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家联科技(301193)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3-12-31
信息来源2023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 公司行业分类
  家联科技是一家从事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及植物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中国证
  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292塑料制品业”。
  (二) 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国际贸易形势、贸易摩擦、关税政策变化等因素使得国际竞争环境更趋复杂。近年
  来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经济整体增长缓慢,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经济衰退的迹象,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国际市场终端需求下滑,企业来自海外的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从而对企业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国际原油的全球贸易失衡,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出口型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出口型企业产品出口难度和风险不断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汇总统计企业完成产量7,488.5万吨,同比增长3.0%。全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1,112.0亿元,同比下降1.7%,实现利润 1,153.0亿元,同比下降1.6%,营业收入利润率 5.5%。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年塑料制品出口额 1,008.1亿美元,同比下降3.9%,进口额171.9亿美元,同比下降12.3%,贸易顺差836.2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商品总额的顺差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范围内对塑料污染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日用塑料制品的设计、品质、环保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将随之提升,在推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严格的塑料限制政策的同时,也催生市场对更高品质、环保的产品需求。
  1、日用塑料制品行业
  塑料制品是指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材料,经挤出、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产品。日用塑料制品业
  是塑料工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产品包括塑料餐、厨用具,卫生设备、洁具机器配件,塑料服装,日用塑料装饰品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属于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行业。日用塑料制品凭借轻盈美观、形状稳定、可塑性强、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已愈加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活理念的改变,全球范围内对塑料污染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日用塑料制品的设计、品质、环保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将随之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餐、茶饮店等行业快速扩张,对塑料餐饮具等日用塑料制品的需求也在上升。此外,受餐饮、茶饮等相关行业连锁化率的不断提升,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客户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等因素影响,头部客户对供应链质量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客户更加青睐与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并能够及时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同时满足他们的定制化需求和质量保障的供应商合作。在可预见的未来,行业内资源将进一步整合,行业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开辟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后,中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出口规模也会同步提升。从需求端来看,全球塑料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根据Statista数据,2023年全球塑料制品市场规模达到7,120亿美元,预计塑料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增长,到2033年将达到超过10,500亿美元的价值,在2023年至2033年的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4%。从生产端来看,塑料制品产能在中国占比最高,近两年来海外公共健康管理措施放松,餐饮消费持续复苏,带动了塑料餐饮具出口提速。未来,日用塑料制品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将主要体现在设备、模具精密程度的进一步增强;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生物降解塑料制备、改性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改进等几个方面。日用塑料制品行业将朝着生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与设备密集型转变,行业面临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挑战和机遇。
  (1)生产设备与模具
  日用塑料制品的生产通常采用注塑、吹塑和吸塑工艺,其技术原理已较为成熟,行业内各厂家的工艺流程较为接近,
  技术特点和先进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模具的精密度和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在生产技术与工艺流程类似的背景下,生产设备、模具的先进程度以及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方技术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和功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厂商之间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对于生产设备而言,以注塑机为例,目前国内中小厂商普遍采用传统液压注塑机,其具有成本低廉、便于维护的优点,但能耗高,噪音大,由于可能的漏油等原因生产清洁度低,且注射速度较慢、可控精度较低。与中小厂商不同,业内领先厂商则多使用代表注塑机发展方向的全电动注塑机。其价格虽数倍于传统的液压注塑机,但全电动注塑机能够降低能耗、无漏油风险,车间清洁度高,且具有注射速度快、注射性能稳定、成型效率高、绿色节能、噪音低等优点,能生产出精密度、外观、质感更好的产品,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在模具方面,目前行业内中小厂商普遍采用冷流道技术,模具结构相对简单,易于维护,但成型周期长、效率低且会产生浇口,流道料口和浇口会产生大量废料,难以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系统。行业内领先厂商通常采用热流道技术,虽然其模具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但在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并适合于自动化生产系统。目前,国际和国内领先厂商正着力实践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智能化,提高模具精密度、可靠性,从而最终提升产品质量。行业内各企业将持续着力生产设备的优化与升级、模具的研发与改进,以更优秀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更强的定制化能力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2)生产自动化
  在生产自动化方面,由于长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较低的行业集中度,本行业总体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自动化
  水平较低。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红利迅速消退,熟练工薪资逐渐增长,行业内领先企业已开始着手设备升级和自动化改造,并取得一定成果。目前,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领先厂商已建立高度自动化生产线,有力保障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标准监管严格、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塑料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背景下,产能落后的中小型企业或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市场淘汰,拥有先进产能的企业将持续通过研发和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智能生产车间等方式提升其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2、生物全降解制品行业
