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航天机电(600151)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光伏产业和汽车热系统产业两大产业。其中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比汽车热系统产业略高,占比分别为 52.63%和 47.37%。
  1、 汽车热系统业务
  2023年,公司汽车热系统获得全生命周期订单 47.75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 34亿元,中国本土品牌 20.84亿元。公司汽车热系统业务的客户目前以国际合资汽车品牌为主,拥有通用、宝马、大众、比亚迪等一线整车厂客户,同时公司聚焦中国本土业务拓展,推动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市场转型,获得国内本土及新能源客户多个新订单,但在日系及国内本土车企的市场份额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公司热系统营业收入、全球工厂数量和布局等方面与世界一流热系统供应商(如法雷奥、马勒等)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整体而言该业务增长乏力,整体盈利能力较差,欧洲区埃斯创卢森堡和韩国区埃斯创韩国持续亏损。
  埃斯创卢森堡由2022年项目爬坡阶段进入2023年批量生产阶段,因2023年欧洲通货膨胀、材料涨价、人工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埃斯创卢森堡经营持续亏损。由于该公司量产后产品毛利不及预期,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存在减值迹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8号—资产减值》以及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有关制度,基于谨慎性原则,埃斯创卢森堡对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1,378.67万元。
  埃斯创韩国新投项目于2023年进入量产,受韩国通货膨胀、人工成本、能源价格、融资成本持续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经营业绩仍然不及预期,公司经营持续亏损且预计在未来税法规定的期限内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基于谨慎性原则,埃斯创韩国对以前年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16,879.33万元予以冲回,同时埃斯创韩国2023年度不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鉴于境外业务的整体经营情况,2024年3月28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五次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的议案》及《关于上海航天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拟转让所持埃斯创卢森堡 100%股权》,详见同日披露的公告。
  2、光伏产业
  2023年,光伏产业市场产能急剧扩充,同时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呈现出扩产规模更大、技术路线更先进、产业布局趋于集中、价格竞争愈演愈烈的特点。产业链产品价格整体出现断崖式下跌,制造端毛利空间持续受到压缩。随着近年来组件非硅材料的成熟应用,胶膜、玻璃等辅材的降本以及技术升级空间越来越小,也造成光伏终端制造业务利润率下降。
  但是面对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价格暴跌以及库存积压的情况,公司积极推进产线和产品的升级改造,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精益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组件销售2.88GW,同比增加 0.9GW,其中海外市场全年实现组件销售 2.2GW,海外市场涉及印度、巴西、欧洲、东南亚和北美等国家和区域。全年获取单、多晶硅片订单 2,722吨。总体上,公司光伏产业在2023年经受住了行业经营急剧下滑的压力,盈利水平保持平稳。
  2023年 10月,公司下属航天控股(卢森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 其 所 持 有 的 航 天 光 伏 ( 土 耳 其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70% 股 权 ,CHENGÜNEŞENERJİSİSANAYİVETİCARETLİMİTEDŞİRKETİ(中文名 CHEN 太阳能能源工业贸易有限公司)最终成为受让方,于 11月30日签署了《产权交易合同》,航天控股(卢森堡)有限责任公司于 12月 4日收到 3,570万元人民币(折算为 5,018,462.8美元)的全部股权交易款。(详见公告 2023-041)
  截止本报告披露日,本次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程序暂未启动实施。
  3、科技研发情况
  汽车热系统产业方面,第二代低成本热泵系统技术已拿到客户技术开发合同,并完成第一轮技术交付物的提交工作,其中涵盖整车热管理控制器等核心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工作。爱斯达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常熟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均顺利通过。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不断革新,竞争对手均积极布局电动化产品,在新能源车市场已大量研发新产品并投入量产。公司在电动化产品上的布局相对滞后,但国内新能源客户开发已取得一定成果,如比亚迪、理想等。公司目前的新能源产品主要还是集中在前端冷却模块产品和空调箱产品,对于热管理系统中的增量部分如电池冷却板、电子阀件、阀岛、热管理系统集成模块等,尚无量产产品。
  光伏产业方面,推出了高效 N型 TOPCon组件;实现了 72板型双玻订单功率大于 575W;完成了 182高效电池轻质组件的开发、认证和技术储备;54版型轻质组件功率达 400W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对部分光伏产线的技术升级改造,使光伏产品更贴合市场需求,但总体产能与行业龙头企业在规模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大尺寸组件产能尚不能满足市场订单需求,对客户的影响力和供应商的控制力偏弱。
  公司整体科技研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能力亟待更新,产品对市场的影响力有限。
  

转至航天机电(600151)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