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星云股份(30064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
  (二)公司业务模式、市场地位及竞争状况
  1、公司业务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根据市场及客户的需求进行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
  (1)研发模式
  公司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技术前瞻趋势开展研发的创新研发管理体系。公司新产品或新技术开发前,首
  先由市场部进行市场评估和客户调研,然后根据客户需求和技术趋势进行立项;研发部根据立项材料,通过IPD流程开展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实时收集市场、客户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反馈信息,以保证产品及技术的领先性。公司拥有专业高效的研发团队,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掌握了锂电池检测、大功率电力电子测控技术等核心技术,对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采购模式公司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采购管理制度,并确保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循相应制度和流程。公司定期对合格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多项措施控制采购成本。当生产部门收到生产订单时,首先根据物料需求情况制定生产计划;而后生产管理部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提出采购申请,由ERP系统自动生成申请单;最终由采购部通过ERP系统进行分单、下单,与供应商议价后签订采购合同。为满足客户采购周期要求,公司合理控制存货水平,进行适度库存安排。
  (3)生产模式
  公司的主要产品需要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设计、开发和生产,所以产品之间存在差异性,这决定了公司的生产必须采
  用以销定产的柔性生产管理模式。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规模化产品的生产工作,从而促进公司逐步从“定制化设备型企业”发展成为“规模化标准化产品型企业”。这些举措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进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4)销售模式
  公司秉承“成就客户”的理念,立足锂电池行业,深耕现有客户的同时积极开拓新业务板块。公司通过与业内具有
  影响力的企业或机构合作,形成行业示范及引导效应,已在下游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在巩固锂电池检测领域技术优势的同时,积极向新型储能、新型电池技术等业务领域延伸,形成了很好的业务延续性和持续性。、公司市场地位及竞争状况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以检测技术为核心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关键部件专业提供商,业务覆盖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消费及小动力锂电池等多个领域。MES公司以电池仿真测试、电池过程测试及生产制造执行系统( )为核心,向下游的电池制造企业及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电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公司以多年累积的锂电池测试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测控技术为基础开发储能变流器(PCS)系列产品、充电桩及智能电站控制系统,并与锂电池、储能行业头部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向充电运营商等下游客户推广“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系列产品;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福建星云检测与下游电池客户深度合作,为下游客户开展锂电池检测服务;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号召,通过参股公司积极参与充电运营服务、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服务等后服务市场。公司通过十余年在研发、市场、服务等方面的不懈积累,在下游客户中获得了充分信任和认可,业务覆盖目前主流电池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并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向储能等业务领域延伸。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QYResearch发布的《全球充放电测试仪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9》,全球充放电测试仪(ChargeandDischargeTester)前五的核心厂商包括WONIK PNE、ESPECCorp、Chroma、星云电子、ArbinInstruments,表明公司产品得到国内国际客户的广泛好评。公司的技术实力同样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公司是工信部颁发的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同时是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标委动力电池标准工作组、全国电工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锂离子电池制造成套装备标准工作组和工业和信息化部锂离子电池安全标准特别工作组全权成员单位,参与起草了4项关于锂电池检测的国家标准并均已发布实施。公司于2019年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凭借“新能源汽车能源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检测技术及标准体系”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技术创新及行业可比公司
  1、公司技术创新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2023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1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23项,新增外观设计专利授权7项。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688项(发明专利101项,实用新型526项,外观专利61项),软件著作权77项。
  2023年公司相继获得“福建省工业龙头企业”、“福建省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100强”、“福州市软件龙头企业”等荣誉。公司凭借《基于工业互联网动力电池生产智能管控平台》项目入选“福建省工
  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应用标杆企业及重点项目(第二批)”。2023年5月,经过严格评审,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公司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将带动公司在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平台的建设上不断进取,有力推动公司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迈上更高层次。
  2023年,公司锂电池检测及生产设备、储能PCS、充电桩等系列产品入选“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优势产品和技术(第一批)”;“兆瓦级高电压储能变流器”产品成功入选“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第五批参考产品(技术)名单”;“星云电芯自动化成分容测试系统M6U-高速线”获得2023年福州市工业企业优秀创新产品奖二等奖;储能PCS系列产品先后获得、“2023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PCS供应商”、“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百大品牌”等荣誉;公司在充电桩产品上持续发力,先后推出“星云600kW液冷超充桩”、“星云1000V一体式直流快充桩”、“星云V2G(60KW--600KW)分体式充电终端”等新品,充分表明公司的创新能力、研发实力得到多方肯定和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星云检测荣获“2023年度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创新企业(瞪羚企业)”、“2023年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荣誉称号,表明公司在锂电池智能测试解决方案数字化、智能化上不断突破并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全资子公司宁德星云检测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认证”,标志着公司检测业务具备整体领先的管理水平和检测能力,可进一步为电池研发、生产制造、品质性能等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
  2、行业可比公司
  (1)Bitrode(BitrodeLimited)
  必测(美国)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密苏里州,是国际领先的生产电池检测及化成设备的供应厂商之一。主要研发、生
  产电池组、实验室检测设备及相应的配套系统。
  (2)Arbin(ArbinInstrumentsInc.)
