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中银证券(60169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取得来之不易的新成就。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保护主义及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加剧,全球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加大;国内经济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资本市场在内外部复杂多元因素交织作用下加剧波动,行业发展面临一定挑战。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为证券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在此背景下,公司坚定不移践行“客户至上,稳健进取”的价值观,贯彻落实“科技赋能、转型协同”的发展战略,全面加强风险管控,严守合规底线,高质量发展。公司着力推进科技赋能下的个人客户财富管理转型和机构客户生态圈建设,着力打造赋能型总部和全功能分支机构,加快资管主动管理转型,客户服务能力稳步增强。中银证券以实际行动和服务支持国家战略,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做好“五篇大文章”,以专精特新客群为重点,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报告期内,保荐 2家专精特新企业首发上市,独家承销央企发行人科创债助力创新攻克卡脖子难题,独家承销全国首只主体评级 AA+孵化类科技创新公司债,助力发行全国首单公司债券基准做市品种民企债券,科创债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 19(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财富管理业务稳健发展。提高资产管理业务主动管理水平,公募基金规模排名证券行业第 2(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客户服务能力稳步增强。研究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一)机构金融与交易
  1. 投资银行业务
  (1)股权融资业务
  
  2023年是资本市场改革之年。2023年 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标志着全面注册制正式在全市场推开。2023年 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的相关监管安排,阶段性收紧 IPO节奏。在此影响下,A股市场发行家数和发行规模均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A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 818家,募集资金 11,344亿元,股权融资家数同比减少16.79%,融资规模同比减少 32.80%。其中,IPO发行上市 313家,募集资金 3,565亿元,IPO家数同比减少 26.87%,融资规模同比减少 39.25%。股权再融资全年发行上市 505家(含资产类定向增发),募集资金 7,779亿元,再融资家数同比减少 9.01%,规模同比减少 29.37%。(数据来源:万得资讯)
  
  2023年,公司投行业务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客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股权业务主承销金额 59.56亿元。其中,IPO项目 3个,主承销金额 27.56亿元;再融资项目 3个,主承销金额 32.0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作为独家保荐机构助力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北交所上市,作为独家保荐机构助力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重庆溯联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创业板首发上市,作为独家保荐机构服务输电线路铁塔龙头企业宏盛华源铁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主板首发上市。此外,公司在审核项目执行取得明显进展,为投行业务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公司统计,首次公开发行、公开增发股票、可转债、可交换债、定向增发、配股、优先股完成时点均为上市日。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将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立足服务实体经济,重点聚焦专精特新客群上市业务,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提高项目储备数量,提高投行专业能力及市场份额。
  (2)债券融资业务
  
  2023年,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全市场债券融资金额 71.04万亿元,同比增加 15.45%,其中信用债总募集资金 18.98万亿元,同比增加 5.07%。(数据来源:万得资讯)
  2023年,本公司债券业务主承销规模(不含地方政府债)2,549.65亿元,位居行业第 11名;金融债承销规模 2,338.31亿元,位居行业第 4名(数据来源:万得资讯)。公司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公司债承销规模市场份额相比去年大幅提升,完成多个国内首单标志性项目。报告期内,公司作为独家主承销商助力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只主体评级 AA+孵化类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作为独家主承销商助力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行交易所市场最大注册规模央企科创债。此外,公司继续发挥服务绿色金融业务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承销绿色债券项目 14只,总发行规模 2,701亿元。
  数据来源:万得资讯、公司统计,不包括可交债、可转债,其他主要包括资产支持证券等。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将继续夯实在金融债业务上的传统优势,加强金融机构客户的覆盖深度与广度,稳固债券规模排名第一梯队地位;聚焦重点客群和产品,推动以创收为核心的业务转型,在强化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销售对创收业务的支持作用。继续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做好投行融资服务,服务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重点国家战略。
  (3)财务顾问及新三板业务
  
  2023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数量和规模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和交易所共审核了 26家公司,25家公司获得通过,整体过会率约 96.15%。审核数量及通过数量较去年均有下降,通过率较去年有所提升。(数据来源:万得资讯)
  2023年,公司作为独立财务顾问协助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华锡集团持有的华锡矿业 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重组通过资本市场整合了广西有色金属资源和产业链,有利于促进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新三板持续督导挂牌企业 11家,其中创新层 3家。
  
  2024年发展展望
  公司将聚焦并购重组产品,在央企、地方国企及大型企业并购重组等方面积极布局,助力国有资本高质量发展。新三板方面,继续强化持续督导业务管理,严格防控业务风险。
  2. 研究与机构销售业务
  公司研究业务在宏观策略、金融地产、TMT、大消费、大制造等重点领域和研究方向上保持优势。研究部在2023年“水晶球”卖方分析师评选中,获得了本土金牌研究团队第 10名,共有6支研究团队上榜,2支入围,其中化工团队荣获基础化工第 1名,银行团队荣获“东方财富最佳行业分析师奖”。
  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为研究业务赋能。积极发挥公司全业务链优势,持续拓展业务范畴和客户覆盖范围,不断提升业务粘性。
  报告期内,持续巩固并提高对机构投资者等各方的研究服务,完成研究报告 2,847篇,其中总量研究报告 711篇、行业报告 847篇、公司报告 1,029篇,其他报告 260篇;完成外部路演 4,240次,上市公司反路演和见面会 697次,联合调研 505次,专家访谈和反路演 203次,公开电话会议 306场,课题研究及数据点评 3,568篇。
  
