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融软件(83079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06-30 | 信息来源 | 2024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按照董事会的要求,积极推进和落实各项经营工作,并对市场和客户的情况及时做出反应,快速动态地调整相关经营和管理措施。报告期内,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商业银行加快构建以数字化为引擎,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场景多点散发的经营模式。数字金融场景应用也覆盖普惠金融、营销模式、供应链金融、交易银行、对公经营管理中台建设、零售业务等多个维度。同时商业银行的“信创”工作逐步进入高潮期,开始从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向以鸿蒙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领域扩展。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大语言模型技术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商业银行在积极拥抱大语言模型技术突破的同时,也加大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力度,加大了大语言模型技术在商业银行实用化应用场景的探索和应用。针对商业银行的数字化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层重点组织推进了以下事项:一是持续稳定和扩大存量客户的服务规模,提升存量客户的服务质量。报告期内,公司与已有客户的业务合作持续深入,不断提升对存量客户的服务质量。公司在继续深化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银行在长期持续性软件交付服务方面合作的同时,还持续加大对中国农业银行、中银消费金融等上年新增客户服务力度。同时,公司积极组织专业团队,对合作银行的业务进行深度分析,依托公司场景与产品研究、新技术研发的优势,可有效满足合作银行在业务的数字化咨询、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运营等各方面的需求,提升存量客户的服务质量,使公司与合作银行的业务规模和范围有效扩大,保障了公司业务的持续性、稳定性。二是持续拓展大型金融机构客户,进一步提升对大型银行的覆盖。公司服务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客户已覆盖了国内20家之中的15家,资产过万亿的银行客户已覆盖了国内33家中的22家。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布局相关的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加大数字金融相关产品的研发,为持续拓展大型商业银行做好技术和服务能力的准备,积极寻求大型商业银行的合作机会。三是持续加大在信创方面的业务投入,做好信创相关技术和人员的储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度参与金融信创及其产业生态建设,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四大板块继续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在基础硬件方面,向众多商业银行提供符合自主可控要求的信创硬件,涉及麒麟、海光服务器及 PC服务器,防火墙、交换机及光纤交换机、负载均衡、网络性能监控、防火墙等网络设备,数据仓库及双录等业务系统存储设备、录音录像管理系统 GPFS节点服务器等。公司对商业银行的信创基础硬件服务,与软件服务能力相互支撑,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解决方案;在基础软件方面,公司加入华为 openGauss社区,同时依托成熟的产品体系和实施方法论,持续在某大型商业银行的新一代企业级统一开发平台的建设、某大型商业银行信创分布式开发项目、某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云多芯”技术架构信创云转型建设项目,在基于 IaaS、PaaS、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大数据等全栈基础平台云原生相关领域的应用平台云(PaaS)、金融生态云(SaaS)和分行云等关键平台,以及云上应用运行趋势分析、故障秒级预警及诊断方面,与公司重点客户持续开展合作;在应用软件方面和信息安全方面,公司所提供的软件产品和服务坚持适配主流国产化软硬件,已完成与鲲鹏、浪潮、海光、龙芯、统信、麒麟、金仓、达梦等金融信创硬件产品的适配,全面兼容 x86、ARM和 MIPS架构,及鸿蒙操作系统。公司自主研发并向客户提供服务的五款产品已经顺利通过华为鲲鹏技术认证:I2BAP艾融新一代集成生物认证平台 V2.0、I2BAP新一代集成生物认证平台 V4.0通过Kunpeng920兼容性测试认证,艾融网上商城系统软件 V6.0、I2CIS客户信息管理平台V1.0、I2BAP艾融新一代集成生物认证平台V2.0完成华为TaiShan 200系列兼容性测试,均获得华为鲲鹏技术认证证书。公司已先后融入鲲鹏生态、鸿蒙生态、欧拉生态等,并积极布局鸿蒙系统人才培养,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已有1,149人次通过鸿蒙开发资质认证,可以满足公司当前银行客户大规模鸿蒙版电子渠道建设的需求。四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将围绕“大数据+专有模型”和“大语言模型”,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围绕“大数据+专有模型”,公司已建立数智化运营中台、数智化风控中台、对公数字化运营、智能监管报送、大数据风控建模等多维度的产品解决方案,并通过与高校合作国家重点项目“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中的“金融数据合成与智能模型风险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部分的研发,将进一步深化公司在“大数据+专有模型”的技术积累,进一步拓宽“大数据+专有模型”的业务场景和客户服务范围。公司围绕“大语言模型”,基于数字人技术和大语言模型研发的对银行内部使用的“数字金融助手”和对客户使用的“数字金融管家”两种产品,正积极推进相关技术和产品在商业银行的落地。 同时公司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反电信诈骗、智能风控等场景的解决方案,也得到了银行的充分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相关技术与产品在不同金融场景中的落地。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不断提升,为下一步公司以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作为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五是加大数字人民币、人民币跨境支付(CIPS)、智能反诈、企微数字化经营、信创、鸿蒙等相关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的推广力度,并推进营业厅解决方案、高保真数字员工、VR眼神支付等新技术解决方案在商业银行的落地工作。六是完善优化人才结构,持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公司持续优化调整人才结构,加强技术体系建设,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持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鸿蒙技术的培训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已有1,149人次通过鸿蒙开发资质认证。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68.7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83.8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046.1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略增0.23%,主要原因是技术开发收入和成本小幅下降,导致技术开发收入毛利率小幅下降,同时报告期内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但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提升资金使用效能、增加投资收益,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精减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报告期内,公司供应商和客户、销售渠道、成本结构、收入模式、季节性、周期性等对公司经营情况的影响无重大变化。综上,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发展态势总体保持良好,更加聚焦主业,更加聚焦于以“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从客观现实情况及长远发展趋势来看,金融科技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其中鸿蒙适配、信创改造及人工智能应用也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金融科技增长的内生动力,拥有相关技术和产品储备的公司,将会在这一波新的周期里获得更快速的业务增长。 (二) 行业情况 1、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2023年,中国软件行业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多重驱动下,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软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确立了数据利用的一系列基础制度和发展方向。