  Arbin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城,是一家对储能装置(电池、超电容、燃料电池)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性企业。主要研发、生产电池和储能设备测试系统。
  (3)Digatron(DigatronIndustrie-ElektronikGmbH)
  迪卡龙集团总部位于德国亚琛市,是国际领先的电池检测系统和化成系统的开发生产厂商之一。主要研发、生产各
  类电池检测系统,同时也为其他种类的电能存储设备如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提供高动态测试和负载模拟系统。
  (4)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可科技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国内一家集销售、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锂电池化成分容成套生产设备
  系统集成商,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各类电池充放电设备、测试设备。()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泰坦新动力总部位于珠海,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能量回收型化成、分容、分选及自动化仓储物流,各类电芯及模组测试设备的企业,为上市公司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业绩分析
  年,公司持续推进规模化业务转型,聚焦主营业务,主动对盈利质量不高的业务板块进行调整,因此整体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期间公司研发、人力、财务等费用处于高位,导致公司最终业绩出现下滑。但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并未
  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下游需求和市场前景仍保持向好趋势。公司锂电设备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在检测技术和大功率电力电子测控技术等核心领域有着长期积累,在行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重视技术研发和技术储备,与下游客户保持紧密联系,对下游客户新型电池的技术需求及时予以满足,公司针对目前主流技术方向上的新型电池技术均可提供产品解决方案,维持公司在检测领域的竞争优势。储能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为电池,电池厂家在整体行业中具备较高影响力。由于公司与下游电池厂家长期保持紧密的技术和业务合作,因此对于储能业务的发展具备较好的合作延续性;同时公司在检测技术上的优势有助于储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从技术上具备了较好的合作基础。2023年公司电网侧储能业务取得突破,公司希望未来将持续拓展,开拓新的增长点。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保持较高增长,不存在持续衰退或技术替代的情形。
  (2)公司主要的经营情况
  持续开拓业务板块,提高客户认可度和粘性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检测技术为核心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关键部件专业提供商的定位,在巩固原有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新业务板块,在规模化业务的开拓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凭借突出的性能、过硬的质量,陆续获得宁德时代、上汽时代、威睿动力、宁德伊控等客户的表彰,客户认可度和公司品牌力不断增强。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星云检测获得“2023年度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创新企业(瞪羚企业)”“2023年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表明公司在锂电池智能测试解决方案数字化、智能化上不断突破并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全资子公司宁德星云检测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认证”。随着国家锂报告期间,公司协同合作伙伴持续推进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建设,陆续与全国多个地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广“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助力构建城市智慧能源服务网络,现已在上海、福州、武汉、泉州、南昌、宁波、宜宾等城市落地,有望提升公司工商业储能业务板块收入。报告期内,公司“兆瓦级高电压储能变流器”系列产品成功入选“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参考产品(技术)目录”。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新能源并网等储能场景,可对电网电压频率进行主动支撑,提高电能运行质量。为公司后续电网侧储能业务的拓展打下良好基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巩固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和创新。2023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1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23项,新增外观设计专利授权7项。公司研发体系完善,可为公司的持续研发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2023年公司积极参与政府重点研发项目,公司承担了“福建省工信厅2022年度福建省软件业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BatteryAI产业化项目----基于 的智能检测实验室管理平台”的开发工作。报告期间公司参与制定的福建地方标准《在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性能评估规范》颁布实施,有望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及后服务市场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持续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团队激励工作公司重视人才培养,持续加强人才建设。公司大力打造工程师文化,提倡奋斗者文化,2023年4月,公司精密仪器产品研发部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公司数名职工先后荣膺“福建省数字工匠”、“福建省金牌工匠”等荣誉称号,表明公司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得到高度评价和认可。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产品或业务相关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销售收入30%以上产品的销售均价较期初变动幅度超过30%的☑□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3年2022年 同比增减
  设备制造业--检测 销售量 通道 43,506 42,115 3.30%系统 生产量 通道 46,560 39,494 17.89%库存量 通道 6,940 3,886 78.59%设备制造业--自动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报告期内公司结合订单等情况备货。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6.6 应收账款