  生物可降解塑料指通过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过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即可转化成天然物质,如水、二氧化碳
  等的塑料,按照原材料可分为生物基和石油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羟基烷酸酯)和PGA(聚乙醇酸)等;石油基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共聚酯)以及PCL(聚己内酯)等,其中PBS可通过生物基原料发酵生产或石油基原料生产。不同的可降解塑料由于性能、成本的差异,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只有PLA、PBS和PBAT由于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力学强度,而被广泛用于食品、餐饮包装领域。在生物降解塑料方面,生物降解材料制品行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品成本较高,政策尚未大范围强制推进。但相比传统塑料制品,生物降解材料制品的利润水平更高。目前行业内领先企业具有一定技术积累,正在积极划分赛道并确立领先优势。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涉及共混、聚合等多种不同工艺流程,各技术参数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最终成品的功能指标和可降解性。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厂商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优化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与开拓营销渠道等方面。在生物降解塑料领域,行业内厂商将继续集中精力优化生物降解塑料的理化性能,增加产品的应用场景并缩减其制备成本。近十年内,在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出后,国内生物降解塑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加强可降解塑料等绿色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2020年1月,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后,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进入爆发增长阶段,需求端出现井喷式增长。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出,要积极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推广应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品,重点在日用制品、农业地膜、包装材料、纺织材料等领域应用示范,推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产品性能,积极开拓生物材料制品市场。随着我国各地“限塑令”的深入实施,人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生物降解材料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消费的势头将持续保持下去。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和环保相关政策的收紧,以及各国对生物降解塑料相关技术研发的鼓励,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将在需求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下得到快速发展。
  2019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发布了不同程度的“禁限塑”政策。包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多个发达国家,未来的生物可降解制品需求量将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在国内外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大量低端塑料制品将被绿色环保的可降解制品所取代,国内外可降解制品的市场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根据Statista数据,2022年生物降解塑料市场价值为52.8亿美元。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的市场价值将增长三倍,达到144.3亿美元。随着各国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国内逐步走上正轨和快速路的“双碳行动”,生物降解材料的使用与推广成为必然趋势。以公司为代表的,拥有丰富行业经验、领先技术水平和优质客户群体的头部企业将进一步从不断增长的市场中获利,保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植物纤维制品行业
  植物纤维制品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其制浆技术、成型技术、干燥技术、整形技术和后加工技术。生产工艺主要按产
  品的成型方式来分,主要分为“低浓度纸浆真空脱水成型”和“干式无水成型”两大类工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引进了国外的纸浆模塑技术和生产设备,“低浓度纸浆真空脱水成型”技术目前为国内采用的主流工艺;“干式无水成型”工艺方面,欧美国家起步早,技术先进,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植物纤维制品是对甘蔗渣等农作物秸秆这一类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秸秆综合利用纳入了循环经济领域的五大重点工程之一的“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在2022年6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正式发布32项成果清单,其中第18项为“中国将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2022年11月7日,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正式发布了“以竹代塑”倡议。随着“双碳行动”计划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持续推进,可降解植物纤维制品因对甘蔗渣等农作物秸秆这一类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整个生命周期都可减少碳排放的特性,相对于传统塑料制品优势凸显。植物纤维制品对国家“碳中和”发展目标的具体贡献如下:原料端,各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化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储存了大量的碳元素,而植物纤维制品对农业废弃物的直接利用,相当于减少了空气中的碳;制造端,植物纤维制品生产制造时主要为物理变化,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较石化材料化学合成过程大大减少;回收端,植物纤维制品经使用后可实现快速自然降解,降解条件简单,降解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又可被原料相关的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化吸收再次进入循环。随着“以纸代塑”“以竹代塑”等绿色环保包装逐渐被市场所接受,植物纤维制品作为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的替代品,已成为餐饮、食品、冷链、日化等行业的重要方案。植物纤维制品行业内生产企业经营规模大多较小,整体集中度较低。行业内各中小企业长期处于“竞相模仿、低价竞争”的状态,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受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整合导向,政策和居民环保意识的提升,将共同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落后产能将被逐步淘汰,具有领先优势的头部厂商将获得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植物纤维餐具等日用品制造行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植物纤维制品生产企业在纸浆模塑技术研发的主要集中在提升生产装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情况、提升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改进产品表观质量等方面,具体如下:
  (1)伴随市场的快速扩张和前景日益明朗,植物纤维制品装备近年在快速迭代,掌握更先进装备、技术、工艺的厂
  家,会产生压制性的竞争优势,伴随增量市场的快速扩大,机台更大、生产效率更高的生产装备带来植物纤维制品的成本优势。
  (2)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全自动装备和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性能优良的自动化设备逐步取代产
  能低、能耗大、人工需求多的生产设备,单一功能性的装备也逐步被技术先进、多用途的适应性广的生产设备所淘汰。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普及极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从而满足最大化效益、最低化生产成本的目标。
  (3)通过改变产品的各项工艺参数和具体流程提升产品性能。具有更先进装备、技术、工艺的企业在植物纤维制品
  胚料的固化成型过程中增加了加热工艺,不再只依靠挤压成型和脱水,而是同时通过加热进一步促进胚料干燥和定型。这一工艺创新提升了胚料的定型效果并简化了后续的干燥工序,缩短干燥时间和降低干燥工序中的产品含水率变化幅度,有效控制模具膨胀范围同时节省干燥过程的能耗,降低产品的综合生产成本。
  (二) 上下游产业链
  1、公司所处行业与上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上游行业发展状况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生物全降解材料及制品、塑料日用品(包括餐饮具、耐用性家居用品等)及植物纤维制品,其上
