工艺优化,制得元素分布均一,Mn/Fe比例稳定可调控,结晶强度较高,热稳定性良好的无水磷酸锰铁产品。 完成量试阶段开发,满足转产条件 产品Mn/Fe元素均一,Mn/Fe=5:5-7:3,M/P>0.96,D50=5-10μm,TD>1.0g/cm3,BET=8-10m2/g。 该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品质稳定、正极材料放电电压平台及容量高优点,是公司进入磷酸锰铁锂市场的重要产品。三代高压实LFP产品开发 本项目采用高温固相法,通过产品配方开发及工艺优化,使用碳热还原合成具有高压实密度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处于小试公斤级样品开发认证阶段 产品一次粒子碳包覆均匀,分散性好,无明显团聚,D50=1.15±0.4μm;
  BET=11-14m2/g;碳含量:1.35±0.2%;压实密度:≥2.50g/cm30.1C首次放电克容量157±3mAh/g;0.1C首效≥96%;1C放电克容量≥135mAh/g。 可实现在较低的成本下生产品质稳定、高压实密度、高能量密度的特性的产品,在磷酸铁锂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是公司进入动力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的重要产品。LMFP产品开发 本项目针对纳米化磷酸锰铁锂正极产品开发,采用水相混合加高温固相法制备,通过产品配方开发、碳结构包覆优化、体相掺杂、工艺调节及优 实验室小试进行 产品结晶性好,碳包覆均匀,掺杂元素分布合理,压实密度>2.3g/cm3,0.1C放电比容量>150mAh/g。 4.5V高电压磷系正极产品,成为公司在市场上主导的纳米级磷酸锰铁锂产品,丰富公司磷系产品组成,适应市场上新型的电芯需求。化,高效发挥出Mn元素高电压下的物化性能,开发出高性能纳米级产品。一种高掺铝型大颗粒四氧化三钴***研发与应用 通过优化共沉淀的反应工艺,生产设备升级及一体化系统应用,使得Al掺杂量提高的同时,分布均匀性进一步提升。提高钴酸锂正极材料在超高电压时的结构稳定性,减少充放电过程的结构坍塌,从而获得更高的比容量、循环保持率。 完成试生产调试,样品通过客户认证,满足转产条件 产品铝掺杂量在1.0%,铝分布均匀,无偏析;粒度分布均匀,无团聚;颗粒一致性高,无裂球、碎球,解决了高振实密度下,颗粒易开裂、碎球的技术难题 更高铝掺杂量的产品可将钴酸锂材料的电压平台提升至4.53V,是公司在4.53V市场上的重要产品。一种超高掺铝大颗粒四氧化三钴***新产品开发 通过优化合成工艺,提高设备参数控制精度,保证铝均匀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铝掺入量(≥1.1%),提高钴酸锂材料的电压平台及稳定性,填补技术空白。 完成试生产调试,样品通过客户认证,满足转产条件 产品铝掺杂量≥1.1%,铝分布均匀,无偏析;颗粒一致性高,无裂球、碎球;结构致密,孔隙分布均匀。 目前公司能够量产的高掺铝研发项目之一,高掺铝量能够满足客户更高高电压平台需求,为行业产品技术更新迭代提前进行技术储备,未来能够更快的占领相关市场。一种***型超高掺铝小颗粒四氧化三钴产品开发 工艺、设备进行升级,开发出连续生产合成工艺,制得掺铝量高(≥1.1%)、铝分布均匀,同时球形好、结构致密的小颗粒四氧化三钴产品,进一步提高材料倍率性能与安全性;使用新型浓缩设备,极大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完成量试阶段开发,满足转产条件 产品掺铝量≥1.1%,铝分布均匀;形貌为类球型,粒度分布均匀;理化指标达到客户要求。 通过开发铝元素分布均匀、表面形貌规则、球形度好、振实密度高的小颗粒四氧化三钴,得到耐过充、循环容量保持率高、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好的高倍率钴酸锂,有利于公司在下一代前驱体行业中抢占先机。
  5、现金流
  ☑适用□不适用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85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49.54亿元,净流入增加188.53%,主要系营收规模扩大,加大回款管理,销售回款增加;同时持续加强存货周转,优化库存管理,采购付款
  减少所致;
  2023年,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44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公司投资现金流净额-117.75亿元,净流出减少18.10%,主要系公司购建资产投资减少所致;
  2023年,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19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公司筹资现金流净额233.93亿元,净流入减少89.23%,主要系经营现金流改善,筹资现金流减少所致。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不适用
  出。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423,821.43 0.23% 主要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否资产减值 -202,678,181.33 -8.52% 主要为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否营业外收入 20,444,087.91 0.86% 主要为赔偿款收入和罚没收入。 否营业外支出 19,304,311.20 0.81% 主要为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捐赠支出。 否其他收益 579,679,279.79 24.36% 主要为收到及当期摊销的政府补助。 否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加强资金管理,有效控制资金存量储备所致。应收账款 3,752,892,890.存货 7,929,072,896.强存货周转,优化库存管理所致。投资性房地产   0.00%   0.00% 0.00%长期股权投资 2,175,681,475.致。固定资产 13,982,467,615建,本期部分产线完工转固所致。在建工程 10,077,627,685建项目投入所致。