  已回款
  100% 是 否 否 
  动力电池性 宁德时代 13,02 8,194 2,413. 4,826 2,413 8,194. 应收账款 是 否 否 
  能检测实验测试设备及维修、配件、服务 宁德时代、时代上汽 247.2四川时代 4,854已回款95.98% 是 否 否测试设备/系统、一体化测试线、服务及配件 宁德时代、江苏时代、时代上汽 2,593已回款96% 是 否 否测试设备/系统、储能PCS、一体 宁德时代、江苏时代、德国时代、 1,720已回款76.71% 是 否 否化测试线、服务及配件 时代广汽、时代一汽、四川时代测试设备/系统、一体化测试线、服务及配件 宁德时代、德国时代、江苏时代、时代广汽、时代上汽、时代一汽 3,039注14 3,039已回款84.25% 是 否 否测试设备/系统、服务及配件 宁德时代、江苏时代 537.3四川时代、时代广汽、江苏时代、德国时代、时代上汽 5,077注15 5,077已回款94.47% 是 否 否测试设备/系统、一体化测试线、自动化设备、改造服务、配件及维修 宁德时代、四川时代、江苏时代、时代上汽 3,344已回款86.06% 是 否 否测试设备/系统、一体化测试线、自动化设备、改造服务、配件及维修 宁德时代、江苏时代、时代上汽、时代一汽、四川时代、福鼎时代、德国时代、 6,932注16 6,932已回款83.06% 是 否 否化成分容设备 宁德新能源、蕉城时代 14,238.00 14,23已回款70% 是 否 否测试设备/系统、一体化测试线、自动化设备、储能PCS、配件及服务维修 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 1,607已回款89.63% 是 否 否测试设备/系统、一体化测试线、配件及服务维修 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 1,363已回款85.28% 是 否 否测试设备/系统、一体化测试线、自动化设备、配件及服务维修 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 1,340已回款93.39% 是 否 否测试设备/系统、一体化测试线、 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 1,275已回款100% 是 否 否配件及服务维修测试设备/系统、一体化测试线、配件及服务维修 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 3,232已回款100% 是 否 否化成分容设备、测试设备/系统、一体化测试线、自动化设备、配件及服务维修 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 14,616.50 14,52税率变更。注2:此份销售合同已于2018年确认收入59.56万元,与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63.49万元有差异。原因系此份销售合同金额为92,294.00美元,披露公告时以合同签署时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8792,折算成人民币为63.49万元,而确认收入时,以实际货物报关出口当月1日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结算。注3:此份销售合同已于2019年确认收入14.04万元,与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14.42万元有差异,原因系合同的增值税税率变更。注4:此份销售合同已于2019年确认收入118.34万元,与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121.48万元有差异,原因系合同的增值税税率变更。注5:此份销售合同金额变更为4,686.33万元,与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4,810.74万元有差异,原因系合同的增值税税率变更。注6:此份销售合同已于2019年确认收入312.89万元,与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321.19万元有差异,原因系合同的增值税税率变更。注7:此份销售合同金额变更为107.70万元,与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110.56万元有差异,原因系合同的增值税税率变更。注8:此份销售合同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为2,760.30万元,根据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合同金额变更为2,918.73万元。注9:此份销售合同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为1,017.47万元,根据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合同金额变更为916.67万元。注10:此份销售合同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为6,974.87万元,根据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合同金额变更为6,965.35万元。注11:此份销售合同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为584.91万元,根据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合同金额变更为567.37万元。注12:此份销售合同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为1,362.77万元,根据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合同金额变更为1,391.02万元。注13:此份销售合同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为435.33万元,根据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合同金额变更为424.37万元。注14:此份销售合同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为3,043.17万元,根据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合同金额变更为3,039.73万元。15 5,087.99 5,077.74注 :此份销售合同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为 万元,根据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合同金额变更为 万元。注16:此份销售合同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为6,947.62万元,根据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合同金额变更为6,932.02万元。注17:此份销售合同公告披露的合同金额为2,778.46万元,根据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合同金额变更为2,785.20万元。