  游主要为化工行业、制糖制浆行业及机械制造业,如塑胶原材料供应商、蔗渣浆供应商,以及注塑、吹塑机等设备供应商。公司下游主要包括餐饮、连锁商超等行业,最终可应用于家居、快消、餐饮、航空等领域。此外,各国监管措施、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对身体健康、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对以上行业餐饮具的选用提出了新的需求,倒逼行业加速以可降解制品为主的安全、环保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日用塑料制品主要原材料以PP、PS为主,其均为通用化工产品,有国际通用的产品标准,供应商众多,供应量充足,单个厂商对本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并不明显。塑胶原材料价格与原油走势密切相关,主要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来看,国际油价走势将更多取决于全球经济走向、“欧佩克+”产量政策和美国战略原油储备规模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上述主要原材料的波动趋势较小,基本围绕价格均线上下波动。除PP、PS等化工原材料外,本行业上游还包括注塑机、吸塑机等加工设备生产商。由于公司属于行业内的头部厂商,其采购的机器设备均为国内外先进的加工设备。未来,国内金融市场日趋发达,金融工具品种日益丰富,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时,行业内大中型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品业务对冲部分成本风险,提高生产成本的稳定性。
  (2)生物全降解制品行业
  在生物降解制品原料方面,报告期内,PLA、PBAT、PBS等原材料价格较为稳定,市场快速发展。以PLA为例,PLA市场需求方面受大环境经济、外部环境、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较去年同期微幅波动。目前,PLA原料厂商正在积极改
  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能。未来,生物降解材料原料市场的蓬勃发展将极大助力生物可降解制品行业的加速腾飞,各生物降解材料制品生产厂商有望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植物纤维制品行业
  植物纤维制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为蔗渣浆、木浆、竹浆等纸浆,上游行业主要为制糖行业与制浆行业。我国纸浆产
  量与进口量较大,对纸浆模塑行业不构成资源约束,2020年度,蔗渣浆基本保持稳定,2021年起,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与宏观经济影响,能源、化工等大宗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上游制浆成本上涨,蔗渣浆与竹浆价格也同步上涨,纸浆模塑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压力有所上升。日用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以及植物纤维制品行业相应的机械设备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着最终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行业上游还包括注塑机、吸塑机、纸浆模塑设备等加工设备生产商。行业内拥有资金和规模优势的顶尖厂商通常采购国际一流水准的先进机械设备,将从全球范围内的设备水平进步中获得更大的推助力。
  2、公司所处行业与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
  公司下游主要包括餐饮、连锁商超等行业,最终可应用于家居、快消、餐饮、航空等领域。此外,各国监管措施、
  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对身体健康、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对以上行业餐饮具的选用提出了新的需求,倒逼行业加速以可降解制品为主的安全、环保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1)餐饮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一次性包装制品,其中餐饮
  业的需求最为旺盛。“民以食为天”是我国一直以来信奉的传统,餐饮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大支柱,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人民生活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近年来,餐饮行业一直处于稳定上升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15万亿元,相较于2022年同比增长了6.82%,其中餐饮收入5.29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6%,相较于2022年同比增长了20.5%。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2023年度我国餐饮收入增长迅速,市场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外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其依赖程度亦会逐渐上升。大型连餐饮企业由于其对塑料餐饮具的严格要求,会更多向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并能够及时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同时满足他们的定制化需求和质量保障的供应商采购产品。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能够充分享受餐饮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目前国内知名餐饮、新式茶饮、咖啡龙头企业已逐渐减少对塑料杯盖、塑料餐具的使用,采用可降解餐饮具替代。随着外卖场景的不断延伸、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餐饮市场对于植物纤维制品餐饮具、包装的需求将逐渐增长。此外,我国塑料餐饮具面临巨大的出口需求。欧美发达国家快餐、团膳产业发达,对塑料餐饮具需求旺盛。根据Fior Markets发布的报告,全球快餐和速食餐厅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2.63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3.80亿美元,预测期2021-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7%。未来,稳健增长的全球快餐即团膳市场将为塑料餐饮具出口持续提供动能。公司为餐饮、茶饮包装领域的全品类供应商,全球塑料餐饮具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全国生物基全降解日用塑料制品单项冠军产品的生产企业,公司是国内外优质塑料餐饮具、家居用品及生物全降解产品的重要供应商,拥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2)家居用品行业
  居民对居家生活品质的要求,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综合发展的结果,与收入情况相关。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
  大背景下,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促进了社会群体消费意愿的不断升级,将推动居家生活水平提升,质量提高。对于家居用品行业而言,社会消费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有利于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行业变革,能够更好的迎合消费者对于家居用品在便捷性、安全性、时尚性、个性化等方面需求的企业将更好的脱颖而出。塑料家居用品依靠其性能和性价比,超过传统的木、钢等材质制品,成为家居市场中最为普遍的产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2021年,中国家居行业零售规模从4.01万亿元增长至4.28万亿元,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64%。其中,2020年,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大多规模房企增速放缓,中国家居行业零售规模同比下滑5.4%。2021-2022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被抑制的家居消费需求开始释放,虽然期间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仍然存在反复,对整体市场经济和消费者信心造成一定影响,但中国家居行业零售规模仍保持同比增长。2023年,我国卫生政策逐步放开后,居民消费热情升温,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地产利好政策不断,家居出口保持较高规模水平,预计今年家居零售规模将迎来反弹。长期来看,人口下降压力、人口红利消失、城镇化进程放缓等因素作用下,我国家居行业规模长期增速将会放缓。当前全球减碳大环境下,大众对气候变化和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和企业都更加关注采用可回收材料制造产品的重要性。在家居用品领域,使用可回收材料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并且有助于建立循环经济模式。这种转变不仅有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目前公司非餐饮类家居用品均使用回收塑料制作,公司已经具备回收塑料制品高品质产品的大规模智能制造能力,且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未来,家居用品行业将形成性能、审美、安全与环保并重的消费理念,消费者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都将有所提高。作为家居用品行业的重要组分,塑料家居用品厂商也将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满足更多场景的应用需求;探索降解特别是生物降解塑料工艺,匹配监管需求和消费者觉醒的环保意识;继续深化研发和创新回收塑料制品,不断提高可回收塑料制品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不断增强设计能力,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审美和个性化需求。此外,与塑料餐饮具类似,塑料家居用品也面临广泛的出口需求。行业内的头部厂商通常与知名全球连锁零售企业如宜家、沃尔玛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产品的相当一部分将出口至世界各地。未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塑料家居用品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出口需求。