使用权资产 17,340,192.58 0.03% 23,159,381.55 0.04% -0.01%短期借款 3,520,660,232.借款结构所致。合同负债 169,248,450.38 0.27% 86,424,439.60 0.16% 0.11%长期借款 13,832,291,109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不适用资产的具 形成原因 资产规模 所在地 运营模式 保障资产安全性的 收益状况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 是否存在重大减值体内容         控制措施   资产的比重 风险PTNadesicoNickelIndustry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60% 642575.90万元 印尼 控股子公司 财务监督、内控制度约束及委托外部审计 -9832.43万元 23.01% 否说明 项目处于建设期。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其他变动的内容:主要系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转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情况详见本报告第十节财务报告/七、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31、所有权或使用权
  受到限制的资产。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元
  项目
  一期 自建 是 锂离
  子电
  池材
  料 487,05
  6,795.
  53 4,292,
  082,55
  1.53 以募
  集资
  金为
  主 项目
  建设
  月25
  日 详见
  公司
  于2021年6
  月25
  日在
  巨潮
  资讯
  网披
  露的
  《中
  伟股
  份2021年度
  向特
  定对
  象发
  行股
  票预
  案》
  等文
  件。
  印尼
  基地
  红土
  镍矿
  冶炼
  年产6万金
  吨高
  冰镍
  件。
  贵州
  西部
  基地
  年产8万金
  吨镍
  锍精
  炼硫
  酸镍
  项目
  (高到
  硫) 自建 是 锂离
  子电
  池材
  料 206,83
  9,770.
  25 545,77
  9,749.
  56 以募
  集资
  金为
  主 项目
  建设
  月11
  日 详见
  公司
  于2022年6
  月11
  日在
  巨潮
  资讯
  网披
  露的
  《中
  伟股
  份2022年度
  向特
  定对
  象发
  行股
  票预
  案》
  等文
  件。
  广西
  南部
  基地
  年产8万金
  吨高
  冰镍
  件。
  基地
  年产
  20万
  吨磷
  酸铁
  件。
  合计 -- -- -- 2,325,465,499.04 9,711,480,66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1)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不适用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无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为规避和防范主要原材料、产品价格及外汇汇率波动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按照一定比例,针对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原材料、产品及外汇开展套期保值、远期结售汇业务,业务规模均在公司实际业务规模内,具备明确的业务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商品及外汇套期保值衍生品合约和现货盈亏相抵后的实际损益金额合计为3,460.10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从事套期保值业务的金融衍生品和商品期货品种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原材料、产品和外汇相挂钩,可抵消现货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价格风险的交易活动,实现了预期风险管理目标。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自有及自筹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一、风险分析公司开展外汇及商品套期保值均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以具体经营业务为依托,以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为目的,不进行以套利、投机为目的交易。但是进行套期保值业务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1.市场风险:期货行情易受基差变化影响,行情波动较大,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价格变动幅度不同,可能产生价格波动风险,造成套期保值头寸的损失。2.资金风险:行情急剧变化时,可能造成资金流动性风险,甚至因为来不及补充保证金而被强制平仓,带来实际损失。3.内部控制风险:套期保值交易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可能会产生由于内控体系不完善造成的风险。4.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在套期保值周期内,可能会由于原材料、产品价格周期波动,场外交易对手出现违约而带来损失。5.技术风险:由于无法控制或不可预测的系统、网络、通讯故障等造成交易系统非正常运行,使交易指令出现延迟、中断或数据错误等问题,从而带来相应风险。
  

转至中伟股份(300919)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