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斯特(300580)业绩预告 | 截止日期 | 预测指标 | 业绩变动 | 预测数值(元) | 业绩变动原因 | 预告类型 | 上年同期值(元) | 公告日期 | 2023-06-30 | 非经常性损益 | 预计2023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2,494.1万元至2,736.2万元。 | 2494.10万~2736.20万 | 公司紧紧围绕战略规划,按照年初既定目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报告期内业绩取得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1、受益于国内经济向好及海外市场需求的提升,公司紧抓机遇,充分发挥“精密加工、铸造产业、智能装备”三大产业互联互动的核心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公司深度挖掘原有业务,努力拓展优质新客户,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力,公司重点布局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高附加值精密零部件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等业务取得较好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公司持续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工艺流程,严控各项成本支出,进一步实现内部降本增效、自主创新等工作,有效提升智能制造能力,降低单位成本,从而推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3、2023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约为2,494.10万元—2,736.20万元。4、在行业革命与产业转型的大趋势下,公司将继续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路径,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构建紧密相连、无缝对接、齐头并进的三梯次产业链:第一梯次产业,持续做实做强现有业务,并向增程式、混动汽车零部件拓展,确保公司现金流和基本盘,筑牢压舱石作用,有力支撑公司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第二梯次产业,结合先发优势,定位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核心零部件,夯实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的转型升级;第三梯次产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公司在工装夹具、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在汽车行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优势,抢抓机遇,高举高打全面布局直线滚动功能部件,导入“工业母机”新赛道。 | 不确定 | 1210.20万 | 2023-07-11 | 2023-06-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9,503.9万元至10,861.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40%至60%。 | 9503.90万~1.09亿 | 公司紧紧围绕战略规划,按照年初既定目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报告期内业绩取得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1、受益于国内经济向好及海外市场需求的提升,公司紧抓机遇,充分发挥“精密加工、铸造产业、智能装备”三大产业互联互动的核心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公司深度挖掘原有业务,努力拓展优质新客户,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力,公司重点布局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高附加值精密零部件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等业务取得较好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公司持续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工艺流程,严控各项成本支出,进一步实现内部降本增效、自主创新等工作,有效提升智能制造能力,降低单位成本,从而推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3、2023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约为2,494.10万元—2,736.20万元。4、在行业革命与产业转型的大趋势下,公司将继续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路径,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构建紧密相连、无缝对接、齐头并进的三梯次产业链:第一梯次产业,持续做实做强现有业务,并向增程式、混动汽车零部件拓展,确保公司现金流和基本盘,筑牢压舱石作用,有力支撑公司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第二梯次产业,结合先发优势,定位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核心零部件,夯实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的转型升级;第三梯次产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公司在工装夹具、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在汽车行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优势,抢抓机遇,高举高打全面布局直线滚动功能部件,导入“工业母机”新赛道。 | 预增 | 6788.50万 | 2023-07-11 | 2023-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998万元至13,597.8万元,同比上年增长:50%至70%。 | 1.20亿~1.36亿 | 公司紧紧围绕战略规划,按照年初既定目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报告期内业绩取得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1、受益于国内经济向好及海外市场需求的提升,公司紧抓机遇,充分发挥“精密加工、铸造产业、智能装备”三大产业互联互动的核心竞争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公司深度挖掘原有业务,努力拓展优质新客户,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力,公司重点布局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高附加值精密零部件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等业务取得较好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公司持续提升自动化水平,优化工艺流程,严控各项成本支出,进一步实现内部降本增效、自主创新等工作,有效提升智能制造能力,降低单位成本,从而推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3、2023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约为2,494.10万元—2,736.20万元。4、在行业革命与产业转型的大趋势下,公司将继续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路径,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构建紧密相连、无缝对接、齐头并进的三梯次产业链:第一梯次产业,持续做实做强现有业务,并向增程式、混动汽车零部件拓展,确保公司现金流和基本盘,筑牢压舱石作用,有力支撑公司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第二梯次产业,结合先发优势,定位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核心零部件,夯实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的转型升级;第三梯次产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公司在工装夹具、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在汽车行业的生产管理体系优势,抢抓机遇,高举高打全面布局直线滚动功能部件,导入“工业母机”新赛道。 | 预增 | 7998.70万 | 2023-07-11 | 2020-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20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776.73万元至3,756.75万元,同比上年变动:-15%至15%。 | 2776.73万~3756.75万 | 2020年一季度,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省、市相继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各地均采取多种手段防控疫情。面对疫情,公司快速成立疾控复工安全领导小组,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在确保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于2月初即有序进行复工复产。受上述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业绩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2020年,面对依然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将在困难、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企业规模化”和“产业特色化”两大主题,通过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为路径,持续推动业务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做大做强现有业务的同时,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奋力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铁血企业。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40万元。 | 续盈 | 3266.74万 | 2020-03-26 | 2019-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5,877.86万元至19,053.43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至20%。 | 1.59亿~1.91亿 | 公司按照年度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公司报告期内的业绩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充分抓住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新业务逐步拓展,整体业务规模实现稳步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预计2019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400.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349.70万元。 | 略增 | 1.59亿 | 2020-01-31 | 2019-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1,067.68万元至13,281.22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至20%。 | 1.11亿~1.33亿 | 公司按照年度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公司报告期内的业绩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充分抓住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新业务逐步拓展,整体业务规模实现稳步增长;2、公司预计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1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85.80万元。 | 略增 | 1.11亿 | 2019-10-15 | 2019-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68.95万元至8,242.74万元,同比上年增长:0%至20%。 | 6868.95万~8242.74万 | 公司紧紧围绕战略目标,按照年初既定任务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报告期内业绩取得稳定增长主要原因为:1、公司充分抓住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利用已有平台和原有业务基础,一方面,深度挖掘老客户新需求,大力开拓新产品销售;另一方面,努力拓展优质新客户,逐步提升产品市场份额;公司2019年半年度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稳步提升;2、公司预计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83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769.86万元。 | 略增 | 6868.95万 | 2019-07-12 | 2019-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148.31万元-3,777.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至20%。 | 3148.31万~3777.97万 |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抓住政策机遇、行业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升级需求,按照2019年度经营计划,进一步提质增效,深挖客户需求,着力推进各项工作,公司一季度业务开展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稳步增长。2019年,面对依然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将重点围绕“改革引领、问题着手、结果导向”为工作思路,并立足实体经营,建设以研究规划院和新兴产业孵化基地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为主线,认清变化趋势、抓住主要矛盾,在做大做强现有业务的同时,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326万元。 | 略增 | 3148.31万 | 2019-04-10 | 2018-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4,662.31万元-16,756.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0% | 1.47亿~1.68亿 |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经营计划有序开展,经营业绩持续稳步提升,主要原因为:1、公司充分抓住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经营业绩取得了稳步增长,销售总收入较上年同期稳步提升;2、报告期内,公司预计2018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347.95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094.26万元。 | 略增 | 1.40亿 | 2019-01-18 | 2018-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9,815.95万元-11,779.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20%。 | 9815.95万~1.18亿 | 公司按照年度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公司报告期内的业绩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充分抓住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经营业绩取得了稳步增长,销售总收入较上年同期稳步提升;2、公司预计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085.8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640.17万元。 | 略增 | 9815.95万 | 2018-10-13 | 2018-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442.15万元-7,027.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0% | 6442.15万~7027.80万 | 公司紧紧围绕战略目标,按照年初既定任务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报告期内业绩取得稳定增长主要原因为:1、公司充分抓住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大趋势,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深度挖掘原有客户的同时拓展新客户,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稳步提升;2、公司预计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769.86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75.66万元。 | 略增 | 5856.50万 | 2018-07-11 | 2018-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8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616.13万元-3539.47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动:-15%至15%。 | 2616.13万~3539.47万 |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2018年度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公司业务开展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未来,公司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贯彻节能减排、打造汽车产业强国以及推动智能制造等战略的有利时机,坚持与国内国际市场同步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司作为工装及自动化行业领军企业的先天优势、以及成立二十余年来积累的客户资源、技术沉淀、人才储备、质量管理等先发优势,利用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经验、资本转型等后发优势,在做大做强现有业务的同时,努力扩大公司在高端航空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装备领域的业务体量。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410万元。 | 续盈 | 3077.80万 | 2018-04-10 | 2017-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3,449.96万元-14,034.74万元,同上年增长15%-20%。 | 1.34亿~1.40亿 | 公司按照年度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公司报告期内的业绩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紧紧围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的战略定位,在保持原有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前期重点投入布局的智能装备及自动化集成业务取得良好进展,其中,公司成功交付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加工系统自动化升级暨智能系统集成”项目成为公司2017年度又一增长亮点;2、公司募投项目部分达产后,产能逐步释放;3、报告期内,公司预计2017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316.76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180.26万元。 | 略增 | 1.17亿 | 2018-01-19 | 2017-09-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8,701.61万元-9,944.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0% | 8701.61万~9944.70万 | 公司按照年度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公司报告期内的业绩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紧紧围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的战略定位,在保持原有业务稳步增长的同时,前期重点投入布局的智能装备及自动化集成业务取得良好进展,其中,公司成功交付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加工系统自动化升级暨智能系统集成”项目成为公司第三季度又一增长亮点;2、公司募投项目部分达产后,产能逐步释放;3、公司预计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640万元(主要由公司在报告期以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产生的投资收益以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等构成),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1099万元。未来,公司将继续立足实业经营,以“市场导向-实现企业规模化、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特色化、技术引领-实现产品高端化、两化融合-实现制造智能化、要素聚集-实现产业资本一体化”五化建设为战术规划,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围绕战略目标通过内延发展做大做强现有主业,并积极拓展智能制造业务;另一方面结合资本助力,通过外延扩张最大限度发挥企业间协同效应,快速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扩大公司规模,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 略增 | 8287.25万 | 2017-10-13 | 2017-06-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5041.58万元—6049.9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20% | 5041.58万~6049.90万 | 公司按照年度经营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公司报告期内的业绩延续了2017年一季度持续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利用客户粘性,积极拓展销售业务,进一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稳步提升;2、公司募投项目部分达产后,产能逐步释放;3、公司预计本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096.86万元(主要由公司在报告期以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产生的投资收益以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等构成),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468.44万元。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立足实业经营,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继续加大项目研发投入,在做大做强现有业务的同时努力向高端航空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装备领域进行延伸升级。 | 略增 | 5041.58万 | 2017-07-14 | 2017-0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7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0万元-3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变化:-14.83%至14.80% | 2300.00万~3100.00万 |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环境基本稳定,公司业务并未受太大影响,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有序稳定开展。公司将继续立足实业经营,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继续加大项目研发投入,在做大做强现有业务的同时努力向高端航空装备制造及工业自动化装备领域进行延伸升级。报告期内,公司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67万元。 | 续盈 | 2700.40万 | 2017-04-10 | 2016-12-3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346.75万元 | 8346.75万 | -- | 续盈 | 8346.75万 | 2016-12-01 | 2016-12-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预计2016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00万元-12,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97%-26.32% | 9500.00万~1.20亿 | -- | 略增 | 9409.07万 | 2017-01-10 | 2016-12-31 | 主营业务收入 | 预计2016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50,000万元-6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0%-25.89% | 5.00亿~6.00亿 | -- | 略增 | 4.77亿 | 2017-0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