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瀚川智能(688022)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面对严峻的发展环境和内外部各种挑战,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智能制造的号召,紧随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良好趋势,积极布局公司各项优势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年初制定的年度经营计划,有序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并在技术研发、产品交付、业务布局和管理提升等方面提高自身能力,全方位促进经营提升,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经营业绩
  报告期,公司整体营收实现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33,943.30万元,同比增长17.2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53.60万元,同比下降214.99%;综合毛利率为 20.15%,同比减少8.1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智能装备实现营业收入62,455.9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6.67%,毛利率为29.17%;充换电智能装备实现营业收入11,524.9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61%,毛利率为8.65%;电池智能制造装备实现营业收入49,903.5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7.29%,毛利率为11.17%。分区域来看,公司全年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429.48万元,同比增长6.89%,毛利率为47.76%,海外业务收入稳步提升。
  (二)主航道业务经营情况
  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是公司各板块业务发展的强劲内驱。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延续了增长态势。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依旧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958.7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公司持续加强市场开拓力度,通过积极参与展会、技术交流会,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增加营销人才等方式积极抓住市场机遇。
  (1)汽车智能装备板块
  公司以“全球汽车智能装备领先者”为长期发展目标,坚持国际化战略,深耕国内和海外市场,持续专注于全球细分市场主流产品、主流客户及主流工艺,一方面通过非标定制自动化解决方案增加客户粘性并持续提升技术壁垒,另一方面通过标准化产品持续提升业务创收能力与盈利能力。
  在国际化业务方面,2023年,海外市场恢复良好,汽车装备海外订单占汽车装备整体订单比例已经超过40%。公司持续深度布局北美与欧洲市场,已完成北美及欧洲地区的本地化服务能力建设,落地两地区售前服务与现场交付相结合的本地化运营模式,同时重点关注海外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快速构建多国本土化服务能力。
  在产品与标准化方面,继续聚焦主流产品线,持续深化标准化产品进程,完善产品线组织的运作机制,实现产品线解决方案和非标设备运营分离。2023年度,汽车装备标准类业务在汽车BU总体业务的占比已超过30%。
  客户方面,公司持续加强与新老客户潜在目标项目的技术及商务沟通,公司与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泰科电子、大陆集团、安波福、采埃孚、马勒、法雷奥、博世集团、莫仕集团、森萨塔、比亚迪等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报告期,公司与矢崎集团(Yazaki)、罗森博格、京瓷集团在公司优势业务领域达成首单合作;成功开拓了电驱动系统和域控制器(ADAS)主流客户。报告期,公司获得了泰科颁发的“强强联合奖”和阿雷蒙颁发的“战略合作伙伴奖”,客户认可度与客户粘性不断增强。
  (2)充换电智能装备板块
  电动化已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大势所趋,公司积极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及“新基建”实施的政策窗口,凭借多年在智能制造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优势,持续深耕换电领域,迅速掌握了换电设备及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产品方面,公司已完成换电站与充电桩的产品搭建。其中换电站业务已完成乘用车换电站、商用车换电站和换电站核心零部件的产品搭建,目前已适配北汽汽车、奇瑞汽车、东风汽车、东风柳汽、一汽奔腾、蔚来汽车、上汽等乘用车品牌及吉利远程汽车、华菱汽车、陕汽重卡、北汽福田、一汽解放、北奔重卡、徐工重卡、金龙重汽等重卡商用车品牌,以及提供部分其他商用车和乘用车品牌车型换电站的核心部件;充电桩产品已完成小功率交流桩、大功率一体式直流桩和大功率分体式直流装等产品,可适配目前国内各类乘用车与商用车车型。报告期,公司获得了金砖换电论坛颁发的“2023年度换电行业年度最佳换电技术奖”,展现出行业对公司换电产品和技术实力的认可。