  (三) 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为餐饮、快销、茶饮包装领域的全品类供应商,全球塑料餐饮具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全国生物基全降解日用
  塑料制品单项冠军产品的生产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材料及制品以及植物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材料、生物全降解制品、植物纤维制品、纸制品等产品,覆盖家居、快消、餐饮、新茶饮、咖啡等领域,以及大型企业或机构、航空、家庭日用消费等各类消费场景。公司拥有降解材料的改性、模具设计制造以及后端各类制品的生产技术工艺,产业链较长,能够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快速反应并进行调整。公司目前拥有十大工艺产线,是国内领先的大体量、全品类生产企业,公司致力于能为客户提供多品类、一站式的采购服务。公司客户主要分布中国、北美、欧洲、澳洲、日韩等多个国家,在全球拥有9大生产基地,1个海外仓,自有模具工厂、立体仓库与研发中心,建立了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其中包括多个智能化工厂,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能够确保高效产能和稳定的品质管控,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快速升级,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具有广泛、稳定的客户渠道资源,是国内外优质塑料餐饮具、家居用品及生物全降解产品的重要供应商,拥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公司始终专注于新型塑料、全降解材料、塑料制品及全智能化生产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与技术改进。公司近几年荣获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塑料家居)十强企业、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降解塑料)十强企业、中国塑料加工业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优秀企业文化成果”一等奖、 省级数字化车间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荣誉。公司在2023年国际绿色零碳节荣获“碳中和杰出践行奖”和“杰出绿色质造奖”,凭借在履行社会责任、践行ESG理念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2023上市公司ESG先锋践行者案例”荣誉称号;在第三届中国餐饮产业红牛奖中荣获“2023年度餐饮产业影响力企业”荣誉称号,公司生产的绿色低碳产品获行业权威好评。公司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家居用品专委会副会长单位,公司产品获得十多个国家的或地区的产品质量认证,在行业内产品率先通过食品安全管理认证和国际零售业安全技术标准体系认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 拥有170余项国家及国际专利技术,主持和参与了20余项国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订了《塑料 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第3部分:过程碳足迹量化要求与准则》《塑料生物基塑料的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第⒉部分:材料碳足迹由空气中并入到聚合物分子中CO2的量(质量)》《塑料 在实验室中温条件下暴露于海洋接种物的材料固有需氧生物分解能力评估试验方法与要求》《塑料 暴露于海水中塑料材料需氧生物分解的测定第2部分: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内需氧量的方法》《塑料 农业和园艺地膜用土壤生物降解性能生态毒性和成分控制的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国家标准。
  (四)应对措施
  1、加强公司智能制造体系建设
  在现有生产制造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提高生产信息化程度和工业物联网建设力度;公司将在现有生产制造
  的基础上稳步提升公司智能制造水平,力争构建一个配套设施完善、智能化程度高、具备规模化定制化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体系;在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和良品合格率的同时,提升生产制造系统的响应速度,增加生产的弹性,提高生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生产制造的规模效应,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人均产值,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推动公司由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资金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公司持续进行设备工艺创新,加大生产智能化相关的技术与设备投入,大力落实“中国制造 2025”,推动智能制造,不断优化和改造生产线,对新建车间及现有车间进行升级与改造,实现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智能化、关键节点中的监控数字化与管理中的决策智能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一线生产人员数量,优化公司人员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2、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建立健全通过政府引寻、市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的企业创新体系;积极整合内部
  及外部研发设计资源,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优秀设计师等开展长期合作,持续引进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高端人才,优化和改善软硬件设备,创造良性互动的技术开发与创新环境等方式,逐步将研发中心打造成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工艺改造、产品检测检验为一体的行业领先现代化研发中心,进一步夯实巩固公司的研发优势;持续聚焦全降解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力争在其理化特性的改善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产品设计方面,公司将紧跟市场需求,重点对餐饮具产品、耐用性家居产品及生物全降解材料及其制品和植物纤维制品等方面的研发及工艺进行探索,不断优化产品配方设计及生产工艺,积极提升产品性能,促进现有产品的改进换代。
  3、绿色低碳产品布局或规划
  公司当前统一思想,在绿电购买、淘汰落后产能、成本节约、生产效率提升、文化宣导、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大力
  行动,定目标、定计划、促行动、公示反馈,努力参与和推进公司“双碳行动”,一方面是公司的战略级客户将公司定为包装类“供应商减排试点单位”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家联企业使命要求“减少碳排放和碳足迹”。公司管理层认为,“双碳行动”并不是要增加企业负担和成本,相反,通过“双碳行动”的持续推进,既可以淘汰行业落后产能,鼓励像公司这样的先进工厂,同时也可以加速企业向“中国制造2025”目标前进,更重要的是,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实现企业的责任和使命,彰显企业的社会价值。同时,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来源于可再生生物资源,碳排放远低于传统石油基塑料,甚至零排放、负排放;其次,它在使用废弃后以生物降解方式回归自然,不形成白色污染,也不用担心变成微塑料颗粒经食物链侵入、危害人体。因此公司生产的全降解制品在满足限塑、禁塑政策的同时,也积极履行了减少碳排放和碳足迹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使命。因此,公司通过“双碳行动”的契机,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智能智造进程、贯彻精益生产思想、杜绝浪费、向全体家联人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并贯彻到行动,将是本年度甚至未来十年持续行动的经营规划。同时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强国际市场的开拓,重点发展美国、澳洲、欧洲市场,并逐步开拓其他国际市场,通过和更多世界顶级客户合作,凭借高性价比、高技术含量、高创新度的绿色低碳产品,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继续加强跨国大型零售商、餐饮巨头对公司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认可度;同时加大国内市场投入,凭借公司强大的生产和运营能力,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优先开拓大客户,迅速打响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抢占国内市场,力争做到国内与国外业务并驾齐驱。
  4、全球产业布局
  公司将全力完成宁波岚山工厂、杉腾亿宏、广西绿联、东莞怡联以及泰国家享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加快公司在降解
  环保产品及家居日用品的产能扩充,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板块,迅速扩大产能规模,更加灵活地应对宏观环境波动、产业政策调整以及国际贸易格局可能对公司的潜在不利影响,并能够有效提升公司行业竞争力和海外市场占有率以及公司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5、人才发展规划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要持续保持公司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人才是关键。公司将从各类渠道引进研发、