随着数字中国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我国软件业运行态势平稳向好,软件业务收入增长加快,利润总额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和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62,350亿元,同比增长11.5%;软件业利润总额7347亿元,同比增长15.7%。上半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42,224亿元,同比增长12.6%,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7.7%。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6,545亿元,同比增长11.3%,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比重为15.5%;集成电路设计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15.1%;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5,162亿元,同比增长5.8%。展望未来,中国软件行业将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预计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设定的14万亿规划目标,到2028年整体行业的市场规模则将超过20万亿元。随着云计算、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渗透,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仍然有不可估量的前景空间。中国软件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未来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 2、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业数字化发展现状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进的领域,涉及到技术的进步、业务模式的创新、风险管理的强化以及客户服务的优化。从IT投入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规模逐年增加,2019-2022年间,中国银行业 IT投入规模从 1,609亿元增长至3,068亿元,累计增幅和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0.7%和24.0%。这一增长趋势预计将继续,到2025年,IT投入规模预计将达到5,936亿元,较2022年增长93.5%,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6%。快速增长的背后,金融信创的推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金融信创是指在金融领域推广使用国产软件和硬件,以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增强金融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截至2022年底,我国银行的应用软件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 70%以上,超过一半的业务系统开始尝试替换为国产系统。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为国内 IT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风险管理方面,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步成熟,银行在风险管理、金融审计和稽核、商业智能及决策支持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而这些业务相关的IT解决方案成为银行业IT市场中发展最迅速的细分领域。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银行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信贷风险,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银行能够快速识别异常交易、洗钱交易,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客户服务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传统银行的柜台服务已逐渐被网络银行、移动支付、移动银行等服务所取代,依托更加智能化的客户服务平台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满足客户随时随地的金融需求;针对客户网点到店率屡创新低的情况,银行借助线上客户管理体系、客户标签体系和大数据分析,银行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客户细分,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线上服务,采集不同的策略对不同客群展开数字化经营,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数字化营销,通过引入企业微信开展私域运营,加强银行分支行营销人员及数字化运营人员与客户的交流与链接,逐步完善银行的线上数字化经营体系。在技术应用方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中国银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日益加深,人工智能除了在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领域的应用方面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以外,还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模式带来颠覆式的改变;云计算技术使得银行能够灵活地扩展IT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大数据技术帮助银行深入挖掘客户数据,优化营销策略;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中国银行业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尚不健全,表现在国内IT服务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缺乏较强品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企业;缺乏为银行业提供高层次咨询服务;缺乏产品创新、场景创新的能力;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企业和金融科技的竞争压力。未来,随着国家“信创”战略的逐步推进,国内 IT服务商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土 IT服务商的成长空间将会更加广阔。 3、银行业金融科技投资 自2019年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以来,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持续增长。中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正进入以智能化为特征的3.0时代,金融行业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金融服务供给和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并进一步催生了多元化的金融业务需求,为金融科技发展带来新一轮机遇。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金融科技投资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持续加大投入:根据毕马威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银行业展望报告》,近年来银行业不断加大在信息科技和数字化领域的投入,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线上化和自动化水平、数据智能的应用范围和深度都有巨大的进步;银行业自身的科技和数字化人才占比也逐年提升。从机构角度来看,不仅大中型银行持续重视数字化能力提升,中小型区域性银行对信息科技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视更是前所未有。监管政策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强调了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的新阶段。数字化转型: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在对公业务方面,大力支持中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和央企司库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与企业、政府系统的互联互通;在小微金融方面,为中小微客户提供个性化“融资+融智”金融增值服务,打造供应链金融线上服务平台。信创步入高潮:自2020年起,金融信创建设被视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从2020年的试点推进期过渡至2023年的全面建设提速期,金融机构在政策、监管和行业协会的引领下,完成了多批试点工作。替换路径从外围边缘系统向内部核心系统逐渐深入,2023年中国银行业在信创领域的发展呈现出政策支持、试点推进、技术多样化、市场活跃等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金融机构、技术供应商和监管机构共同努力,推动信创建设的深入发展。