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新型锂电池保护板智能化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开发全新产品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星云通用电气精密测试源表开发 开发全新产品 项目完成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星云储能电池组BMS测试系统开发 开发全新产品 项目完成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动力电池老化检测和故障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开发全新产品 项目完成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光储充一体式电源系统 开发全新产品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50kW双向ACDC储能模块 开发全新产品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化成分容快拆式模块的研 开发全新产品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究     现突破性变革 竞争力化成分容新型核心工装模块的研究 开发全新产品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模组测试模块标准化的研究 开发全新产品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PACKEOL测试模块标准化的研究 开发全新产品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乘用车“LCTP动力电池包”装配自动生产线的智能制造装备研发 开发全新产品 试生产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乘用车“LCTP动力电池模组”自动生产线的智能制造装备研发 开发全新产品 试生产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化成分容新型库位控制系统的研究 开发全新产品 中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适用于非标电池自动组装的ATE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 开发全新产品 小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电动船舶港口充电设备 开发全新产品 中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适用于光储充检的能量管理系统开发 开发全新产品 小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适用于无隔离变压器储能系统的PCS平台 开发全新产品 中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星云智能计算平台 开发全新产品 中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高压储能锂电池组测试技术 开发全新产品 小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共直流母线电芯化成分容系统 开发全新产品 小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欧洲标准交流充电桩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开发全新产品 中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SaaS服务平台 开发全新产品 小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具有多机协调控制技术的储能变流系统的研发 开发全新产品 小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星云检测实验室管理系统 增加产品的功能或提高性能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测试接续方法研究 技术原理的研究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锂电池测试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研究 技术原理的研究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电池测试工步识别方法及系统研究 技术原理的研究 中试阶段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电流自动分档的电池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原理的研究 中试阶段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一种插件式上位机通讯方法及系统 增加产品的功能或提高性能 小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一种多功能的isoSPI通信网关 增加产品的功能或提高性能 小试阶段 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 丰富产品类型,切入新业务市场,提升竞争力宁德星云检测电池测试管理系统 增加产品的功能或提高性能 项目完成 对已有产品、工艺等实现突破性变革 丰富产品类型,提升竞争力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59.84万元,上涨比例为83.27%,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80.62万元,上涨比例为33.15%,主要系上年度公司购买结构性存款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适用□不适用
  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回款增加。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不适用
  司的投资收益。 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63,960.09 0.28% 主要系报告期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否资产减值 -34,383,261.73 17.11% 主要系报告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是营业外收入 2,839,297.18 -1.41% 主要系报告期供应商扣款等。 否营业外支出 597,976.18 -0.30% 主要系报告期违约金、赔偿金支出等。 否其他收益 24,432,026.37 -12.16% 主要系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额及与公司日常经营相关的政府补助。 是信用减值损失 -17,765,603.97 8.84% 主要系报告期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是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2020﹞2642号)同意注册,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2,383,896股,每股面值为1.00元,发行价格为32.3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9,999.98万元,扣除与发行相关的费用(不含税)1,159.98万元后,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8,840.00万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累计直接投入募投项目38,560.67万元(包括专户存储累计利息扣除手续费后净额4.24万元),其中包括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为4,315.84万元,待支付的尾款、保证金等2,121.99万元;募集资金用于补足流动资金1,247.63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的余额为2,127.88万元(其中:募集资金1,157.94万元,专户存储累计利息扣除手续费后净额969.94万元)。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2)/(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1、新
  能源汽
  车电池
  智能制
  造装备
  及智能
  电站变
  流控制
  系统产
  业化项
  目 否 23,000 23,000 12,254.97 22,539.39 98.00%2023年06月30日 16,371.66 16,371.66 不适用 否
  2、锂
  电池电
  芯化成
  分容设
  备及小
  动力电 否 3,000.0
  0 3,000.0
  0 1,907.1
  6 3,092.9
  3、信
  息化系
  统升级
  建设项
  目 否 2,000.0
  0 2,000.0
  0 2,030.8
  3 2,084.0
  4、补
  充流动
  资金 否 10,840.