  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同时与国内的知名高校建立密切联系,从中选择公司需要的优秀人才,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公司的人才能发挥各自的长处。随着公司全球化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国内外各个生产基地逐步建设完成,公司未来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公司将积极整合内部及外部研发设计资源,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优秀设计师等开展长期合作,持续引进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高端人才,同时继续加强员工业务水平培训,通过整理编辑及印制公司各个车间的技能手册作为技术指导教材,加快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强的人才。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壮大充实研发中心人员队伍,提高研发能力,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推广使用先进生产技术,为生产经营做好支持。公司每年多次举办公司风采经理人学习活动,并积极有效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开展“联萌计划”活动,坚持青年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地陪伴、培养、成就青年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吸纳、打造出一支属于公司的“青年人才大军”。
  6、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到公司战略管理层面,致力于建立稳健且有效的ESG管理架构,成立ESG委员会及ESG专项小组,从董事会决策层到各部门执行层,理清公司不同部门的职责、角色及责任,确保与ESG议题相关的决策融入
  到公司的战略发展布局并得到有效执行。在全球禁塑限塑、减少碳排放的大背景下,公司推出回收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材料制品、植物纤维制品等产品,为客户提供绿色低碳产品及创新的解决方案,在满足市场需求以及政策要求的同时,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力的提升,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公司致力于在双碳与禁塑令双重大环境趋势下,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坚持绿色发展,稳健经营,实施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与内控体系等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坚持节能减排,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消费者提供更优产品及服务,为社会贡献绿色环保力量。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116.2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35.5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1,788.01万元,比上年同期
  减少88.49%。主要原因系:外销市场竞争激烈,受国外客户去库存影响,外销减少35.21%,内销增长62.50%,总体销售下降,规模效应减少,净利润下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按产品类型分类,塑料制品130,099.3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53%,生物全降解制品26,237.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39%;公司大力发展生物全降解产品、家居用品、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植物纤维产品等领域的业务,在顺应和引领着行业变革的同时也分散了业务风险。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90%,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53%,实现毛利率 19.23%,较上年同期下降3.01%,主要原因是产能利用率下降,规模效应下降。销售税金及附加同比增加51.92%,主要系内销规模扩大,相应流转税的附加税增加;管理费用增加18.45%,主要系公司规模扩大,管理人员增加;研发费用减少11.12%,主要系研发材料领用减少;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系利息支出增加,汇兑收益减少;资产减值损失增加561.12%主要系商誉减值损失。本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较上期减少11.09%,主要系销售减少导致销售货款流入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减少77.63%,主要系本期支付到期银行承兑汇票导致现金流出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期减少93.98%,主要系理财业务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期减少67.07%,主要系购买理财和股权投资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减少60.31%,主要系本期进行理财和股权投资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期增加127.52%,主要系本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期减少64.05%,主要系偿还债务减少以及支付承兑保证金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增加351.33%,主要系本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项目 单位2023年2022年 同比增减
  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业 销售量 吨 89,317.58 105,561.78 -15.39%生产量 吨 91,041.82 107,974.96 -15.69%库存量 吨 12,392.64 10,668.4 16.16%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报告期内,本公司于2023年2月设立东莞怡联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6月设立Home Richfull Technology (Thailand) Co.,Ltd.、2023年10月设立宁波家伊科技有限公司3家全资子公司,自设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公司合并范
  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加,汇兑收益减少
  研发费用 56,494,079.12 63,565,140.25 -11.12%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生物降解聚乳酸高耐热吸管的研发 采取PBS等对聚乳酸进行改性,解决了聚乳酸不耐高温的难题,制备性能优异的生物降解改性料粒子 完成量产 利用反应性改性助剂,改善聚乳酸粒子耐热性,从而制备性能优异的生物降解改性料粒子 PLA吸管替代纸吸管,抢占国内PLA吸管市场龙头高透明爽滑生物降解保鲜膜的研究与开发 采取助剂对生物降解材料进行改性,解决生物降解材料性能材料透明度和爽滑性不够的难题 完成量产 利用反应性改性助剂,改善两相的界面相容性,从而制备高透明爽滑生物降解保鲜膜 进入保鲜膜市场,并以优异的性能抢占市场份额耐穿刺生物降解快递袋的研发 采取可再生的淀粉对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进行耐穿刺改性,加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耐穿刺性能,同时大幅降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成本 完成量产 利用反应型改性助剂,改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与淀粉的界面相容性,得到共连续结构的网络互穿结构,从而制备性能优异的全生物基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淀粉共混物 进入快递袋市场,并以优异的性能抢占市场份额耐候性优良生物降解地膜的研发 采取可再生的碳酸钙对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进行耐候性增强,一定程度上降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成本,解决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耐候性差的难题 完成量产 利用反应性改性助剂,改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碳酸钙的界面相容性,得到共连续结构的网络互穿结构 进入生物降解地膜市场,并以优异的性能抢占市场份额耐低温可降解生物基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在不降低可降解材料/填料的吸管制品中填料填充量、同时不明显降低材料模量的前提条件下改善制 优化吸管挤出及结晶的工艺条件 生物降解产品中无机填料的添加量≥20%wt,0℃时生物降解材料断裂伸长率>8% 为了提高产品性价比,现有的生物降解原料在制作的过程中一般添加有一定量的有机/无极填料品的低温性能,以适应客户的需求,本项目计划通过增韧剂复配的方法提高增韧剂的增韧效率,最终明显改善可降解材料/填料的吸管制品的耐低温性能超高流动性可降解生物基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在提高生物可降解材料/填料复合体系流动性能的同时,又不明显降低其力学性能。 