风险管理:随着金融监管科技的发展,银行业利用监管科技工具来提高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效率,帮助银行自动化监管报告、风险监测和合规检查等流程;在风险管理中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以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建设智能化风险管理系统,有效地识别潜在风险,并提供及时的预警;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监控能力。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科技投资,优化信贷投放结构,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以金融“活水”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综上所述,中国银行业在金融科技投资方面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注重数字化转型和风险管理,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通过金融科技投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4、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最新政策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科技政策,旨在推动金融科技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为了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切实把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数字金融领域提出明确目标,要求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字化服务广泛普及,对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数字化监管架构流程基本建成,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这份规划,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设定了发展目标,确定了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保障措施。规划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坚守为民初心,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旨在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标准,提出到2025年与现代金融体系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金融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显现。《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八部门联合印发的这份通知,明确了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目标和重点,并提出了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包括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旨在引导银行业和保险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这一条例旨在加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确保支付服务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也为金融科技在支付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框架。《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发展质量和水平。《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发布,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旨在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关机构等提供伦理指引。这些政策的出台,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金融科技行业的重视,以及对促进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决心。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1、报告期末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下降87.42%,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增长,销售回款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 2、报告期末应收票据较上年期末增长100.00%,主要原因是个别客户使用了票据的支 付方式,金额较小。 3、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较上年期末增长68.74%,主要原因是部分银行客户付款周期较 长,且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 4、报告期末存货较上年期末增长75.99%,主要原因是部分定制化软件开发项目尚未 验收,受行业收入季节性影响,验收工作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5、报告期末长期借款较上年期末增长951.75%,主要原因是增加使用并购贷款。 6、报告期末其他应付款较上年期末增长30.49%,主要原因是第五期收购款由长期应 付款分类至其他应付款。 7、报告期末长期应付款较上年期末下降100.00%,主要原因是第五期收购款由长期 应付款分类至其他应付款。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报告期内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56.64%,主要原因是公司为提高资金效能管 理,银行贷款增加,因而利息支出增加。 2、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长100.00%,主要原因是本期新增合同资产 计提的减值准备。 3、报告期内其他收益下降78.99%,主要原因是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 4、报告期内投资收益增长1,816.64%,主要原因是公司为提高资金效能管理,陆续购买3.5亿定期及定制化存款,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因而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5、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下降100.00%,主要原因是本期未发生资产处置。 6、报告期内营业外支出下降99.96%,主要原因是本期未发生对外捐赠。 (2) 收入构成 1、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27,468.7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81%。 2、技术开发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0.53%,技术开发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45%,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部分大额项目完成验收,造成今年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同时今年上半年薪资等成本上升造成主营业务成本上升。 3、产品销售及其他收入较上年增长77.90%,产品销售及其他成本较上年上涨61.38%,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的硬件收入较上年同期上涨。 4、技术服务收入较上年增长29.85%,技术服务成本较上年下降23.51%,主要原因是信息服务费收入的增长。 5、华北地区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8.88%,营业成本较上年下降7.55%,主要是本报告期开发收入有所下降所致。 6、华东地区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18.55%,营业成本较上年下降23.52%,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部分大额定制化软件开发项目验收,且其成本率低于公司平均成本率。 7、华南地区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780.57%,营业成本较上年增长1,901.55%,主要是本报告期的硬件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所致。 3、 现金流量状况 1、报告期内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45.66%,主要原因是本期营业收入下降7.81%,同时部分客户付款周期较长,销售回款下降。 2、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76.58%,主要原因是本期购买的定 期存款和定制化存款增加。 3、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47.07%,主要原因是本期偿还的银 行贷款增加。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