  2024年发展展望
  公司将继续打造“经济专家”、“配置专家”、“产业专家”三大研究品牌,提高产业研究能力、定价能力、证券研究能力,同时赋能公司其他业务条线。研究销售向综合销售转型。
  3. 投资交易业务
  
  2023年,A股总体呈震荡回落,上证综指累计下跌 3.7%,深证成指下跌 13.5%,沪深 300指数下跌 11.4%。债券市场震荡中有所上行,中债综合全价指数上涨 2.1%。(数据来源:万得资讯)
  公司投资交易业务遵循“稳健进取”的发展策略,通过进一步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灵活主动布局与调整投资策略,确保了自营业务的平稳运行;同时,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各项业务风险指标均保持在良好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债券投资方面,以宏观研究为基础,以利率周期和区间研判为重点,基于对市场趋势和变化的充分研判,动态灵活调整投资策略,较好地把握市场节奏和交易性机会,绝对和相对收益均取得较好成绩,同时,加强交易策略的研发和运用,积极提高组合收益。公司权益投资方面,在市场波动较大情况下严控回撤,同时积极加强非方向性策略的开发和运用,有效降低组合波动性,报告期内自营权益投资表现平稳。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衍生品业务,场外期权业务持续拓展交易对手;已上线量化交易策略保持低回撤平稳运行。
  
  2024年发展展望
  公司投资交易业务将以“交易型、功能型、非方向性”为转型方向,努力提升投资回报及收益的稳定性,加快做大收益贡献。债券投资业务将秉承长期投资和绝对收益的理念,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稳步扩大业务规模。权益投资业务将积极推动“低风险”业务模式转型,探索多元化、非方向性投资管理模式,降低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以持续稳健的投资收益获取良好的长期回报。衍生品业务方面,继续推动场外衍生品业务平稳有序发展,同时拓展新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品种;权益量化策略方面加强策略开发、丰富策略储备、推动迭代优化。
  (二)财富管理业务
  1.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
  
  2023年,A股总体呈震荡回落。指数方面,沪深 300指数下跌 11.4%,上证指数下跌 3.7%。
  交易量方面,交易活跃度下降,股票基金双边交易量 480万亿元,同比下降3.1%(数据来源:万得资讯)。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收入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围绕财富管理客户生态场景圈,全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聚焦攻坚做大客户。服务端,通过数字平台整合“研投顾”三大核心能力,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一体化的顾问型服务。2023年 11月获得个人养老金代销资格,投顾增值服务收入占比明显上升。获客端,在巩固原有获客渠道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线上渠道,加强客户运营,有效客户占比提升。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将积极布局,服务“五篇大文章”,以“分层服务、平台运营、数字驱动、场景经营”为方针,不断推进财富管理业务做大做强。将提升服务品质作为重要的市场竞争手段,以股票增值服务产品和基金投顾产品为载体,以企业微信等构建系统平台,利用科技金融工具与手段,不断提升标准化、专业化、一体化顾问型服务的品质。进一步加大线上渠道的拓客力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客户营销与服务,进一步提升私域流量平台运营能力,做大有效客户规模。
  2. 信用业务
  报告期内,沪深两市融资融券日均余额 16,025.79亿元,同比下降0.96%(数据来源:万得资讯)。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日均余额为 117.67亿元,同比增长5.6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表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为 5.52亿元,正常项目平均履约保障比率达 278%;无表外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
  
  2023年,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全面注册制正式启动实施,各项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两融标的的扩容以及融资保证金比例的下调,进一步提升了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效率。公司加强业务全面风险管理,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融资融券余额规模得到扩张;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开展以审慎发展为首要原则,严格落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业务目标。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将继续践行以客户为中心,进一步强化内外部协同,聚焦高质量发展,锚定价值创造,夯实客户基础,大力开拓高净值客户,充分挖掘客户价值,全力提升信用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专业服务能力,推进信用业务的稳步发展。
  3. 期货经纪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期货从事期货业务。报告期内,中银期货实现营业收入19,083万元, 其中手续费收入 9,171万元。报告期内,中银期货产业服务和国际化业务特色进一步强化,助力集装箱指数(欧线)与合成橡胶新品种期货达成首批交易 。
  
  2024年发展展望
  展望2024年,期货市场的重视度将提升,市场发展的战略意义凸显。中银期货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集团战略,优化客户结构,坚守合规和风险底线,全面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专业,深耕优势行业不松懈、提高产业客户服务水平、建设新零售业务模式、解决交易型客户需求。
  (三)投资管理
  1. 资产管理业务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司统计。
  注:以上数据不包含中银期货资产管理规模。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将全力稳固特色优势,坚持规范运作、科学管理、开拓创新,始终以投资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入推进投研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断优化风险合规管控方式方法,提升资管数字化建设水平。展望新趋势,努力寻找适应新时代资管业务的转型发展路径,固本强基,推进资管业务高质量发展。
  2. 私募基金业务
  公司通过子公司中银国际投资从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截至报告期末,中银国际投资及下设机构管理在管存续基金 8支,合计认缴基金规模 51.36亿元,合计实缴规模 39.91亿元。
  
  2024年发展展望
  
  2024年中银国际投资将继续发挥专业投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团队投研能力,持续布局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在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大投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3. 另类投资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资本投控从事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中银资本投控主要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积极推进科创板及创业板跟投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业务。
  
  2024年发展展望
  

转至中银证券(60169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