  客户方面,公司持续深耕大客户和终端客户,完善主机厂、运营商、电池厂、能源商四大类客户的覆盖和布局,已与宁德时代、协鑫能科、吉利集团、蓝谷智慧能源、东风集团、捷能智电等客户保持良好合作,成功拓展终端商用车、终端乘用车、电池箱、EPC等客户业务。报告期,重点达成了与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徐工集团等客户的合作,与四川蜀道集团、宁夏昆仑绿能达成战略合作,并与四川金顶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充换电整体解决方案。
  (3)电池智能装备板块
  2023年,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国内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及储能市场仍呈现较好发展趋势,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778.1GWh,累计同比增长。但相较于过往年度,国内锂电市场已进入去库存阶段,产能大于需求。
  产品方面,公司聚集核心资源大力开拓锂电设备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大圆柱电池组装、小圆柱电池组装和化成分容三大产品线。报告期,公司发布了120PPM全极耳大圆柱全自动组装线产品,该产品涵盖了极耳揉平、集流盘焊接、卷芯包胶、合盖焊接、注液以及密封钉焊接等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的核心工艺,目前已接到多家企业的中试线项目订单,并正陆续交付中。
  市场与客户方面,聚焦动力和储能电芯制造2大市场,同时重点关注海外锂电设备市场。公司继续与锂电池龙头企业欣旺达、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珠海冠宇、松下集团、比亚迪等全球知名厂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与松下集团进一步加深合作,公司储能&动力电池设备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期。报告期,公司获得了珠海冠宇颁发的优秀供应商奖项。
  (4)其他领域
  1.工业互联业务独立运营。为更好聚焦主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报告期,公司将持有的苏州瀚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45.009%的股权出售给钟惟渊,工业互联的业务被剥离并独立经营。
  2.探索与孵化充电、储能业务。报告期,公司投资设立了苏州飞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充电机、充电桩、储能等产品和系统,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相关解决方案,目前该业务已成为公司充换电业务的产品线之一。
  3.工业零组件业务持续探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443.42万元。今后将形成以赣州为主要生产基地+苏州为营销支持的运营模式,并进一步完善渠道销售团队建设和渠道拓展布局,目前已完成华东、华南、西南及华中的区域布局。
  4.汽车零部件业务,由控股子公司苏州博睿汽车电气有限公司独立运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37.89万元。2023年运营管理逐步进入正轨,盈利能力逐渐增强,规模化优势逐步显现。汽车零部件专注于汽车ADAS领域的高速数据传输线束的制造,在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Leoni,Force,TE等知名供应商的战略支持,公司的产品交付效率和品质保证能力也得到众多客户认可。目前已完成主流新能源整车企业的线束厂家布局并成为体系内供应商,同时也获得了部分OEM客户的直接认可,如奇瑞新能源、蔚来等。
  (三)创新驱动,强化技术优势
  2023年,公司持续实践和优化IPD流程体系,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业务发展的战略,以客户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研发团队的建设,积极布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并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和技术创新。
  研发流程体系方面,公司继续建设和夯实产品规划、技术平台规划、市场线索管理、产品开发、技术开发、产品与技术预研等研发管理流程体系建设,打造产品化、流程化的运作团队,为更好的向客户提供高价值服务和实现公司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在汽车设备领域,报告期,成功推出新一代插针机产品PA400,成功交付到客户端;扁线电机定子产品线已完成多个关键领域的技术问题,并且成功交付给合作伙伴,进行小批量量产;高速传输线束产品线,针对车载以太网线束进行核心工艺的开发及整线开发,目前以太网线束智能制造整线已处于测试阶段。脉冲强磁焊接技术,目前已与头部客户合作,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高柔性轻量化线束产品及柔性制造生产线,已完成不同规格的产品并得到客户的认可。
  电池设备领域,已完成120A/200A/240A等高精度数字电源的开发及上市,对15A/30A/60A等大圆柱电源完成了优化迭代;成功搭建了化成分容数字电源平台,缩短了数字电源的开发周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完成并发布全极耳大圆柱装配线,设备兼容单开口壳体及双开口工艺,全面覆盖大圆柱在动力及储能领域的生产应用,设备产能达120PPM;研发了转盘凸轮联动式65PPM高速一次圆柱电池组装线,完成发布并获得海外客户订单;完成研发大圆柱水冷容量一体机,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圆柱电池测试系统。