确定此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及挤出工艺 生物降解产品中无机填料的添加量>10%wt,生物降解成品料熔融指数>20.0g/10min 提高填料的分散程度,提高产品性能新型PLA饮料吸管表面干燥的研究与开发 让吸管成型后不再因PLA吸管表面水珠影响产品品质,以最小成本将PLA直管成型噪音大幅度降低 完成量产 完善PLA注塑成型制成工艺,全面推广PLA这种新型生物降解材料的注塑成型制成生产 降低成本、提高产量面向塑料制品离散制造的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 紧跟行业前沿发展趋势,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构建面向塑化行业的流程工业数字孪生系统 完成量产 通过数字孪生体与制造业实体的平行运行、实时交互与迭代优化,实现生产过程精准预测与控制 提高智能制造水平、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耐低温改性聚丙烯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为了在提高PP低温韧性的同时,又不明显提高材料改性的改性成本 样品制备 可以得到具有耐低温、高强度、耐热的PP改性料 提高产品性能,提升产品生产效率吸管用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改性与应用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为了满足PHA在吸管方面的应用,一方面需要解决PHA结晶速度慢,另一方面需要解决其熔体强度差的问题 优化熔体增强改性配方及工艺条件 改善PHA的性能,降低其成本 提高产品性能,提升产品生产效率耐热聚乳酸吸管后结晶工艺研发 提高聚乳酸吸管的耐热性能,通过结晶设备的设计以及结晶的控制,有效降低吸管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结晶机工艺调整 提高聚乳酸吸管的耐热性和可加工性 提高产品市场竟争力高牵伸比PHA热成型料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提高PHA在热成型过程中的牵伸比 选取不同熔融指数的原料 提高PHA的热成型稳定性及牵伸比 扩展应用领域,抢占市场。可高速打印的生物可降解改性料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提高PLA线材的打印速度,又不明显提高材料改性的改性成本、不降低材料的其他性能。 利用双螺杆挤出改性技术和线材挤出技术得到可用于高速打印的性能优良的PLA改性线材,对各项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并确定此材料的最佳配比 通过成核剂提高PLA的结晶度,提高线材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最终制备可高速打印的性能良好的PLA线材。 抢占3D打印材料的市场份额高阻隔生物可降解淋膜料的研究与开发项目 为了提高PHA淋膜对纸张粘附性,又不明显提高材料改性的改性成本、不降低材料的其他性能。 对各项性能进行检测分析,并确定此材料的最佳配比 制备具有高阻隔性的生物可降解淋膜材料 提高产品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聚羟基脂肪酸酯专用色母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本项目旨在解决聚羟基脂肪酸酯与各类色粉相容性差,制备着色性能优异的聚羟基脂肪酸酯色母。 文献资料调研,选取合适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牌号、PBAT牌号以及改性助剂 确定聚羟基脂肪酸酯色母复合材料的最优配方及生产工艺 扩展应用领域,抢占市场。高海水降解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提高PHA在海水中降解程度,在不影响材料的其他性能同时,降低材料改性的成本。 文献资料调研,选取不同细度微结构增强体和合适的聚羟基脂肪酸酯。 利用成本较低的微结构增强体来提高PHA的降解速率,提高海水可降解速率的同时,减少PHA的用量,降低材料的改性成本。 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5、现金流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较上期减少11.09%,主要系销售减少导致销售货款流入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较上期减少77.63%,主要系本期支付到期银行承兑汇票导致现金流出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期减少93.98%,主要系理财业务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期减少67.07%,主要系购买理财和股权投资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减少60.31%,主要系本期进行理财和股权投资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较上期增加127.52%,主要系本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期减少64.05%,主要系偿还债务减少以及支付承兑保证金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期增加351.33%,主要系本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差异主要是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长期资产摊销和商誉减值准备,影响利润但不影响现金流。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3、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七、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
  [2021]3103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30,000,000.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发行价格为30.73元,募集资金总额921,900,000.00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不含税)93,730,018.80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828,169,981.20元。以上募集资金已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了审验,并于2021年12月6日出具了天职业字[2021]44951号《验资报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76,112.03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369.19万元。
  2、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证监
  许可〔2023〕2602号)同意注册,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7,500,000张,发行价格为每张人民币10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50,000,000.00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合计人民币6,143,886.79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743,856,113.21元。以上募集资金已于2023年12月28日划至公司指定账户。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于2023年12月28日出具了天职业字[2023]54463号《验资报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0.00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为74,575.45万元。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2)/(1
  )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生物降解
  材料及制
  品研发中
  心建设项
  目 否 10,023 10,023 2,692.5 2,734.生物降解材料制品及高端塑料制品生产线建设原因)2022年10月2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同意公司在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建设内容、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前提下,对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进行调整。募投项目“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3年3月调整为2024年6月,,2024年4月22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4年6月调整为2025年6月;;“澥浦厂区生物降解材料制品及高端塑料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3年3月调整为2023年9月。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适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共实现超募资金总额为36,190.00万元。2021年度,超募资金累计利息收入20.42万元。2022年度,公司将超募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10,763.93万元,“年产12万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家居用品项目”募投项目款70.05万元,暂时性补流7,000.00万元,支付发行费用相关税费534.98万元;2022年度超募资金累计理财收益及利息收入637.23万元。2023年度,公司使用超募资金用于“年产12万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家居用品项目”募投项目款15,115.80万元,暂时性补流4,400.00万元,永久性补流10,435.90万元,收到暂时性补流11,400.00万元;2023年度超募资金累计理财收益及利息收入73.08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超募资金账户实际余额为0.08万元。 2022年11月29日召开2022年第六次临时董事会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2年12月15日召开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人民币10,334.