  00 10,840.
  % 不 不 否
  承诺投
  资项目
  小计 -- 38,840.
  00 38,840.
  00 16,192.
  96 38,560.
  67 -- -- 19,736.05 19,736.05 -- --超募资金投向无合计 -- 38,840.00 38,840.00 16,192.96 38,560.67 -- -- 19,736.05 19,736.05 -- --分项目说明未达到计划进度、预计收益观环境、具体方案设计、施工建设等影响,项目建设进度较原计划有所滞后;此外,由于“锂电池电芯化成分容设备及小动力电池包组装自动线设备生产线项目”涉及对公司部分现有生产线的改进,2021年度公司订单和产量增长幅度较大,厂区空间利用较为饱和,公司在保障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适当放缓了对该募投项目的投资建设进度。为了使募集资金投入所获得的效益最大化,公司基于审慎性原则,结合当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决定将募投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电站变流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2年5月31日延期至2023年6月30日;将“锂电池电芯化成分容设备及小动力电池包组装自动线设备生产线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1年12月31日延期至2023年6月30日。
  由于公司业务对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在不断升级和持续优化中,为增强项目的前瞻性及对公司经营的促进作用,公司在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优化系统方案,结合公司前期的项目实践情况,为保证实施效果和优化投资建设节奏,经公司审慎论证后,为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效果,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权益,决定将“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由2022年6月30日延期至2023年6月30日。
  上述募投项目已于2023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结项。                   
  项目可
  行性发
  生重大
  变化的
  情况说
  明 截至报告期末,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                   
  超募资
  金的金
  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 不适用况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适用2021年2月5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人民币4,384.22万元。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1,247.63“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电站变流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结余募集资金 万元,主要原因为:公司在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审慎使用募集资金,降低了项目建设成本和费用;同时,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获得了一定的投资收益,募集资金存放期间也产生了一定的存款利息收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投入38,560.67万元,含待支付款项2,121.99万元。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2,127.88万元(即待支付款项2,121.99万元及利息)存放在公司银行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内,其中2,121.99万元用于支付项目尾款及保证金等,剩余部分(即利息)未来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并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实际生产经营需求,妥善安排使用计划。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前景
  展望全球,随着全球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加深,新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在当前的科技浪潮
  下,电动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电动飞机、电动船舶、机器人等诸多新型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将进一步推动锂电池及相关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球的电动化、清洁能源化的浪潮已不可阻挡。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优势产业,虽然目前面临国际形势变化、行业波动等因素扰动,但长期发展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新能源产业产品类型丰富多样,技术研发持续创新,有望带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持续快速发展,技术的进步将带来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使得新能源在更多场景下具有竞争力,保持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坚持以检测技术为核心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关键部件专业提供商的发展定位,把握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持
  续发挥核心技术优势,提升公司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同时开拓新业务板块,提高客户粘性和认可度。同时积极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坚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从而实现“为绿色美好未来赋能”的公司使命。
  (三)2024年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成就客户的理念开展技术创新;公司密切跟踪行业新型电池技术发展动态,推动产
  品结构改革,深度拓展业务领域。同时优化研发团队结构,提高整体研发水平,提前做好研发人员和技术的培养和储备。
  2、积极开拓业务,持续推动营收增长
  公司一方面坚持发展现有锂电池检测系统及检测服务等主营业务,另一方面将继续推进公司规模化产品业务的发展。
  公司将持续加强电网侧储能的业务开拓力度,同时积极协同合作伙伴推进以“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为代表的工商业储