  在充换电设备领域,依托核心技术优势针对换电站、运维系统、站控系统开发、云管理平台及核心零部件等逐步研发优化。报告期完成商用车换电机器人的研发工作,目前已实现大批量交付使用;完成移动充电车的技术平台规划;针对终端市场jx-tbox动力总成,已完成解放、重汽、奇瑞等主机厂的适配;针对重卡底盘项目,开发了六自由度的 RGV,满足 RGV加解锁电池包时主动适配车辆底盘的情况,提升了换电的成功率。
  研发投入方面,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10,665.59万元,同比增长54.6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96%。公司新增申请专利188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新获得授权专利158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通过专利布局建立深厚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壁垒,极大提高了公司产品竞争力,为公司未来能够持续创造具有核心优势的领先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稳步推进产品交付能力,提升产品质量
  公司募投项目本年度稳步推进,“智能换电设备生产建设项目”、“智能电动化汽车部件智能装备生产建设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截至报告披露日已完成项目厂房的主体建设。
  在供应链方面,公司立足多元化的供应链布局,凭借多年来在供应链端的积累和口碑,得到了供应商的大力支持,通过对现有长交期物料建立安全库存,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保障供应链安全。报告期公司整体供货能力增长,较好支持了公司业务发展。供应链和交付不断融合淬炼,构建高质量、低成本、快速交付的供应链体系,更好夯实了与供应端厂商的深入合作关系,保障了交付。
  在质量体系建设方面,报告期,公司已完成质量流程体系架构的搭建,设定质量总体目标,将提质思路在集团上下对齐。发布针对各业务条线的质量管理运作、检测与改进流程,逐步从后端交付端质量管理逐步延伸至前端设计端的质量控制,力争从产品设计端进行成本与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各业务条线验收通过率与产品合格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五)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提升组织管理效能
  管理系统提升。公司持续推进经营管理体系建设,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加强制度流程建设、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特别是在信息化、数字化方面加大投入,新建并升级了一系列信息化系统。
  公司进一步明确要打造质量优、速度快、运作成本低的流程型组织的战略目标,以高度战略决心,推动数字化转型,投入资源。报告期公司完成了“ERP-SAP”二期系统、EHR系统、BI看板系统及ECS费控系统”的上线工作,目前公司已经基本建立了核心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将预算管理作为集团的首要管理工作之一,并不断深化应用、循环优化业务模式,逐步覆盖更多子公司。
  降本增效。报告期,公司持续深化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基线管理,建设成本阀流程体系,将成本管理纳入SD交付流程。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培育核心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交付周期,全面提升基础管理能力。公司继续深化跨部门的物料归一化工作,做好优选库成本降低及交期缩短的优化工作,构建了战略供应商合作机制。
  内部控制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持续优化采购、生产、研发和销售服务业务流程和相关内部控制,建立和完善内部治理和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以及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经营效率,提升公司整体管理和运营水平,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六)优化人才建设,打造高绩效组织文化
  公司持续贯彻人才战略,持续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发展。从公司战略出发走进业务,了解短期和长期的需求,打造与公司战略相适配的组织能力。
  在人才组织协同方面,完善业务合作伙伴机制,基于扁平化管理需求,将人资、财务融入各个事业部,全面建设HRBP和财经BP管理机制,做好业务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提高管理效率。
  在人才扩充方面,为顺应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构建支撑公司战略发展的人才梯队。公司大力拓展招聘渠道,除传统招聘渠道外,还开拓了网络招聘、校企合作、企业内部推荐等方式更精准有序的补充专业人才。
  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公司启动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搭建EHR系统,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员工信息数字化,做到人尽其才,人才增值,发现和发展奋斗者,让员工“无忧无虑地满意”。
  

转至瀚川智能(688022)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