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该超募资金于2023年1月21日后开始使用。年产12万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家居用品项目投资总额为74,958.00万元,其中拟使用超募资金15,000.00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产12万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家居用品项目累计使用超募资金及其存款利息净额15,185.84万元,累计投资进度101.24%。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超募资金投资建设部分已建设完成,但该项目整体尚未建设完成。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使用超募资金及其存款利息净额21,199.82万元,累计投入进度100.05%,超募资金账户实际余额为0.08万,系未投入使用的利息净额。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适用以前年度发生2022年1月27日,2022年第二次临时董事会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地点的议案》,同意公司变更“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地点。将募投项目“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地点由“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兴浦路296号”变更为“镇海区ZH13-02-02-2地块”。独立董事发表了独立意见,保荐机构出具了明确同意的核查意见。详见公司2022年1月28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地点的公告》。募集资金 不适用投资项目实施方式目的自筹资金及支付的不含税发行费用共计7,303.74万元。就上述先期投入募投项目的自有资金、以自有资金支付的发行费用,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了鉴证,并出具了《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鉴证报告》(天职业字[2022]3474号),保荐机构出具了明确同意的核查意见。详见公司2022年1月28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的《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公告》。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适用截至2023年12月31日,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账户余额为 7,000.00万元。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369.19万元以活期存款方式存储在本公司募集资金专户中。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不适用
  (3) 可转债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1) 本年度投
  入金额 截至期
  末累计
  投入金
  额(2)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
  (%)
  (3)=
  (2)/(1)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截至
  期末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用 不适
  用 
  合计   74,385.61 74,385.61 0.00 0.00 0.00       
  未达到计划进度或预计收益的情况和原因(分具体项目) 不适用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不适用超募资金的金额、用途及使用进展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变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方式调整情况 不适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公司于2024年1月22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广西绿联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5,876.64万元,置换公司自筹资金支付发行费用金额123.10万元(不含增值税),共计人民币25,999.74万元。上述置换事项及置换金额已经浙江科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专项说明鉴证报告》(科信审报字[2024]第003号)。公司保荐人兴业证券已出具《关于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核查意见》。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不适用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74,575.45万元以活期存款方式存储在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广西绿联募集资金专户中。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 不适用
  (4)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交易
  对方 被出
  售资
  产 出售
  日 交易
  价格
  (万
  元) 本期
  初起
  至出
  售日
  该资
  产为
  上市
  公司
  贡献
  的净
  利润
  (万
  元) 出售
  对公
  司的
  影响
  (注
  3) 资产
  出售
  为上
  市公
  司贡
  献的
  净利
  润占
  净利
  润总
  额的
  比例 资产
  出售
  定价
  原则 是否
  为关
  联交
  易 与交
  易对
  方的
  关联
  关系
  (适
  用关
  联交
  易情
  形) 所涉
  及的
  资产
  产权
  是否
  已全
  部过
  户 所涉
  及的
  债权
  债务
  是否
  已全
  部转
  移 是否
  按计
  划如
  期实
  施,如未按计划实施,应当说明原因及公司已采取的措施 披露日期 披露索引宁波丹琪洁具有限公司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镇号的工业用地使用权及地上厂房2024年01月31日 6,87% 市场化谈判 否 不适用 否 是 是2023年12月25日 巨潮资讯网《关于出售资产的公告》公号编号: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
  地点 接待
  方式 接待对
  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
  内容及提供
  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3年02月14日-02月15日 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华泰博睿 彭邦泰;华安证券 马远方;平安养老 邹译萱、邵进明、徐唯俊;国金证券 张杨桓、尹新悦、刘文清;广发证券 曹倩雯、李悦瑜;湘财基金 刘骜飞;嘉实基金 沈玉梁、陈路华;歌斐资产陈泽月;好投私募鄂润众 公司可转债募资情况、竞争优势、销售渠道及未来规划、价格调整机制等内容。 《2023年2月14日-2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1)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023年02月21日-02月23日 线上、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兴业证券 赵树理、张毅;中邮基金吴尚;宁波浪石 刘琦雯;光证资管何伟;华创证券 毛宇翔;海富通基金 刘海啸;西南轻工 赵兰庭;永赢基金 胡泽、许拓;国信证券 丁诗杰、刘佳琪;润时投资 李孝龙;中金公司 樊俊豪、柳政甫、陈泰屹、吕沛航;兴业基金 陈楷月;中银基金 王寒;嘉实基金 谢泽林;建信基金 吕怡;海富通基金 赵晨凯;华宝基金 闫旭;建信养老金 刘洋;FILHK-CHAPLT 朱星宸;Prime Capital吴昊;WT Ray Fang;安信资管 王晗畅;太保资产 吴晓丹;FIL HK-CHAPLT 朱佳铭;观富资产 唐天;泰达宏利基金 周少博;阳光资产 方圆;勤辰私募 林森;长安基金 肖洁;上国投 陈心;英大证券 孙超;
  金舆资产 刘人宽;甬兴证券 秦庆;
  丰琰投资 张恬;东海基金 胡德军;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 张秀菊;
  华宝信托 顾宝成;国投信托-景泰复利 邹因素;前海承势 梁悦芹;
  Knight investment 于利强;恒邦兆丰私募 沈建锋;华宝信托 陶庆波;
  RBC Selina Lu;前海溋沣 毛文涛;
  合创友量私募 许亦鸿;成泉资本 王海斌;和聚投资 马蘅衡;RAYSCapital Partners Limited WillowZhang;云南信托 邱馨慧;恒穗资产骆华森;双安资产 Yijun Chen 公司目前宏观经济形式、出口外销状况、产能规划、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价格调整机制、业务经营战略、汇率情况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等内容。 《2023年2月21日-2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2)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023年04月07日 全景网“投资者关系 其他 其他 参与公司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公司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及未来展望等内容。 《2023年4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3)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互动平台”(https://ir.p5
  w.net
  )         http://www.cninfo.com.cn
  2023年04月07日-04月10日 线上 电话沟通 机构 甬兴证券 张闻起;上海泾溪投资 柯伟;中信建投 刘岚;广东滇峰 张越;嘉实基金 岳鹏飞;兴银理财 邬崇正;浙商资管 唐靓;国金证券 张杨桓、尹新悦;融通基金 关山;丰琰投资 张恬;东方自营 王树娟;西藏中睿合银投资 张鑫宇;磐厚动量朱维桢;平安养老 徐唯俊;明河投资 姚咏絮;甬证资管 牟卿;中银资管 张岩松;金友创智资产 阮泽杰;