  能业务,促进北京、青岛、长沙、成都、昆明、厦门、南京等城市的项目落地。公司将持续优化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公司产品在欧美市场的竞争力,加强营销网络布局,增强客户粘性,提升客户满意度。
  3、优化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并提高交付能力
  公司将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针对下游客户业务需求,公司将通过效率改善和工艺提升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交付能
  力。同时,由于下游需求波动、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等不利因素,公司需要加强供应链建设和成本管理,提高公司全面预算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4、构建人力资源体系,强化梯队建设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储备和培养,努力搭建素质优良、层次合理、专业匹配的人才队伍,以有效支撑公司的战略布局
  和业务发展需要。通过梳理公司年度经营业绩指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强化绩效沟通与绩效改进环节,打造公平竞争的绩效文化。促进和保障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团队长期稳定,为未来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3年01月13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中银证券:曹鸿升、陶波;广发证 公司介绍及经营情况 《2023年1月13日投资券:林辛、纪成炜;粤民投私募基金:唐玉堂、徐煦人;申万菱信:廖明兵;和谐汇一资管:林钰婷;财通基金:吴辉凡、朱海东;民生证券:
  李佳。   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于2023年1月13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13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其他 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服务部、福建省上市公司协会、全景网、证券时报、兴业证券、光大证券及中小投资者代表共计36人。 公司介绍及经营情况 《2023年2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于2023年2月13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3日 进门财经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国信证券、浙商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安信证券、开源证券、中银国际证券、西部证券、华安证券、国盛证券、上海申银万国证券、东北证券、东方财富证券、长江证券、华鑫证券、中邮证券、广发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西证券、中航证券、东海证券、华福证券、海通证券、华创证券、国融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平安银行、长生人寿保险、中英人寿保险、长城财富保险资管、三花资产、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恒源资管、贤盛资管、尚峰资管、枫池资管、韶夏资管、招商证券资管、华安基金、东兴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中信保诚基金、山东国惠基金、鸿运私募、广州睿融私募、上海翀云私募、谦心资管、德邦基金、上海国赞私募、同犇资管、上海邦客资管、张家港高竹私募、上 公司介绍及经营情况 《2023年4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于2023年4月24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海乘果私募、深圳前海亿阳资管、上鹤禧投资管、上海山合资管、厦门坤易资管等69家机构,合计87人。   
  2023年05月04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http://irm.cninfo.com.cn“云访谈”栏目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全体投资者 公司介绍及经营情况 《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于2023年5月4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15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交流 其他 全体投资者 公司介绍及经营情况 《2023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于2023年5月15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19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浙商资管谢艺菲;
  瀑布资管王樊;盈创基金陈志强;申九资产邱正好;民生证券王一如许浚哲;南方基金王杰;开源证券殷晟路。 公司介绍及经营情况 《2023年5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于2023年5月19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28日 公司会议室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机构 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邮证券、中航证券、招商证券、长江证券、浙商证券、兴业证券、信达证券、西南证券、西部证券、民生证券、天风证券、东北证券、开源证券、申万宏源、民生银行、平安银行、鼎诚人寿、银华基金、东兴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科沃土基金、旌安资管、高竹私募、玄卜投资、合众易晟资管、清善企业管理咨询、瀑布资管、美阳资管、太平基金首创证券、恒源资管、五聚资管、申九资管、牛乎资管、嘉世私 公司介绍及经营情况 《2023年8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于2023年8月29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募、杭贵资管、金象控股、三峡资本控股、青榕资管、南银理财、鲁信创投、君义振华资管、到金资管、晨镒基金、财信证券、鑫翰资管、泰德圣投资、枫瑞私募、QIANYICAPITAL等54家机构,合计84人。   
  2023年09月22日 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http://irm.cninf
  o.com.cn“云
  访谈”栏目 网络平台线上
  交流 其他 全体投资者 公司介绍及经营情况 《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于2023年9月22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是 ☑否
  

转至星云股份(30064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