  上海久期投资 廖懿;弘毅远方基金 章劲;途灵 赵梓峰;长青藤资产 谢树平;中民投 杨伊淳;融通基金 姚一鸣;博时基金 栾小明;金元顺安何伟;进门财经 马媛;富国基金 宋房纺;泰达宏利基金 吕佳文、孟杰;西南证券 赵兰亭 公司产能规划、当前海外经济下行对公司的影响、对国内市场的判断、价格调整机制、对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展望、近几年可降解塑料制品销售的增速等内容。 《2023年4月7日-4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4)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023年04月11日-04月12日 线上、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明河投资 杨伊淳;嘉实基金 李大炎、谢泽林;光证资管 应超;方正富邦 李卓健;勤辰私募 王佳东;永赢基金 胡亚新;国融基金 彭双宇;
  恒大人寿 杨振艺;英大基金 张宏;
  恒越基金 张蓉蓉;中加基金 但嘉桓;国融自营 宋晓蓉;天风证券 马萤;歌斐资产 陈泽月;国盛证券 姜文镪;西南自营 韦诗杰;平安理财贺顺利;pinpoint Mo.Li;中银证券张岩松;万家基金 王晨曦;野村东方 童玥琳;中信建投 刘岚;隆卿投资 鲍家坚;阳光安盛 张子博;汇升投资 徐凌 公司目前国内销售状况、内销业绩增量、内销毛利率状况、2023年一季度经营状况、未来产能规划是否会存在产能消化风险等内容。 《2023年4月11日-4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5)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2023年05月23日-05月24日 线上、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宝隽资产 王一达、张海;兴业证券毛栋栋;香港国际基金 李威律;长江证券 蔡方羿、米雁翔、应奇航;
  华夏基金 林瑶;嘉实基金 张鑫荔;
  圆信永丰 田玉铎;国泰基金 刘毅;
  中信保诚基金 陈超俊;建信基金 李树磊;阳光保险 胡祚杰;中邮基金任慧峰;国君资管 冯自力;泰康养老 孙巍;明河投资 姚咏絮;勤辰投资 吴昊;途灵资产 赵梓峰;光证资管 何伟;上银基金 黄煜霄;和基投资 王贵州;歌汝投资 郝鹏哲;弘毅远方 王鹏程;昊泽致远 于航 公司对国内外限速政策的趋势判断、与客户的结算方式和账期、行业的宏观经济形势、建设泰国生产基地的原因、业务经营战略、产能消化风险、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等内容。 《2023年5月23日-5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6)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023年06月12日-06月13日 线上、公司 实地调研 机构 中信建投 刘岚、张舒怡;东北证券陈渊文;甬证资管 牟卿;海通轻工高翩然、郭庆龙;山西证券 冀泳 公司的竞争优势、是否存在被压价 《2023年6月12日-6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会议室     洁;天风证券 尉鹏洁;睿亿投研 李敬尧;长信基金 安昀;途灵资产 赵梓峰;东恺投资 王喆;招商银行 徐立锋;申万菱信 范张翔;歌斐资产陈泽月;北京国际信托 钟文远;兴全基金 闫兆虎;循远投资 张万伦;
  同犇投资 董智薇;国盛证券 姜文镪、李晨;嘉实基金 尚广豪、陈振兴;浙商资管 许运凯;泓德基金 秦臻;农银汇理 周宇;民生基金 董博;明河投资 姚咏絮;正圆投研 亓辰;华商基金 常宁;银河自营 王恺;淡水泉 杜鹃;明世伙伴基金 靳丰蔚;景顺长城基金 的情况、出口外销状况 、产能消化风险、毛利率情况、设立泰国子公司的考虑及最新的进度等内容。 号:2023-007)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023年08月02日 线上 电话沟通 机构 准锦投资 戴德舜;华商基金 常宁、高大亮;国盛证券 李晨、姜文镪;
  汇添富 李泽昱;富荣基金 张芷潇;
  弘毅远方基金 王鹏程;银河自营 王恺;泰达宏利 周少博;嘉实基金 刘爽、岳鹏飞;兴业基金 高圣;正圆投研 黄志豪;建投资管 李明斯;中信资管 刘琦;恒越基金 崔宁;诚盛投资 公伟;深圳金泊投资 陈佳琦;
  宽潭资本 戎勉;圆信永丰 田玉铎;
  华宝基金 贺喆;淡水泉 高星;元兹投资 黄颖峰;交银施罗德 孔祥睿;
  平安养老 徐唯俊;兴银理财 邬崇正;同犇投资 董智薇;源乐晟 刘碧;诺安基金 王晴;建信基金 李树磊;大家保险 高远;中融基金 陈方圆;招商资管 黄涛;方正富邦 李卓健;路博迈 吴瑾;光大证券 朱成凯;长安基金 肖洁;融通基金 姚一鸣;华夏基金 彭海伟;光证资管 应超;华泰资管 张可睿;中泰资管 蒋婉滢;明世伙伴基金 孙勇;中信建投 刘岚;明河投资 杨伊淳;中金公司 柳政甫、邹煜莹;汇添富基金 陈潇扬;源乐晟资产 源乐晟;建信基金 许许杰;嘉实基金 谭丽;相聚资本 戴雨横;东方证券 王树娟;鹏华基金 林伟强;安信自营 毛晶晶;
  Knight investment 李署;KTF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LinRenxing;拾贝投资 洪传松;国投信托 吕伟志;雪石资产 独孤南薰;海岸号角私募 刘泽;前海承势资本 梁悦芹;汇升投资 蔡佳莼;西部证券 诸乐轩;Golden PineYeSHEN;红杉资本 闫慧辰;华能贵诚信托 武振华;甬兴证券 秦庆;尚诚资产 黄向前、杜新正、黄向前;
  明河投资 姚咏絮;金舆资产 刘人宽;伯兄投资 蔡天夫;中航信托 戴佳敏;鸿盛私募 陈一雄;紫阁投资叶泓池;济民可信集团 张万伦;嘉世私募 李其东;兴业银行 金阳;天猊投资 曹国军;电气集团 符涓涓;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情况、毛利率及净利润下降的原因、内销情况以及增长的原因、选择泰国建设生产基地的原因以及主要的品类、业务经营战略、汇率变化对业绩的影响等内容。 《2023年8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8)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豪山资产 蔡再行;About CapitalManagement (HK) Co Ltd GanYing;
  浙商证券 陈姗姗;正则资产 吴伟明;同犇投资 董智薇;泓澄投资 丁力佳;至璞资产 毛卫文;红骅投资陈杰;景泰利丰 吕伟志;淡水泉 谢兵;古曲私募 朱一木;嘉实基金 卜宁;爱思开 王宇航;睿亿投资 于航;长隽资本 陈曼;平安基金 刘杰;长青藤资产 谢树平;源乘投资邬安沙;茂源资本 钟华;国金证券尹新悦;长盛基金 钱文礼;和聚 马蘅;东证融汇 鞠然;达昊控股 黄永忠;华美国际投资 张天放;巨杉资产 李晓真;粤民投 陈立;融通基金关山;谦信私募 黄福淦;综艺控股李杨超;混沌投资 黎晓楠;乾璐投资 陈少楠;汇丰晋信 赵洋;金元顺安 张博;建信保险 呼笑;信达澳亚基金 王建华;和基投资 赵伟;平安养老 徐唯俊;永赢基金 王昕妍;国泰基金 智健   
  2023年08月03日 线上 电话沟通 机构 长江轻工 蔡方羿、米雁翔;平安基金 李化松;广发基金 顾益辉;银华基金 周晶;太平基金 赵超;西部利得 林静;大成基金 李雪;淳厚基金顾伟;民生加银 柳世庆;景顺长城苏莹莹;天弘 左思达;嘉实基金 刘爽;睿远基金 朱璘;信达澳亚 曾丹怩;天治基金 张歌;诺安基金 黄友文、李迪;万家基金 王晨曦;中庚基金 刘晟;国华人寿 鞠龙;生命资管 唐航;中邮人寿 高远;暖逸欣叶成伟;淡水泉 杨馨怡;正圆投资张萍;六禾投资 韩婧;源峰基金 欧阳婧;相聚资本 戴雨横;财信证券杨甫;天风资管 王艺玲;申万自营杨莉;中信建投自营 刘岚;红杉资本 闫慧辰;Franklin TempletonTony Sun 公司的产能规划、价格调整机制、目前外销状况如何、与国内外客户账期的区别以及主要的结算方式、如何看待行业竞争格局等内容。 《2023年8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09)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023年10月30日 线上 电话沟通 机构 国盛轻工 姜雯镪、李晨;东兴证券常子杰、沈逸伦、陈渊文;中金公司柳政甫、杨函樾;国金证券 尹新悦、杨筱丽;名禹资产 贾建超;汇添富 李泽昱;明河投资 姚咏絮;兴银理财 邬崇正;招银理财 姚思劼;
  融通基金 姚一鸣;万家基金 王晨曦;高毅资产 李南泠;永赢基金 王昕妍;国盛证券 王烝;兴华基金 刘会铭;幻方量化 漆冠男;中信建投自营 刘岚;华泰保兴 付梦阳;汐泰投资 冯佳安;万家基金 王晨曦、徐莫 公司2023年三季度经营情况说明、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同比下降的原因、产能规划、对于内外销的未来展望、第四季度的外销情况等内容 《2023年10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10)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023年10月31日 线上 电话沟通 机构 民生轻工 谭雅轩;兴证全球基金 陈红;景顺长城基金 禾孟;广 发基金邹勇;南方基金 车育文;南方东英资三季度各类产品销售情况、三季度毛利率环比 《2023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11)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静、魏雨辰、孙 亚明、宋侑元;汇添富 李泽昱;嘉实基金 沈玉梁;北信瑞丰基金 许庆华;国寿养老 马志强;上海保银投资 朱嘉伟;中信建投 刘 岚;杭州融泰云臻私募基金郭凤芹;深圳市金友创智资产 阮泽杰; 提升的原因、股东股份解禁后是否有减持意向、对于限塑政策的趋势判断、生物全降解材料的壁垒、公司的竞争优势等内容 www.cninfo.com.cn
  2023年11月01日 线上 电话沟通 机构 广发轻工 曹倩雯;景顺长城基金 李南西;汇添富基金 李泽昱;永赢基金 王昕妍;中海基金 谢华;东方阿尔法基金 朱黎斌;中信建投 刘岚;
  尚诚资产 杜新正;朴信投资 邓永琳;仙人掌私募基金 郑莹;合道资产 严斯鸿;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 张江雪;华创轻工 毛宇翔;中融基金 高爽;泰信基金 戴隽;西南资管 唐静;西南证券 蔡欣、张文峰、赵兰亭 公司2023年三季度销售情况、公司产品是如何定价和定价机制、生物降解材料为什么必须要经过改性后才能生产、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量、公司的外销状况等内容 《2023年11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3-012)披露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023年11月07日 线上、公司会议室 实地调研 机构 民生轻工 谭雅轩;西部建材 谭鹭;
  国金轻工 尹新悦;平安养老 徐唯俊、周光远、陈琨 公司预估第四季度的销售情况、未来的销售规划、产能规划、内销的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是 否
  

转至家联科技(301193)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